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内气动呼吸机早期救治危重症11例护理

2016-06-15 05:27马朝琼庞军娥陈佳君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危重症高压氧护理

马朝琼,庞军娥,陈佳君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高压氧室,湖北 荆州 434020)



高压氧舱内气动呼吸机早期救治危重症11例护理

马朝琼,庞军娥,陈佳君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高压氧室,湖北 荆州 434020)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内呼吸机在危重症救治中的早期应用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秋满实QS-2000C气动呼吸机,对无自主呼吸的危重症患者11例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结果:痊愈5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1.8%。结论:通过规范的流程管理、充分的准备与完善的护理,舱内呼吸机早期救治危重症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高压氧;气动呼吸机;危重症;护理

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HBOT)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对心肺脑复苏十分有利,越早开展促醒率越高[1],其良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2]。但治疗舱内高气压、富氧的特殊环境使普通电动呼吸机达不到氧舱内防火耐压的要求,使得呼吸障碍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适应证患者不能进行常规HBOT,以致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而高压氧舱内专用气动呼吸机的研制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3]。为此,我院2011年引进了QS-2000C气动呼吸机(北京秋满实),对无自主呼吸的危重症患者11例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 年12月,无自主呼吸的危重症且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住院患者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6~73岁,平均(40.5±12.1)岁;病因:重度CO中毒4例、重型颅脑损伤3例(多发外伤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伴胸外伤1例、脑肿胀伴脑干损伤1例)、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3例(自缢1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 心脏骤停1例)、气性坏疽1例。患者治疗前均GCS评分3~7分,气管插管8例,气管切开2例。

1.2治疗方法

舱内QS-2000C气动呼吸机,采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0~0.29MPa(2.0~2.9ATA),加压25min,稳压55~70min,减压20min,视病情选中不同的呼吸机模式(IPPV/SIMV/CPAP)及参数,全程吸纯氧70~90min,中间改吸空气5min。舱内呼吸机治疗每日1次,共1~8次,患者病情好转脱机后改为自制球囊连接管、自制头罩或戴面罩吸氧,高压氧治疗总次数为1~50次(见表1)。舱内呼吸机治疗时均安排医护各1人陪舱,建立静脉通道,舱外心电监护仪监测。

1.3结果

11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3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1.8%,见表1。

2护理

2.1入舱前准备

1)用物准备①呼吸机。首先应了解呼吸机的特性,本呼吸机为气动气控,具有间歇正压通气(IPP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呼气末正压( PEEP) 、负压吸引、压力限制、雾化吸入等多种功能,加PEEP/CPAP时,气道压力上限要调高到5,否则不能正常工作。其次,开舱前应试机,连接管道及肺量计,调节相关参数,SIMV常压下运行5min ,确认机器运转正常,方可关闭舱门进行治疗。②监护及输液设施。应检查舱内专用多功能监护仪的性能,携带脉氧仪进舱。输液微泵应确认为耐压微泵,否则需常规方式输液,输液瓶中插入长针头。③抢救设施。进舱前要备好简易呼吸器、急救箱、抢救药物、吸痰用物等。

表1 舱内呼吸机HB0T救治危重症患者11例及其疗效

2)患者准备我院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主要来源于脑外科、神经内科和ICU的危重症患者,其病情变化快。作为高压氧舱的医护人员,在进舱前首先对患者病情详细了解,认真查阅病历,了解目前状况,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强弱,允许脱机时间;以及体温、主要用药、近期检验结果及护理记录等,以便提前备好药物、物品及其他准备工作;连接监护仪及脉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妥善固定患者身上的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

2.2舱内治疗中护理

1)生命体征的监测根据治疗方案调试好呼吸机后,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适时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对称性及节律的变化,观察病人有无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有无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的表现,对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与呼吸机不同步、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发绀等情况,应寻找原因,明确诊断,及时处理。脑型氧中毒临床特点为类似癫痫大发作样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对于神经外科既往或术后有癫痫史的患者观察尤为重要,一旦发生先兆或抽搐,及时通知医生及舱外操作人员,立即停止吸氧,改吸空气,保证患者安全,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静脉注射地西泮,切不可在惊厥状态下进行减压,以防发生肺气压伤,惊厥控制后尽快减压出舱。

