启迪学生思维 彰显阅读魅力

2016-05-30 13:39童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童娟

摘要:阅读是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英语阅读亦是如此。英语阅读既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信息输入途径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一节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解读文本标题、预测本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篇章结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利用词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比较、联想、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设定读后讨论培养欣赏与批判思维能力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形成思维、发展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56

一、阅读中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学习和思维不是独立无关的两件事情,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学习,同时也学习思维本身,两个过程相辅相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根据斯滕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思维可以划分成三个层面: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分析性思维设计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对比和检验等能力;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生产、想象和假设等能力;实用性思维涵盖实践、使用、运用和实现等能力。如果学生拥有这三种思维模式,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相当于有了一个有力的武器。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的青春发育期,他们身心的发展也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一个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适应他们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来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现在很多的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都错误地认为,只有数学、科学等理科学科才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英语学科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其实,英语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阅读就是培养学生预测、分析、推断、综合、概括、质疑等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根据阅读教学理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地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也认为,阅读是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英语阅读亦是如此。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把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并运用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挖掘内涵,发展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

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以斯滕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为指导,运用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对阅读课的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进行规划设计。本文以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5 Section A的第三课时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读前环节——利用文本特征,预测文章内容

文本特征是指对印刷材料做出改变,以与标准印刷体区分,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在阅读教学的文本材料中,文本特征包含标题、小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图表、不同于标准的字体和字号、字体颜色、底色等其他的视觉特征。

在本课的读前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征,进行合理的预测。

(1)本课配了一幅插图,图中的情景上乌云密布,房屋倒塌。笔者让学生觀察这幅插图,并进行了如下的师生对话:

T: What happened in this area? Can you guess?

S1: Maybe there was a heavy rain happening in this area.

T: Were there strong winds happening in this area?

S2: Yes, there were. Because I can see black clouds and some fallen houses.

T: Well, there was a heavy rain with strong winds happening in this area. So we call this weather condition...(停顿,希望通过启迪,开发学生的思维)

S3:A storm. (本课新单词)

T:Exactly right! There was a serious storm happening in this area.

(2)本文的标题为“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笔者鼓励学生根据标题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的预测。师生对话如下:

T: Whats the title of this passage?

S1: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

T:From the title, can you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学生的猜测有很多种。以下是最接近文本信息的一个)

S2:Perhaps its about a serious storm happening in a neighborhood and how people helped each other.

T:What great predictions you made! Youre so creative. Now lets read this passage to check whether your predictions are right or not. (学生都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T:Where did the serious storm happen?

S3:It happened in Alabama. (新单词)

T:Wheres Alabama?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labama? 教师呈现了一幅美国地图,在地图中圈出Alabama,”Alabama is one of the states in the USA. Its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USA. Can you guess why the storm happened in Alabama?

S4:I think its because Alabama is on the coast. Its a coastal area like Taizhou, Zhejiang. So the storm happens in this area very often.

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是预测文本内容,形成阅读期待。笔者通过文本篇章的标题,鼓励学生根据标题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的预测,让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形成想要通过阅读去检验自己预测是否合情理的期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而在对文本背景知识的挖掘上,笔者更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于地理位置的观察,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Alabama因为地处沿海地区,所以容易出现暴风雨。这一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逻辑思维、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2. 读中环节——构建思维导图,梳理篇章结构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思维导图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在英语阅读课中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分析、判断和辨别能力,同时也能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阅读课“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 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根据所学的阅读策略较容易的将文本材料分成三个部分(暴风雨前、暴风雨中、暴风雨后),并概括每个部分的段落大意(天气和人们正在做什么)。教授这篇文章时,笔者并没有采取直接给出三个部分的方式,而是通过不断的巧设问题,激思启疑,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语言天地,帮助他们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思维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段落大意的能力。

教师通过提出三个问题“How many paragraphs are there in this passage? How many parts does the writer write about this passage? Whats each part about?”,来引导学生回答:There are three parts. Paragraph 1 and 2 are Part 1. Paragraph 3 is Part 2. Paragraph 4 is Part 3. Part 1 is about the neighborhood before the storm. Part 2 is about the neighborhood at the time of the storm. Part 3 is about the neighborhood after the storm. Para.1 is about the weather before the storm. Para.2 is about the things people were doing before the storm.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在PPT上纵向展示before the storm (para 1&2), at the time of the storm(para.3) 和after the storm(para.4),横向展示关键词“weather” 和 “the things people were doing”。至此,在PPT上已经形成了思维导图的主体框架。如右图:

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学生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识别了文本的段落分层以及各个部分的段落大意,通过记录关键词句,绘制出思维导图,将语篇信息转换成可视的图像信息,从而整体感知了语篇的逻辑关系和内在的语义关系,推动了深层的理解。

3. 读中环节——利用词汇特征,激发思维能力

(1)利用词汇的意义差异和联系培养比较能力

比较能力主要是根据事物的特征,辨别事物的异同和关系。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利用词汇的意义差异和联系,教会学生辨别和区分词汇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2)利用词汇的现实形象培养联想能力

联想的基础是现实形象,联想是从现实形象到新形象的过程,是从“在场”到“不在场”大脑思维的过程。联想的特征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联想的结果是大脑创造出新的概念或形象,这种新创造的概念或形象是否存在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进行了发散性思维活动,思维的广度得到了训练。

