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与记者职业道德思考

2016-05-30 08:56王译晗
大东方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考

王译晗

摘 要: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形式,国内外新闻记者中早就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特殊的手段来探索新闻事实的真相。近年来,隐性采访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采用。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听觉效果,而且对公众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的披露和批判,从而赢得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和欢迎。但隐性采访引发了很多争议。本文先从隐性采访的一些社会实际例子说起,谈到了对隐性采访涵义的理解、在实践中的几种形式及其双重性,探讨了隐性采访在道德方面容易引发的问题,展示了隐性采访目前在实践中及理论上的基本状态,并试图对缓解这种矛盾、改善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和对策,从而使我们对隐性采访能够有一个更理性、全面的认识,促使隐性采访更好地服务于新闻实践,服务于受众。

关键词:隐性采访;记者职业道德;思考

1引言

近些年来,隐性采访大借舆论监督之风大行其道,隐性采访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特殊采访形式,这种以特殊形式从事的收集的新闻,必须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才能获取信息。这种采访方式在特殊领域具有优势,有的媒体比较喜欢采用这种采访方式。但是隐性采访的隐瞒身份和采访意图的做法,使人们越来越多的从法律和职业伦理角度质疑它的合理性。有的媒体在不遵循记者职业道德的基础上进行隐性采访,这种媒体哗众取宠和提高收视率的手段应该禁止。

2隐性采访中记者的职业道德

2.1隐性采访的定义

在众多新闻采访栏目中,常常有些画面是被采访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拍摄的,大众习惯把它叫“偷拍”,然而在新闻界的行话则称为“隐性采访”。所谓隐性采访,一般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2.2隐性采访中具体记者职业道德体现

随着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进程的加快,媒体舆论监督的功能开始突显,隐性采访时,记者如何隐身,一直存在着是否合法这一问题,那么在采访中,记者职业道德应该着重注意。隐性采访应该以公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能为了报道效应而损害公众利益。这就要求记者职业道德应该正确的体现和运用,作为大众媒体,新闻报道应真正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大众需求,这是采访的根本。此外,隐性采访是提升媒体公信力的手段,并非媒体自身炒作的工具。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应按照正确,具体,可信的态度进行报道,要有良好的动机,如果是为了寻找卖点和噱头而进行隐性采访,那么,记者的角色扮演行为势必会造成采访权的滥用,这样获取的新闻素材也只能产生负面的传播效应。

3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3.1隐性采访中的良好的记者职业道德对其有利影响

谈到记者隐身不得不让我想起,1992年中央电视台记者对河北省无极县假药市场的隐性采访。这是有资料记载的中国电视业首次偷拍采访。这次暗访的电视纪录片播出后,在社会上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无极药品市场被彻底取缔,可以设想,如果当时记者亮明身份去采访时,很可能难以揭示真相,后来中央电视台记者骆汉城在自己的有关著作中写道:“中国最早的电视新闻偷拍始于我们一种无奈的选择。”

3.2隐性采访中记者职业道德的失范

纵观各种栏目中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记者职业道德的体现。或多或少会有缺失。但是记者们应该正确运用权利,做到在法律面前平等,记者的采访权让公众自身的隐私权得到保障,不应滥用,也不应让群众产生心里抵触。所以记者在采用隐性采访时应该三思而后行。其实在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判断上,记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明辨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道德应该是一般采访应遵循的底线,法律法规则是必须遵循的底线。

4从新闻学角度分析隐性采访的正负功能

特别是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闻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多发面的影响,记者在隐性采访中,有些新闻媒体或新闻记者在不同程度中违背了记者职业道德准则,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形象,这要求在采访过程中要高度警觉。其实新闻事业代表了全体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其实是新闻事业的主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仆,是受全体人民的委托监督而从事新闻传播活动这一崇高事业的普通劳动者。因此,新闻工作者理所应当地要服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人民群众来,到人民群众去,一切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其他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履行好记者正确职业道德规范,解决好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在采访过程中的态度上要尊重人民群众。虚心要人民群众学习,明确新闻工作态度,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新闻工作的目标,接地气”走转改”,努力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反对借媒体监督谋取个人私利,搞有偿新闻,反对弄虚作假,搞假新闻,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出现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

5我国记者职业道德在隐性采访中的应具备的要求

我国新闻工作者在隐性采访中应该加强记者职业道德规范,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记者发出的每一篇报道都要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在采访过程中,特别是隐性采访中记者要公正无私,要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选择,衡量,更不能把个人偏见,个人爱好,个人关系带到工作上来,同时更应坚持正义坚持真理,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次隐性采访中,记者在介入的时候应该很好的把握一个度,目前根据新闻记者介入事件的方式和程度,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中被分为两类,分别是介入式和观察式,介入式隐性采访是指有意隐瞒或改变身份,作为当事人直接介入事件本身,并且偷拍偷录等方式获取新闻,记者在介入式隐性采访中既是整个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又是事件进行的采访者,因此其身份是双重的。

6总结

隐性采访是对记者职业道德的考验。运用不好就会造成不好的效果。自己是博兴电视台民生新闻记者,在平时采访中应该正确认识隐性采访这一利器。其实最关心新闻的受众莫过于该新闻的当事人,他们在整个受众群体中虽然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但起着关键作用,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要正确的把握一個度,不能刻意一味地去注重传播效果而损害其他的利益。作为新闻记者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之内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行使其舆论监督权,为公共利益服务。这几年自己在采访中学到了多观察,客观理性的记录新闻事件,敏锐观察事物。在采访时特别是要防止隐性采访中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这有赖于后期制作的处理,譬如删去摄入的局外人,以免引起误解,造成侵权。或者采用特殊效果处理马赛克,既保护他人的,又避免了可能性的侵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在遵守法律道德的基础上,不断维护被采访者的利益,坚持正确的记者职业道德。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思考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