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舒络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2016-06-07 08:58王林凤魏国玲
陕西中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赤芍通脉合剂

王林凤 康 毅 魏国玲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咸阳 712000)



·方药纵横·

通脉舒络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王林凤康毅魏国玲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确立通脉舒络合剂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色谱柱:ThermoC18(250mmX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黄芪、赤芍、水蛭、当归、川芎进行鉴别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通脉舒络合剂中芍药苷浓度。结果:TLC和 HPLC中成分无干扰;芍药苷浓度在0.246μg~1.32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08%。结论: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可靠、结果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通脉舒络合剂质量。

主题词通脉舒络合剂芍药苷色谱法,高压液相

通脉舒络合剂是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疗脑病经验方,由多味中药经提取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该组方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被制成通脉舒络输液剂,应用于临床,主治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恢复期,疗效确切。在原输液剂处方基础上加味制成了通脉舒络合剂,运用于临床,疗效满意,原质量标准只有性状和检查项。为更进一步控制其质量,保证疗效,对黄芪、赤芍、水蛭、当归、川芎进行了薄层鉴别研究;对赤芍中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研究,建立了通脉舒络合剂定性和定量标准,为其控制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1材料

1.1仪器设备日本岛津LC-2010AH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SPD-10A(V)VP紫外检测器;色谱柱ThermoC18(250mmX4.6mm,5μm);KQ-3200E超声清洗仪;METLER AE-240电子分析天平;PHS-3C型PH酸度计。

1.2对照药材当归、川芎、赤芍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1.3对照品芍药苷、黄芪甲苷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1.4通脉舒络合剂本院制剂室提供。

1.5试剂乙腈、甲醇为色谱纯;水为注射用水;其它为分析纯。

2方法

2.1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液体,气微腥,味微苦、涩。

2.2检查

2.2.1 pH值:在室温下测定,pH值范围为5.0~7.0 。

2.2.2相对密度:在室温下测定,相对密度范围为1.08~1.15 。

2.2.3其它: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ID)。

2.3定性鉴别

2.3.1 黄芪的鉴别:取本品30mL,先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30mL/次),3次正丁醇液合并;然后用氨试液洗2次(30mL/次);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20mL/次),蒸干,残渣加甲醇1mL溶解,制成供试品溶液,并同法制成缺黄芪的溶液。取黄芪甲苷对照品10mg,置10 mL量瓶,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成为对照品溶液(1mg/mL)。依照薄层色谱法试验依法操作,见图1。

1-黄芪甲苷对照品;2、3、4-供试品;5-缺黄芪的阴性对照点样量:5μL 展开剂: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12h以上的下层溶液显色剂:10%硫酸乙醇溶液结果:阳性对照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

图1黄芪TLC图谱

2.3.2赤芍鉴别:取本品30mL,加水饱和正丁醇萃取2次(20mL/次),正丁醇用水洗涤2次(20mL/次),水浴蒸干后用2mL甲醇溶解成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方法制成缺赤芍的对照溶液。取赤芍对照药材2.4g,用30mL乙醇,浸泡4h,超声30min,滤液挥干,用甲醇1mL溶解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芍药苷10 mg,置10mL量瓶,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成对照品溶液(1mg/mL)。依照薄层色谱法试验依法操作,见图2。

1、2-供试品;3-赤芍药材对照;4-芍药苷对照品;5-缺赤芍的阴性对照点样量:5μL展开剂: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浓氨溶液(8∶1∶4∶1)显色剂:5%香草醛硫酸溶液结果:阳性对照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

图2赤芍TLC图谱

2.3.3水蛭鉴别:取本品10mL,加乙醇20mL,超声30min,过滤液为供试品溶液,按上述方法制成缺水蛭的溶液。取水蛭对照药材1.0g,按上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依照薄层色谱法操作,见图3。

1-缺水蛭的阴性对照;2-水蛭药材对照;3、4-供试品点样量:5μL展开剂:环己烷-乙酸乙酯(4∶1)显色剂: 10%的硫酸乙醇溶液结 果:阳性对照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

图3水蛭TLC图谱

2.3.4川芎鉴别[1-2]:取本品30 mL,加乙醚萃取2次(30mL/次),把乙醚液挥干后用1mL乙酸乙酯溶解成为供试品溶液,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g,加乙醚15mL,浸渍4h以上,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依法操作,见图4。

1-川芎药材对照; 2、3、4-供试品;5-缺川芎的阴性对照点样量:2μL展开剂: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检 视:365nm紫外光灯下结 果:阳性对照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

