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4例

2016-06-06 11:18陈凯立张汉洪邢金莉
陕西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病患西医阻塞性

陈凯立 张汉洪 邢金莉

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海口57020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4例

陈凯立张汉洪邢金莉

海南省中医院急诊科(海口570203)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治疗组(34例患者)和对照组(34例患者)。将给予对照组的病患以西医治疗的方案,而将给予治疗组的病患以中医与西医相互结合治疗的方案,中药组方为:炙麻黄、细辛、白芥子、茯苓、生薏苡仁、陈皮等,14d为1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呼出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30/34)、64.71%(2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为1980.4±340.2mL、FVC为2846.7±351.2mL,与对照组3097.7±439.8mL、3657.9±488.7mL比较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题词肺疾病,阻塞性/中西医结合疗法止咳剂/治疗应用祛痰剂/治疗应用

临床研究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类型之一[1],是临床医学中危害较大的病症,其发病后反复发作,致残率最高,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COPD急性加重期是患者在短期内咳嗽、喘息加重、痰液呈脓性或者黏液脓性,并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2]。本研究2013年10月~2015年2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医治,将同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的方式进行相互类比,以下为研究的进展报道。

临床资料以本院呼吸系统内科收治的6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5.7±4.9岁,治疗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6.0±5.1岁。表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病患临床基本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说明本次研究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病患不间断的进行低流量氧气疗法,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症状进行止咳平喘化痰治疗,控制呼吸道感染。

治疗组的病患被给予与对照组相同的西医治疗手段,与此同时,再给予其中医方面的治疗。中药组方为:肉桂、细辛各10g,炙麻黄、半夏、制附各15g,白芥子、党参、甘草各20g,茯苓、生薏苡仁各30g。加水浸泡2h,后武火加热至沸腾后文火持续煎煮30min后过滤,重复煎煮3次,合并3次滤液浓缩至150mL,分3次服用。14d为1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4个疗程。

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判断。有效:病患咳嗽以及喘息的病症均消失或明显减轻,水肿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显著降低甚至消失;好转:患者咳嗽、喘息症状基本减轻,水肿程度有所减轻,肺部啰音明显降低;无效:患者咳嗽、喘息症状均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迹象,水肿程度无减轻。总有效率=(有效+好转)× 100%。

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4.71%。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表1。

表1 总有效率比较结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相关统计学资料显示:COP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医学中认为COPD属于“肺胀”、“喘证”、“咳嗽”范畴,《证治汇补·咳嗽》曰“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是也……又风寒郁于肺中,不得发热,喘嗽胀闷者,宜发汗以祛邪,利肺以顺气”。COPD急性加重期表现为患者在短时间内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黏液的量呈黄色并增多[4],因此西医治疗中主要以控制呼吸道的感染,进行低流量吸氧及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治疗,中医中主要强调“治病求本”、“标本兼治”,以西药治疗为基础,结合中药的治疗,以减少西医用药时间以及产生不良反应,增加治疗的临床疗效[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主要为痰浊郁肺以致肺气蕴阻[6],治疗的关键在于宣肺镇咳,化痰平喘、扶正祛邪。方剂中医炙麻黄为君药,发挥平喘止咳之功效;而细辛、陈皮等做理气化痰之用;采用茯苓、生薏苡仁、党参等均可以发挥绝生痰之源之功效,制附子温肾阳,甘草加入调和诸药,上述诸药联用,可发挥温肾益肺、化痰平喘的联合功效,配合西医治疗,结果表明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另一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肺功能的指标FEV1、FVC均明显降低,从而缓解了患者的肺功能状况,与西医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综合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提升了医学的治疗水平,充分发挥临床的应用价值,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谢嘉嘉, 曾小玲, 林国彬.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3): 155-157.

[2]胡运涛.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4): 9-11.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 57-66.

[4]郭夏, 彭代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3(15): 153-155.

[5]孙宏永, 金翠青, 林亚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8(26): 124-126.

[6]刘东湘.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96例[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21): 104-106.

(收稿2016-01-04;修回2016-01-25)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4.019

猜你喜欢
病患西医阻塞性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