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阿霉素对淋巴瘤抑制模型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6-06-15 15:21许春周华陈小萍
当代医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阿霉素脂质体抑制率

许春 周华 陈小萍

脂质体阿霉素对淋巴瘤抑制模型的治疗效果分析

许春 周华 陈小萍

目的 探讨脂质体阿霉素对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实验动物管理规则的120只小鼠作为淋巴瘤抑制模型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普通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3组,各40只,比较3组小鼠的种植瘤的体积变化。结果 4周治疗后,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出现肿瘤过度生长造成小鼠状态差的情况,与其他2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普通阿霉素组与脂质体阿霉素组淋巴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后一次的测量结果为准,算出普通阿霉素组的肿瘤抑制率为50.0%(20/40),脂质体阿霉素组的肿瘤抑制率为72.5%(29/40),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41,P=0.0213)。结论 脂质体阿霉素对淋巴瘤的治疗有显著优势,而且不良反应产生的几率比普通阿霉素低,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脂质体阿霉素;淋巴瘤;治疗效果

脂质体阿霉素作为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在对淋巴瘤的治疗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1]。近年来,对脂质体阿霉素的研究越来越多,阿霉素是重要的抗肿瘤药物,而脂质体是作为阿霉素药物的载体,在肿瘤治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限制了其高剂量冲击疗法的使用。本研究通过对120只符合动物实验规则的小鼠建立淋巴瘤模型,探讨脂质体阿霉素对淋巴瘤抑制生长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实验动物管理规则的120只小鼠作为淋巴瘤抑制模型的研究对象,所有小鼠均来自中科院上海细胞所,5~8周龄,所有小鼠符合淋巴瘤抑制模型的原则[2-3]。所有小鼠在机体、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对120只小鼠建立淋巴瘤模型,主要操作方法为:通过对在生长期的淋巴瘤细胞进行无血清的培养基清洗,将细胞的密度调至1×107/mL,然后将调制好的含有淋巴瘤细胞的培养基注射到每只小鼠上,每只小鼠皮下接种0.2mL,接着等到肿瘤长到1.5~2.0cm时,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将肿瘤取出,将其碾碎,制成细胞悬液,最后接种到小鼠的腹部皮下,建立淋巴瘤模型。其次对建立好模型的120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以下3组:(1)生理盐水组:对本组30只小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50☒L;(2)普通阿霉素组:对本组30只小鼠静脉注射溶于水的普通阿霉素150☒L;(3)脂质体阿霉素组:对本组30只小鼠注射溶于水的脂质体阿霉素150☒L。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小鼠的精神状况、活动情况,比较3组小鼠的肿瘤的长度,肿瘤抑制率=(生理盐水组肿瘤体积-实验组的肿瘤体积)/生理盐水组肿瘤体积×100%。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果

2.1 3组小鼠的淋巴瘤体积变化情况比较 4周治疗后,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出现肿瘤过度生长造成小鼠状态差的情况,与其他2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普通阿霉素组与脂质体阿霉素组淋巴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淋巴瘤处理后体积变化(x±s,cm)

2.2 肿瘤抑制情况比较 以最后一次的测量结果为准,算出普通阿霉素组的肿瘤抑制率为50.0%(20/40),脂质体阿霉素组的肿瘤抑制率为72.5%(29/40),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41,P=0.0213)。

3 讨论

脂质体阿霉素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也是淋巴癌的用药之一,这种药物既能加强药物的抗癌作用,又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可能性,比以往的普通阿霉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治疗效果更加显著[4-5]。

而在淋巴癌治疗方面,脂质体阿霉素除了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部位来增加疗效外,还可以进入体循环被皮系统的白细胞、单核细胞吞噬,这对网状内皮系统肿瘤的治疗有特殊的意义[6-7]。脂质体阿霉素可以增加阿霉素对肿瘤的靶向作用,减少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可以减少患者脱发,并且还能防止阿霉素在体内运转的过程中过早失活。在本实验中,通过对120只小鼠建立淋巴肿瘤细胞的动物模来探讨自体阿霉素对淋巴瘤的治疗效果,4周治疗后,生理盐水组的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大,小鼠精神颓废,体质量减轻;然而对于注射了阿霉素的其他2组小鼠虽然肿瘤体积没有生理盐水组的肿瘤体积大,但是脂质体阿霉素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普通阿霉素组小鼠的肿瘤体积,2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脂质体作为阿霉素的药物载体,能够对药物的靶向治疗的辅助作用和较少血药降解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普通阿霉素组的肿瘤抑制率为50.0%,脂质体阿霉素组的肿瘤抑制率为72.5%,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脂质体阿霉素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更有利于药物局部的聚集和抵抗集体的生物降解。本实验结果与以往文献结果相符,具有可信度[8]。

综上所述,脂质体阿霉素对淋巴瘤的治疗有显著优势,而且不良反应产生的几率比普通阿霉素低,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占山,周瑞华,周冀平,等.RGD多肽结合型长循环脂质体的肿瘤靶向性研究[J].中国药房.2013,48(7):96-97.

[2] 马洁,曹利人.包裹外毒素Ⅲ的抗CD19脂质体靶向杀伤人B淋巴瘤[J].中华肿瘤杂志,2013,23(1):55-56.

[3] 侯新朴,张宇锋,谢蜀生,等.第三代载药免疫脂质体及体内外寻靶研究[J].药学学报,2011,56(7):88-89.

[4] 马明信,杨俊超.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2,12(5):78-79.

[5] 谢景荣,李敬兰,李玉明,等.骨髓巨大淋巴瘤细胞临床探讨[J].白血病.淋巴瘤,2012,54(4):78-79.

[6] 王逸群.淋巴瘤染色体t(14;18)的特点、机制、功能及临床意义探讨[J].白血病・淋巴瘤,2012,54(6):96-97.

[7] 孙远南,陆明荣,赵丽萍,等.新型药物载体免疫脂质体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2,23(12):66-67.

[8] 向小四,唐甜甜,胡雄彬,等.脂质体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2,56(4):185-1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08

江西 337009 萍乡市人民医院(许春 周华 陈小萍)

猜你喜欢
阿霉素脂质体抑制率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双酶水解鱼鳞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超滤法测定甘草次酸脂质体包封率
黄芩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日本荚蒾叶片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心复力颗粒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PPAR-α及ET-1的影响
柚皮苷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毒性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