图4川芎TLC图谱

2.3.5 当归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30mL,加乙醚萃取2次(25mL/次),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溶解,制成供试品溶液,按照上述方法制成缺当归的溶液。取1g当归对照药材,用15mL乙醚,超声15min,依照上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依法操作,见图5。

1、 2-供试品 3-当归药材对照 4-缺当归的阴性对照点样量:3μL展开剂:环己烷-乙酸乙酯(4∶1)检 视:365nm紫外光灯下 结 果:阳性对照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

图5当归TLC图谱

2.4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2.4.1 实验条件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测定量:10μL;理论板数应不低于3 000。

2.4.2 芍药苷对照品溶液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66.0 mg,置20 mL量瓶中,加20%甲醇溶解定溶至刻度,再精取1mL置5 0mL量瓶中定溶至刻度制成对照品溶液,即得。

2.4.3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取样品10mL,置有塞子的锥形瓶中,精加50mL甲醇,盖塞,称重量,然后超声20min,取出放冷,再称定其重量,用稀释剂补足减少的重量,摇匀后过滤,精取续滤液10mL,水浴蒸干后用20%甲醇定溶至10mL,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4 阴性溶液制备:精密量取缺赤芍的制剂10mL,按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缺赤芍的对照溶液。

2.4.5 分析方法:分别取芍药苷对照品、样品和阴性对照溶液,过滤,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6、7、8。

通过在以上上述色谱条件下实验,缺赤芍的对照溶液对芍药苷成分的测定无干扰。

2.4.6 线性考察:吸取芍药苷对照品溶液进样,依次进样4μL,8μL,10μL,12μL,16μL,20μL,测峰面积,以峰面积(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A=2 124 361.8C+38 609.71(r=0.999 9)。表明样品溶液在0.264μg~1.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4.7 精密度考察:吸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测其峰面积,得RSD为1.07%,显示精密度良好。

2.4.8 稳定性考察:取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4,6,8,12,16h测定,RSD为0.3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6h内稳定性较好。

2.4.9 回收率试验:精密量取已知浓度样品9份,每份1mL,将9分样品分成3组,每组加入芍药苷对照品溶液分别为1mL、2mL、3mL,测定回收率,见表1。

表1 芍药苷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n=9)

2.4.10 样品含量:取各批号样品按“2.4.1”项下条件测定,计算芍药苷含量。批号20140521,20140522,20140523分别为0.35mg·mL-1, 0.36mg·mL-1,0.34mg·mL-1。

3讨论

3.1本品是一个中药复方制剂,药味多,化学成分复杂,影响鉴别干扰因素多,要想得到理想的色谱图谱,需要经过前处理才能实现。本研究通过多次实验,对方中黄芪、赤芍、水蛭、当归、川芎得到了较好薄层鉴别;考虑到当归、川芎含有相同化学成分,为能在一块板上同时进行展开,曾实验多种提取方法和展开剂,如石油醚(30~60℃)-三氯甲烷-三乙胺(6∶2∶0.5)[3]、

苯-冰醋酸-甲醇(30∶1∶3)[4]等均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3.2在当归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时,分别用了正己烷-乙酸乙酯(9∶1)[5]、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两者均能分离出清晰斑点,鉴于正己烷比环己烷毒性大,对人体危害严重,故用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

3.3在质量浓度测定实验中,本想测定黄芪甲苷、芍药苷,但由于黄芪甲苷属四环三萜类皂苷,在紫外区201nm波长处有弱的末端吸收。用UV-HPLC法干扰大,ELSD-HPLC比较适合之,而我们实验条件达不到,只能测定后者的有效成分作为定量指标。

3.4经3批样品中芍药苷测定,芍药苷浓度在0.34 mg·mL-1~0.36mg·mL-1,考虑到实际生产中通脉舒络合剂药材来源,以及提取纯化过程、储藏环境等因素影响,故暂定本品:每1mL含芍药苷不得少于0.30mg。

参考文献

[1]吴旭彤,陆兔林,毛春芹,等.肠宁清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36(9):67-68.

[2]孙相民.颈痛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19(5):23-24.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196.

[4]谢仲德,方应权,李文烈,等.当归调经胶囊的薄层鉴别与阿魏酸、芍药苷的测定[J].中成药,2013,35(2):427-430.

[5]吴和珍,何再安,陈进文,等.活血通络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2007,27(11):1603-1604.

(收稿2015-11-13;修回2015-12-16)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4.055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基金项目(2014-27)

猜你喜欢
赤芍通脉合剂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成和分泌影响研究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新疆赤芍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赤芍与辛芍组方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