2)人机对抗的护理人机对抗是指呼吸机与病人的自主呼吸不同步。呼吸机报警时,应检查呼吸机自身功能障碍,再查找是否有呼吸道梗阻及对抗呼吸。呼吸机对抗可使每分通气量和潮气量下降,引起病人代偿性地呼吸加深、加快,其结果又可能加重原有的呼吸对抗。如发现呼吸机对抗,应首先分析、查找对抗原因,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对抗时,首先要考虑脱机,暂时采用简易呼吸器囊供氧,待缺氧症状缓解后再恢复至原来的水平。如病情不允许或短期内无法解除对抗呼吸时,应考虑应用镇静剂,以保持呼吸机与自主呼吸同步进行,缓解病人的低氧血症。

3)各种管道护理做好各种管道如气管插管、输液管、吸引管、胃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导尿管等的护理。气管插管或气切套管的气囊应注意“加压时补气、减压时排气”,以防套管脱落或压迫气管壁。输液病人应采用软包装塑料瓶或塑料袋液体, 输液瓶中插入长针头。调节好莫菲氏滴管液面,加压时将液平面适当调低,减压时适当调高。另外,要注意控制滴速,尤其对锁骨下静脉穿刺者要防止发生气栓症。其余各种引流管加压时关闭,减压时开放[4]。对带有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病人,要随时注意引流管放入液面下的深度,防止引流物返流入胸腔,减压时打开或全程打开引流管。

4)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是保证高压氧治疗的前提[5,6],痰多的病人进舱前常规吸净痰液,在舱内若需吸痰时,一般使用舱内负压吸引器吸痰,舱内负压吸引器是利用舱内外压差达到吸引目的,舱内压达0.03MPa以上时才能吸痰。本呼吸机具有不受压力限制的吸引功能,如病人出现咳嗽、呼吸机抵抗或听到胸部有明显痰鸣音时,即可打开吸引开关进行吸痰,使用时由小到大打开旋钮,调节到所需的压力即可吸引。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动作宜轻柔,避免气管黏膜损伤,吸痰后及时关闭吸引开关。建议在舱内不要频繁吸痰,以免引起病人咳嗽、屏气,造成肺气压伤。

5)舱内氧浓度的监测呼吸机有2个出口,即排氧口和吸引出口,为病人呼出气体的排出端,上机前要将2个出口分别与舱内排气管经塑料管紧密衔接,使病人呼出的废气排出舱外,另外,还要注意观察管道的密封性,并注意及时通风换气。本组使用37人次,舱内氧浓度均保持在21%~23% ,无超标现象。

6)舱内外医护人员的配合严格遵守治疗方案,吸氧阶段接“纯氧”档,休息阶段用“空氧”档,或采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连续给氧时间不超过90min。舱内进行医疗操作时应通知舱外操舱人员,保持舱压稳定,传达监测指标,及时与上级医师取得联系。

2.3出舱后护理

病人出舱后,及时连接舱外呼吸机、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病人的意识,做好与临床科室交接班工作,做好记录。用固定的抹布、拖把清洁氧舱,再用紫外线照射60min。除做好氧舱的消毒工作外,还要做好呼吸机各管道、吸引瓶、湿化瓶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并加强消毒效果监控,以防交叉感染。

2.4流程管理

为保证整个治疗过程顺利,应加强流程管理。接诊后确定好进舱陪护人员,高压氧医师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包括生命体征、留置导管、药物使用等,随着舱内压力变化不断调整呼吸机参数,实时监测心电、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定时监测血压、瞳孔变化,选择好人机配合良好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监测潮气量、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处理[7,8]。护士应做好进舱前的设备调试及物品准备工作,携带好简易呼吸器、急救箱,管理好引流管及静脉通道,做好吸痰护理,加强与舱外人员的沟通,确保治疗过程安全顺利。

[参考文献]

[1]胡慧军,播晓雯.高压氧舱内呼吸机的应用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9):569~570.

[2]黄建萍,魏冰,黄叶莉,等.我国高压氧专科的护理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27~129.

[3]孟祥恩,张禹,吕艳,等.高压氧舱内专用呼吸机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2):5~6.

[4]肖平田.高压氧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4.

[5]高春锦.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2.

[6]王庆霞,孙春焕,刘怀芹.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2):103~104.

[7]王泳,郭秋华,李海东,等.高压氧舱内使用呼吸机抢救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症2例[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2):746~747.

[8]胡慧军,潘晓雯,魏建芬,等.高压氧舱内采用呼吸机救治危重症26例[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13(1):48~49.

[编辑]方多

[收稿日期]2015-11-12

[作者简介]马朝琼(1968-),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8107167139@163.com。

[中图分类号]R459.6;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18-0046-03

[引著格式]马朝琼,庞军娥,陈佳君.高压氧舱内气动呼吸机早期救治危重症11例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8):46~48.

猜你喜欢
危重症高压氧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