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2

2016-05-30 06:20北京一考生
大作文 2016年1期
关键词:乌台诗平生挫折

北京一考生

记者:苏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

苏轼:你客气了。作为前辈,接受后辈的采访,那是应尽的义务。

记者:我读过您的不少大作,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您老人家对于人生始终洋溢着一种难得的乐观。您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保持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您的这种精神,在九百多年后的今天,也不过时。我想请教您的是,您的这种精神是怎么来的?

苏轼:这与我的经历有关。我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遭贬谪较多。“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蛮荒之地达十二年之久;三任妻子也都先我而死,幼子也死于我赴任的路上,最亲爱的弟弟与我同时遭到政治迫害;特别是在“乌台诗案”中,我险遭杀害……如此众多的苦难,也是一言难尽,如果我不乐观些,哪能挺过来呢?

面对这些苦难,说实话,我也想到过死,一了百了。可是,除了死,我就没有别的选择吗?有,还可以好好活着嘛!如此一想,我就豁达起来:一蓑烟雨任平生。无论在何处,我都按我自己的习惯生活、做事、作诗、写文,以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迎接人生的风和雨。

记者:现在已是21世纪,您对当今的青少年学生想说点什么?

苏轼:我首先想引用一位哲人的话:“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到了新世纪了,由于机会更多,选择更多,大家的人生之路也不会是一马平川,也会有挫折和痛苦。这个时候,大家不要怕,更不要躲,用微笑面对,用自信迎接。想想,在九百多年前,我苏轼遇到那么多的坎坷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都能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风雨,大家难道连我这个古人都不如吗?

记者: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听先生您今天这一番教诲,受益多多。

【亮点透视】

形式新颖,构思别致 作者采用大胆的想象,通过与宋代苏轼的“对话“,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对于困难、挫折应抱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感受独到,主旨突出 从文中多处引用苏轼的诗文,我们不难发现,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平日里有着相当的积累,对于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有着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猜你喜欢
乌台诗平生挫折
苏轼与“乌台诗案”
甘为艺术付平生
“乌台诗案”的文书运行过程及相关文本属性考辨
《乌台诗案》版本流变再考*
主持人的话
挫折使我更坚强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
平生无别欢,与卿长相守
平生情意,悉数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