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转变学生的薄弱科目之我见

2016-05-30 19:49张秀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

张秀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如何尽快实现素质教育的“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谈谈笔者转变学生薄弱科目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薄弱科目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82

转变学生的薄弱学科是班主任的职责,为此,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有针对性地找出学习弱点

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我们往往会有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做人的价值,这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

由于年龄的特点,初中学生的这种思想方式会表现得比成年人更加突出。其实,学生所谓的薄弱科目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某同学最薄弱科目是英语学科,主要原因是单词记忆不牢固的问题,而她的听力、阅读理解、英语写作方面都不错,虽然考试结果导致成绩不理想,但因为英语学科的单词方面的问题而全面否定自己的英语学习,显然是以偏概全、思想偏激所造成的。

经济学中有“木桶原理”,即决定桶的容水量的不是最高的木片,而是最低的那个木片。所以,找出薄弱学科中最薄弱的环节,全力攻克它,学生的整体成绩定会突飞猛进。

二、帮助恢复自信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它难受的电击。狗无法逃避,只好趴在那里闭着眼睛无奈地承受着这一切。几次之后,即使在电击前把笼门打开,狗不但不会迅速逃出,而且只要铃声一响,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感”。

当学生在几次考试失败之后,就会形成这种无论如何努力也没办法改变失败命运的心理。反正是失败,也就不再进行积极的尝试,还会采取逃避的方式,如许多学生在做家庭作业时把自己不擅长科目的作业放在最后做,一拖再拖,甚至有时布置这个学科的作业时,置之不理,干脆不做,结果只会使这一学科越来越差。

既然有了“习得性无助”,教育学生用“习得性勤奋”来对待它!使学生树立这样一种信念:当我努力时,我的学习会取得进步,学习的好坏与成败,主要取决于我努力的程度。信心是成功之本,若信心丧失,即使成功,也是没有价值的成功。另外,不要让学生拿自己的薄弱科目和别人的优势科目相比,这样会加重学生的失败感。教育学生用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进行比较,通过你的努力,做到“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强”。例如:某同学的整体成绩是在班级中比较不错的,而各门学科的比较对象都是班级的“尖子生”,但数学学科上的差距显得十分明显,所以在与其谈话时我教育她以自己先前的数学成绩作为参照对象,通过努力,哪怕从30分进步到40分,也要及时表扬,肯定她的成功,逐渐使她在心里面有成功感,逐步找回信心。

三、转变学习态度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种倾向,那就是我们喜欢那些自以为自己喜欢的人,讨厌那自以为讨厌的人。其实学生对待自己的薄弱科目又何尝不是如此!例如:学生总喜欢谈论自己喜欢的科目,因为这些科目往往是他的优势科目,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和自豪感。而有些科目往往是因为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学生转变对它的态度,喜欢程度大大降低,谈论的少了,接触的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薄弱科目是很自然的了。

此时,转变学生对薄弱科目的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学生转变观念,正视自己的薄弱科目,增加与它的接触。如:让学生把自己薄弱科目的教材和资料放在书桌上显眼的位置,保证能经常看到它,并在每次下课的时候都随手翻上一两分钟。这样“日久生情”,一段時间后,学生会惊异发现:自己已经慢慢地喜欢上它。

四、克服注意力障碍

有人说,注意力障碍是学习的一大杀手。不错,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假如某学生在××学科上成绩一直处于薄弱,教师往往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所致,上课的听讲及写作业的专心程度是他们一味强调的问题。于是,家长和教师大量的工作都围绕着如何矫正注意力障碍,一发现他们的注意力稍不集中就给与训斥和提醒,可效果并不好。

其实,通则不变,不通则变,如果试着将目光转到孩子的学习行为上,而忽视注意力不集中,把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如何提高他的学习能力。

首先,进行学习能力方面的训练。训练与学习有关的视觉注意力和听觉注意力。假如写字马虎、速度慢、经常写错别字,作业的质量和速度比同年龄人落后,我们进行了视知觉分辨能力、视知觉记忆能力和视——动综合能力的训练,去改善他的书写能力,并由此缓解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在这方面教师有意识地改进他听理解力和听记忆力,及时给他创造时机表现,触摸成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其次,进行时间管理方面的教育。生活中,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做事情守时间的行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的时间意识。在学习之前、写作业之前,为自己规定时间,检查自己是否按照时间计划来执行了。如果按时完成作业给予奖励。为自己制订完成作业的阶梯式学习法,每天沿着阶梯攀升,重拾自信,效果也很显著。

最后,进行社会技能方面的培养。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往往不会与人交往,行为冲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笔者就教他说话时用眼睛盯着别人,去观察别人,了解别人的需要,尊重别人的需要,学会与人合作,坚持之后,不仅改善了他与同学的关系,还起到了改善他破坏纪律的行为的作用。

总之,班主任要在弄清楚学生导致学科薄弱的真正原因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要循序渐进地让他们从较容易的“作业”(品德或文化作业)做起,逐步过渡到较复杂的“作业”,甚至更复杂的“作业”。也只有使学生跨越薄弱科目的种种障碍,并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成功的大门就会因此而向他们敞开。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 071000)

猜你喜欢
班主任学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快把我哥带走
夸夸我的班主任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学生写话
班主任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