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5-30 23:16吴成玉郭月超沈亦宽
教育界·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应用

吴成玉 郭月超 沈亦宽

【摘 要】管理学原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理论知识很难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经验和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本文论述了案例教学与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关系,并简要说明了管理学原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 案例教学 应用

一、引言

在人类社会中,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事情成也管理,败也管理。在人类社会开始工业化时,管理学才应运而生。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哲学、文化、史学等学科相比,管理学确实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发展特别迅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空前巨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社会的任何伟大进步都包含着管理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缘性学科。诸多学者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创新等职能,以期望能达到优化组织、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既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讲究服务并优化组织;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探究规律的方法,讲究如何合理地调配资源,做最优满意决策。管理学原理既是一门社会科学课程,对其中的人文关怀内容有着感性的认识,也是一门自然科学,探究组织运作的内部规律,对其进行理性认识。

管理学原理的涉及方面非常广,有社会、行政方面的管理,也有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等多方面的管理。因此,学习管理学原理,不仅仅能为以后学习与管理学原理相关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同时在将来应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管理学问题时,使我们有了指导和参考。因此,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既包括将管理的概念和认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是希望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管理学原理知识来找寻生活的规律,提升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与管理学课程的关系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其定义是指通过模拟或重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使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知,通过分析案例、互动交流,从中得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从而达到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目的。因此,需要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原理、管理经验有机地引入案例教学中,将某些现实生活的情景、社会背景引入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系列管理案例,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案例场景,为他们提供一个模拟的战场,用学习的管理学理论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使知识变得更生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他们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是把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典型化处理,提供学生分析研究和决策的案例,通过独立思考和同学间相互讨论的模式,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讲求参与性,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开发学生思维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提升学生以后的实际管理能力有巨大的帮助。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理论知识很难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的经验和方法。将案例教学应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能够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交流,使其较为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提升对管理学的认识。同时,案例教学也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管理学原理的兴趣,从而达到了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目的。

三、管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设计过程

(一)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

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于让学生记住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学教学中加入案例教学是为了: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学生在判断企业情况、评价企业决策、提出解决方案等情况,提供与现实情境接近的氛围;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判断案例中企业存在的问题或机遇的反应力,拓展对企业情况发生变化时的解决思路;对各行各业、各种竞争状况、各种发展背景的企业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到不同行业中,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各个情景的模拟,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管理学原理。

(二)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案例

案例的设置是为了解释管理学中的某一概念,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一般选取的都是篇幅较少,能和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运用案例来解释管理学中的理论。例如,在讲述管理的决策职能时,可以先简述决策职能的定义,再列举与决策职能相符合的案例。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决策活动。所谓决策,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需的行动。虽然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总体目标和战略,但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为其工作小组制定经营计划,以便为组织做贡献。所有管理者制定的目标必须符合并支持总体战略目标。同时,他们必须制定支配和协调他们所负责的资源的机会。

以航运中著名并购案例为例:2005年5月, AP穆勒-马士基(Maersk)宣布收购铁行渣华公司(P&O)。该收购案是航运史上最大的一宗,使整个航运界感到震惊。其实,航运界的两大巨头合并,是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下的必然选择。该事件的发生给世界航运市场格局和中国航运业的发展趋向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马士基并购铁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因为规模效益主要来源于要素的不可分性,包括固定资产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可分性,以及管理资源的专用性。其通过横向并购,迅速实现行业市场集中度、占有度,使其更容易对行业内成员形成共谋以获得相对垄断的利润。双方企业的合并,不仅使马士基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升,产生更多的利润,增强其竞争力;同时对铁行来说,合并带来可观的生产效率的上升足能弥补无形资产的损失,并带来比被兼并前更多的盈利。正是双方基于这种双赢的战略考虑,敦促马士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成功收购铁行渣华。

案例情景将问题和矛盾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对其的分析和处理,将来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从容应对。案例之后建议加上思考题,思考题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有助于推动学生思考案例背后所蕴藏的知识和概念,也提高了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讨论

学生独立思考案例背后的思考题之后,再相互交流彼此心中的见解。通过课堂的交流与讨论,学生从自身的角度阐述对案例的看法,遇到意见不同时,则可相互辩论,易营造激烈而不失温馨的课堂氛围。教师则需要努力把控好案例讨论的主题,使学生能跟随主题进行讨论,成为案例分析的主角。

案例教导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一个案例能否引人深思往往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找寻一个好的案例非常重要。选择的案例不仅仅需要涉及管理学的知识和内容,更要联系当今的时势,只有联系理论与实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需要投入精力去挑选符合的案例,也可联系时势和一些故事自我动手编写案例。

四、结论

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很多管理学原理课程中较为抽象的问题都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分析和探究。管理学是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很多时候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这就给了案例教学法很大的应用空间。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将较为抽象的管理学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黎琴,赵恒海.管理学案例教学方法及其实施[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01):89-92.

[2]姚国荣.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8(10):66-68.

[3]周建.国际箱运班轮公司战略收购的博弈分析——马士基收购P&O为例[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38-41.

猜你喜欢
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应用
公安院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索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