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丸联合西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2016-06-06 11:18
陕西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耐多药症候西药

张 琦

西安市胸科医院内七科 (西安710061)



结核丸联合西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张琦

西安市胸科医院内七科 (西安710061)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接收诊治的11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56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进行单纯西医治疗,观察并记录不同给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组痰菌转阴率、中医症候有效率、病灶吸收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提高了疗效,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主题词耐多药肺结核/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核丸

目前导致我国乃至全球死亡最严重的单一传染病是肺结核,其中对耐多药性肺结核研究已经成为肺结核传染病治疗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诊治的112例耐多药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与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记录不同给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的11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11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平均年龄44.5岁,男30例,女26例。对照组56例,平均年龄44.2岁,男29例,女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根据每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确定患者自身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具体给药方案:丙硫异烟胺,口服,0.2g/次,3次/d;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口服,0.3g/次,3次/d;卷曲霉素,肌肉注射,0.75g/次,1次/d或硫酸阿米卡星,0.4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注射,1次/d;左氧氟沙星,口服,0.4g/次,1次/d;吡嗪酰胺,口服,0.5g/次,1次/d;利福布汀,口服,0.3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核丸(国药准字:Z20063804)口服,2粒/次,2次/d,结核丸的药物组成:百合、黄芪各20g,当归、北沙参、党参、五味子、百部、桃仁、桔梗各12g,地黄、沙参各15g,枸杞子10g,麦冬13g,甘草9g。

疗效标准综合痰结核分枝杆菌、中医症候疗效、X线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等因素的改善进行评价:按照中医症状评判标准[1]分为完全有效(症候积分不小于90%),显效(症候积分介于70%到90%之间),部分有效(症候积分介于30%到70%之间),完全无效(症候积分小于30%);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确定痰菌转阴率为痰涂片及培养期间阴性病例总数占有效病例数的百分比;X线影像学确定病灶范围计算为所有病灶相加/肺野数。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两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率改变112例患者经过24个月的治疗,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均呈增加的趋势,在相同时期,治疗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各时间段痰菌转阴情况:

两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情况比较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均有较好改善;两组比较可见,6、12个月治疗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18、24个月二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表2可见,结核丸在治疗6个月后开始出现作用,24个月后有效率高达94.64%。

表2 两组患者在各时间段内中医症候疗效情况[n(%)]

两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经X线影像检查结果可见,在1年相同时期,两组患者病灶改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患者病灶吸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在各时间段病灶

两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经24个月治疗后,各个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经临床治疗3~6个月后,临床症状(咳痰、胸痛、咳嗽、咯血、食欲不振、盗汗)得到有效缓解,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56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56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临床医学将耐多药肺结核传染病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上耐多药肺结核是指在抗结核药物中存在两种或着两种以上能够产生耐药细菌的结核病,狭义上讲是结核患者排出的结核病菌至少包含有异烟肼(IHN)与利福平(RFP)在内的两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结核病[2-3],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在宋代之前亦无统一病名,包括虫疰、劳疰等,现代在中医范畴内,通常将结核病归为“痨瘵”、“肺痨”,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夜间盗汗等。中医研究认为该病病因主要可归结于两方面:一则患者机体正气虚弱,易于受外界病邪侵袭,一则痨虫感染。其中患者体虚在中医辨证上又可分为阴阳两虚和气阴两虚两种状况。既往,对耐多药肺结核疾病研究中主要以西药治疗为本,但西药抗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存在局部药物浓度低于抑菌浓度限度,具有较严重的副作用,使耐多药病菌更为严重[4]。近几年研究[5]侧重于中西药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调节患者机体免疫细胞平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不足,有利于加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机体清除毒素、细菌的能力和加快机体病变组织的修复再生,对耐多药肺结核疾病控制有着关键性作用[6]。

本文研究中西药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结果显示治疗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痰菌转阴率、中医症候有效率、病灶吸收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患者;中西药结合能够缩短耐多药肺结核病菌的传染时期,降低耐多药肺结核病菌的传染强度,能够达到及时、有效控制传染源的目的,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能力,增加临床治愈率[7]。采用结核丸结合治疗,可以在西药杀灭病菌前提下,中药配合滋阴活血、益气润肺,可有效改善患者阴虚的状况,达到固本的效果,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快,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相关研究发现[8],百合、沙参具有滋阴润肺功效,具有加快耐多药肺结核病灶硬结钙化之效;党参、黄芪具有补气的功效,可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可有效加强患者机体抵抗力,而当归、甘草等可以调节机体微循环。因此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更能促进痰菌转阴率、中医症候有效率、病灶吸收有效率。

总之,长期使用西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疾病,导致大量耐药菌出现,使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成为当下研究的难点及重点[9-10]。在中医学上强调中药有提人体正气之效,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疾病中,介入中药,有健脾益气、滋阴润肺之效,既可以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力,又可以加强机体抵抗结核病菌的能力,使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疾病的疗效、耐受性、安全性大大的提高。由此可见,中成药结合西药综合治疗耐多药是当下研究耐多药肺结核的新方向,对抵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蔡青山,马海燕.黄芪注射液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7(3):209-210.

[2]Barcelos W, Martins-Filho OA, Guimardes TM, et al. Pef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mmune phen typing in pulmonary tubereulosis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J]. Microbiol Immunol, 2013, 50(8): 597-605.

[3]吴乐峰,孙延康.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 9(3): 38-39.

[4]王伟,阮祥林.抗结核药伍用黄芪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疗效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13, 6(9): 1282.

[5]卢家泉,高冰. 扶正抗痨1号散配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32例[J]. 陕西中医,2014,35(3):341-342.

[6]Horoz O, Yuksel B, Bayazit AK, et al.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nd serum nitric oxide concentration in type ldiabetic children[J]. Endocr, 2009, 56(3): 477-485.

[7]高欣,吴伟,鲍利民,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18(1):54-59.

[8]余德美,毛晓辉,张茜,等. 含力克肺疾方案治疗耐多药核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 2012, 22(4): 214-216.

[9]Perkovic V, Verdon C, Ninomiya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inuria and coronary risk: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Med, 2010, 5(10): 207-210.

[10]田红,姚艳红,刘莲花,等.隔蒜灸治疗复治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6): 560-561.

(收稿2015-10-11;修回2015-11-12)

【中图分类号】R52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4.025

猜你喜欢
耐多药症候西药
结核分枝杆菌Mc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在宜昌地区耐多药结核病中的应用研究
Ibalizumab治疗耐多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莫西沙星和依替米星联合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
“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