(3)利用詞汇的抽象性培养概括能力

概括是在抽象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概括的学习就是意义学习、概念学习。概括是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学习者只有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获得了一般原理,才能实现从一个学习情境到另一个学习情境的迁移。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词汇本身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 读中环节——深层次的追问,拓展文本内涵

追问是一种思维品质,它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使语言学习活动突破文本内容,进入到文本空白的深处。在深入文本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在更为丰富的语言活动中得到发展。一次成功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也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教学思想滞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大多采取的是机械操练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能有效针对文本信息进行追问。长期下去,学生对阅读内涵思考欠缺、情感体验匮乏、阅读教学大多停留在表层理解上。

从阅读理解的层次来说,陈振华(2004)认为阅读理解可分为文字的表面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文字的深层次含义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文字的批判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三个层面。而刘宇慧(2002)则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将英语阅读理解分成表象意义(surface meaning)、深层意义(deep meaning)和外延意义(extensive meaning)三个理解层次。两者立意角度虽有不同,但看法都颇为接近。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循序渐进,是一个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过程。所以,笔者在设计问题时,遵循了阅读的规律,考虑问题的层次性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除了设计促进文本识记和理解的浅层次问题,也设计了分析、综合、评价等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

笔者在本环节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对文本信息中第二、三、四段的深层次不断的追问,拓展了文本的内涵,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层次问题包括:

(1)参阅型问题

参阅型问题是针对文本的语言修辞、深层涵义、文化内涵、写作意图等的提问。学生作答时一定程度上要参阅文本内容,但同时要对文本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整合。这类问题在文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思考和综合运用,上升到语用的层次。设计这类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不能超出学术实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本文的第二段中,主要描述了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每一个人都在干什么?文本信息如下:”Bens dad was putting pieces of wood over the windows while his mom was making sure the flashlights and radios were working.” 在引导学生品读此段文字时,笔者追问了这两个问题:1. Why did Bens father want to put pieces of wood over the windows? 2. Why did Bens mom want to make sure that flashlights and radio were working?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1答:Bens father was putting pieces of wood over the windows because it can protect the windows from breaking by the strong winds. 学生2答:Bens dad didnt want the strong winds to blow into the house. 学生3答:Putting pieces of wood over the windows can help protect the people inside the house.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4答:Bens mom wanted to make sure that flashlights were working because there will be no electricity at the time of the storm. 学生5根据文本中的句子回答:Because with no light outside,it felt like midnight. 学生6答:Bens mother wanted to make sure that radio was working because her family wants to know whats going on outside at the time of the storm. 学生7答:Bens mother wanted to make sure that radio was working because they wanted to know when the storm would die down. 这些回答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所学语言,拓展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

(2)评估型问题

评估型问题是针对文本中的人物、事件、话题、作者观点等进行提问。要求学生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辨别事物发生的动机和理由,并综合各种信息,做出分析,给出评价或提出观点。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结合自身的思维机制和情感体验,说出不一样的答案。设计这类问题时要有明确的问题指向,不能太过宽泛,否则学生不知从何说起。

本文的第四段描述的是暴风雨后邻里的情况。筆者追问了两个问题:1. What do you think of Bens neighbors? 2. What do you think of Bens family? Why do you think so? 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文本的细节,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评价。

5. 读后环节——通过质疑,深入探究

一位哲人说过:“提出一道问题比解决一道问题更有价值。”的确,质疑就是思维的开始,通过质疑解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激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敢解,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的问题意识越强烈,就越能激发其自主学习和探究思考的欲望与热情。

6. 读后环节——创设情境,激活语用

本节课是Section A的第三课时,它是一节阅读课,但它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的——reading for grammar。 它要求学生能体会语法知识点在陌生环境下的应用。本节课的语法知识点是“while”在过去进行时这一时态中的体现和应用,即was/were doing while was/were doing。所以,笔者在读后环节中设计了讨论和输出的环节。笔者认为这两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体现。

[教学活动一]——Discuss

T: What other things can also bring people closer together? How can we help each other in times of difficulty? 第一个问题一开始学生的回答是这样的:Spring Festival can bring families and neighbors closer together. Parties can bring families and neighbors closer together. 笔者没有予以否认,因为笔者觉得学生能这样思考真的很棒。随后笔者说:In the passage, we know the storm brought families and neighbors closer together although it broke many things apart. So what other things like the storm can bring people closer together? 学生立刻明白意思并给出很多答案:illnesses, accidents, earthquakes等。

[教学活动二]——Output

教师呈现地震后人们都在干什么的五幅图片:Look, after the earthquake, people were doing different things to help others. Lets look and say : What were people doing to help others after the earthquake? 给出目标语言的框架:A was doing something while B was doing something.

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输出中,非常积极、正确和流畅。最后师生一起总结:All in all, although the earthquake broke many things apart, it brought families and Chinese people closer together. 这一结论再一次呼应了本文的标题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本节课的亮点,为本节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结束语

阅读是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提高了,阅读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文本的理解并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追求和最终目的。笔者所在学校在特级教师和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思维,打造魅力课堂的理念。因此,教师教学时要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利用预测、分析、推断、总结、评判、质疑等思维方法,拓展文本内涵,提升思维层次。教师还要善于设问和追问,給予学生一把开启思维之门的钥匙,通过问题推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形成思维、发展思维,逐步学会从“被思维”走向“自主思维”,促进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永兴学校 311400)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培养思维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