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效果分析*

2016-06-06 11:18姜春梅李国信
陕西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泻心汤半夏西医

甄 威 许 多 姜春梅 李国信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110034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效果分析*

甄威许多姜春梅李国信△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110034 )

摘要目的:观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患儿家属意愿将来我院就诊的5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方案选取西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给予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传统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64.29%,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消化不良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西医药物治疗,还要结合中医中药治疗, 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肠道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主题词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疗法儿童半夏泻心汤/治疗应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患者以持续或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或者不适等临床症状,而且经过相应的临床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1]。以往主要以西药作为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治疗虽有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为了对小儿消化不良进行进一步治疗,我院儿科特选取一定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随机将在我院进行就诊的5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虽有入选的患儿将检查均符合小儿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且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其中对照组患儿28例,男15例,女13例,患儿年龄在6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2.5±0.2岁;患儿患病时间为3~24d,平均患病时间为6.2±1.4d。观察组患者28例,男14例,女14例;患儿年龄在6个月~3.5岁,平均年龄为2.5±0.6岁;患儿患病时间为4~23d,平均患病时间为6.5±1.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方案上选取西医药物治疗,具体为: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口服,4次/d,一次一片。而观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具体方剂为:半夏、黄芪、干姜、炙甘草各10g,黄连4g,加入4枚大枣。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不同进行加减,如呕吐及嗳气较严重,可以加入枇杷叶、代赭石,水煎服,若患儿寒象较严重,可加用附子和白芷,若患儿热象较严重,可加入贝母、生地,对于血淤患儿可适当加入丹参和丹皮,加水煎服,每天两次,14d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疗效标准[2]临床评价标准分为:治愈、好转、无效。其中治愈是指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征积分改善超过了95%以上;好转是指患儿用药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改善介于70%~95%;无效是指患者用药后症状无改变,体征积分改善不足30%。其中总有效率=治愈+好转。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审核后应用SPSS 11.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记录计量资料,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6例(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8(64.29%),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讨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包括食欲减退、呕吐、恶心及上腹部胀痛不适等,其症状可持续存在,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3-5]。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处于探讨中,考虑和心理障碍、HP感染、胃电节律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现阶段对其治疗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以往主要是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令人满意[6-8]。此次研究显示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6(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8(64.29%),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近年来,祖国传统中医学在临床的应用中得到了发展和进步,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中医将小儿消化不良认为是嘈杂和胃脘痛的范畴,其病变位置在胃,但和肝脾等脏器间存在着相互联系[9]。因此考虑其发病的原因和患者饮食不畅及生活失常等因素造成患儿恶脾胃功能减弱,气机运行受阻导致有关,在临床上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共存,其主要原因还是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导致。因此在治疗方案上主要要给予阴阳调和,辛开苦降,将患儿脾胃升降功能进行改善作为主要目标。此次研究中的半夏泻心汤中,以半夏作为君药,和干姜联合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辛温散脾驱寒的效果,能够止呕吐;黄芪和黄连具有消热除痞的功效,大枣、炙甘草、党参等对脾胃功能有很好的补益效果,能够调节气虚。整个方剂组合合理精巧,能够有效的切中病机,目前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比较广泛。多味药物联合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补胃降逆、辛开苦降的作用,对中焦升降有不错的治疗效果。有报道显示在治疗的过程中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对改善患儿的肝气有很好的效果,有效的结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的胃肠运动和消化功能,疗效确切。总之,对于小儿消化不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食欲,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晓玲,张丽,彭云.半夏泻心汤辅治功能性消化不良42 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1):30-31 .

[2]傅刚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 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8):45-46.

[3]缪春润,缪卫华,周祝兰.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荟萃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2):215-216.

[4]殷淑凤.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3):151.

[5]王强,李哲华,张雁.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1):69-71.

[6]Wang Q,Li ZH,Zhang Y.Clinical analysis of treating FD with the Banxia Xiexin decoction[J].CJCM,2012,4(11):69-70.

[7]段淑凤.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杂志,2011,27(3):151.

[8]孙公武.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8例[J].中医研究,2011,24(5):47-48.

[9]王金刚.推拿按摩结合金苓健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60 例[J].陕西中医,2015,36(7):918-919.

(收稿2015-11-15;修回2015-12-21)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4.013

*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新项目(2012ZX09303-017)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泻心汤半夏西医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