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6-05-30 03:26冷跻龙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创造性原则

冷跻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040-01

人类进入了当今的信息社会,每天都会涌现出新思想、新变化、新发明,其宽广丰富的程度和发展变化的速度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相比的。社会要进步,必须有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要想立稳于今天,必须改革,实施创造教育,使学校具有发展生机。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可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基础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根据学生个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学生的持续发展要有扎实的基础作保障,也就是要让学生有持续发展基本的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立足于语文基础,也就是说,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语文基础的教学之中,把基础与创新辩证的统一起来。

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需要在一定的原则下进行。首先,要遵循个性与共性结合培养的原则,在发展共性中发展个性;其次就是要遵循主导与主体作用协同发挥的原则;第三是要遵循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结合的原则。学生创造技能和心理品质主要还得通过创造实践活动而获得,一些形象、直观、活泼的实践活动则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激情,培养创造兴趣,有利于创造能力的提高;第四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培养原则;第五是显形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六是问题中心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各自的教学实际创造性的运用。

创造教育就是有目的地通过一些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创造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而中学创造教育的任务是: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创造素质,即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创造思维方式和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以及活动内容与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与成人不同,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

课堂教学。学校生活中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度过,因此课堂是学生创造能力形成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培养创造能力主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主管能动性,将学习过程有“吸收储备再现”转向“探索研究创造”。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发现法、问题法、开放式教学法等。课堂教学更是接受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在这一关键环节上要花功夫去抓,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如果说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座恢宏壮丽的大厦,那广博的知识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而“双基”则是基石中的一块块的砖。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最关键。字、词、句、语法要过关,文言文中常见实词、虚词要熟练,听、说、读、写要训练有素。只有胸有点墨、知识面宽才能形成新的观点、理论,才能有“顿悟”的灵感。

创造性课外活动。它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课外活动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形式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课内的天地太狭窄,课外的世界很精彩。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性课外活动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开展“小发明、小创作”为主的各种科技活动;二是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活动,如:读课外书、练书法、画画、体育小活动等。

创造发明。学生的创造素质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学校、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创设搭建适宜学生创造素质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和平台。当然,创造也不可能只固定于某几种方法,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可以试一试下面的方法:1.支持并鼓励学生有独特的想法和意见,肯定学生的独立思考行为;2.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错误与失败,度过创造过程中的难关;3.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独立思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5.培养参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6.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活跃的氛围。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在学科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语文教学肩负着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打基础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学要参与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效益所在。即使了解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掌握了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知道了创造能力的重要性,也要在实践中加强培养和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提高全面素质打基础的任务,收到应有的效果。正如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课外活动类作文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