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城市充满绿色
——太原生态园林建设探析

2016-06-13 08:58太原市园林植物保护站站长王志刚
大众标准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太原市群落

● 太原市园林植物保护站站长 王志刚



让我们的城市充满绿色
——太原生态园林建设探析

●太原市园林植物保护站站长 王志刚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在城市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优化城市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原市进行生态园林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关系着每一位市民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

生态园林的内涵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理念,构建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的园林。

生态园林城市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它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强调城市各区域空间环境的生态化,自然的保护,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强调城市各行政区全面、均衡发展,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全面完善和提高;更强调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融通及城市生态文明的塑造。

太原生态园林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重视文化建设,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增加城市文化底蕴。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威胁后代的发展。在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植被的生长特性等因素,合理搭配,同时也要合理利用能源不要顾此失彼,实现良性循环。

3.生物多样性原则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不同人的审美品位,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4.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适地适树,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园林植物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一定要选择适合本地环境、气候、土壤的植物,合理选配植物的种类,充分发挥植物特征,培育太原市的地方植物特色景观,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5.合理配置、季相突出的原则

配置上应乔、灌、藤、草相结合,以乔木为主,灌木、地被、草坪等为辅,同时树种选择要注重常绿与落叶、一般型与观赏型、速生与慢生的结合,创造“春花、夏荫、秋色、冬阳”的植物景观。针对太原市冬季缺绿、城市景观单调的客观现实,有计划的增加常绿树种的比例,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减少冬夏绿量差异从而改变城市冬季景观。

6.经济、适用、美观原则

这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是因地制宜和功能发挥。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经济就是合理科学的资金使用,也表现在正确选址,借山造景等。“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把握好彼此间的平衡。

太原生态园林建设概况

太原,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2月,太原市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落实责任,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提升,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人居环境明显提高。目前,太原园林绿化覆盖面积13 94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1%;园林绿地面积12 263.8公顷,绿地率达到36.07%;公共绿地面积3 930.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56 m2,初步形成了城市绿地系统。截至2014年底,太原市共有汾河公园、迎泽公园、龙潭公园、晋祠公园、森林公园、南寨公园、玉门河公园、漪汾公园等31个综合性公园,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达到0.094,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为77.6%,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75%。今年已启动晋阳湖公园、和平公园和晋阳街财大公园建设。

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滨河东路北延、滨河西路南延、中环路、马练营路、太太路、西渠路等 59条新道路绿化工程;提质改造了滨河东西路、府东府西街等16条道路,对516条道路行道树进行了补栽。截至2014年底,市区道路绿化面积总计达到1 015.95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82%,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87.93%。建成了以迎泽大街、长风大街、龙城大街、滨河东西路、中环路、环城高速为骨干的绿线网络。全市初步形成了林荫路系统,林荫路推广率达到76.44%。近年来,太原市先后出台了《太原市城市绿化条例》《太原市公园管理条例》《太原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太原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11项法规、规章以及《太原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太原市公园管理标准》等7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标准。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目标要求,坚持绿线管理和绿色图章制度,在全市开展了绿线界定工作。充分发挥12345 和12319城建服务热线园林平台和新闻媒体监督作用,严肃查处各类擅自挤占绿线、侵占绿地、损毁花草树木行为,有效保护绿化成果。

建议

1.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2.保持“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化程度或均匀度,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益。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

4.重视乔木的作用 。必须充分重视作为绿量结构主体的乔木的作用,城市要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种植结构也要向持久利用的方向发展。更新周期长的乔木应引起进一步的重视,要加大用量使其逐步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架。

5.加大乡土树种的种植力度,适当引进外来苗木。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该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形成色彩丰富、物种多样的景观。群落的相互关系。

3.建立由乔、灌、草组成的合理的复层种植结构。乔、灌、地被、草植物群落的合理搭配,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提高群落的生产力和生态

6.以速生树种为主合理搭配慢生树种。太原市冬季漫长,植物生长期较短,选择速生树种会在短期内形成绿化效果。但速生树种易衰老寿命较短,而慢生树种生长缓慢,短期内达不到绿化效果但寿命较长。所以要根据主要功能选择不同生长速度的树种,如街道绿化应选择耐修剪、易移植的速生树种;而街头绿地、小游园则应多选择慢生树种适当应用速生树种。

7.积极探索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面对绿化用地日趋紧张的形势,太原市应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上积极探索。从管理层面进行政策扶持,形成 “政策扶绿、见缝植绿”的有效机制。

结语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只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才是永恒的主题。太原将进一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加快生态园林建设步伐,让城市充满绿色、让绿色环抱城市,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太原市群落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