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中建环专业“四实”平台构建研究

2016-05-30 18:28徐硕
科技风 2016年14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平台民办高校

摘 要:在国内外本科教育逐步转型发展的今天,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作为民办高校,顺应国家教育改革需要,应该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应用技术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大力支持下,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协同建设“实验、实训、实习、实战——四实”平台,正是结合当前转型要求,培养高质量职业人才而探索出的人才专业培养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四实”平台

一、目的意义

在部分本科教育逐步转型为培养应用技术型职业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的今天,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仍显得十分谨慎和缓慢,如何加快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国内外院校对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报告中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提高转型院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已成为相关院校的工作核心。当前,各民办高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内容改革的新出路,是为了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伴随着人才培养改革,如何提学生职业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提高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在我校大力支持下,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协同建设“实验、实训、实习、实战——四实”平台,正是结合当前转型要求,培养高质量职业人才而探索出的人才专业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思路

依据工程师职业的核心素质、拓展素质和时代素质要求,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辅助性知识和能力、工程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藉此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秉持强实践、会管理、善创新的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遵从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强化实践的工程师教育基本规则,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工程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知识结构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行业发展相适应,课程内容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建设过程相啮合,着力培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设计能力强,施工管理能力强,行业适应能力强的“三强型”特色人才。走一条专业方向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的“三对接”人才培养之路。

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内学习3年,主要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教学为主,完成专业技术和人文社科知识的教育,同时结合实验、课程设计、项目教学、专业竞赛,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1年的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依靠合作企业内的工程师和本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和培养,使学生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深入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各个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实现方案

依据培养标准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工科特点,建设以公共基础课为根,专业基础课为干,专业课为枝、实践教学为叶的“树状”课程知识体系。逐渐强化专业,适当加大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和工程实践教学力度,结合专业前沿提升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主干专业课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改革更新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的教学内容,着力推动CDIO工程教育模式,适当推行现场教学、实际案例教学等先进方法。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适当增加学生自主选课。改革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开展多形式考核试点。加强配套教材建设和教学资源整合,提升教学成果改革的培育。

依托于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设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实习基地和吉林省建筑装饰集团,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实战“四实”平台建设,增加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程度,创建良好的学生实际工程实践环境氛围。积极开展人文社科类的实践教育活动,包括社会公益服务、创新创造、专业技能训练、社会调查调研、生活技能磨砺、思想理论课程实践活动、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等。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框架下,通过社区服务教育、体验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担当责任、善于合作创新、敢于迎难而上的完善人格。

在应用型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各种社会工程实践载体,实施团队化模式、项目化实践、课程体系化管理和灵活的学分化考核,实现在学校学习和深入社会学习两方面联动,并带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协同发展。

四、结语

以培养应用技术型职业人才为目标,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摸索出适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的应用技术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我校重点工作之一。在“四实”平台协同建设的框架下,在“四实”平台实际操作过程中,努力培养出行业适应能力强的“三强型”“三对接”特色人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徐荣进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

[2] 孟靖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应用转型探讨[J].河南科技,2014.

[3] 蔡良君.转型期中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发展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4.

基金项目:

吉林省高教学会2015年度高教科研课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转型发展“四实”平台协同建设研究与示范》(课题编号:JGJX2015B41)成果。

作者简介:

徐硕(1980-),女,辽宁沈阳人,硕士,长春建筑学院城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研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专业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平台民办高校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