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教育干预

2016-06-15 05:27朱丽汪长如郭卫红刘岩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18期

朱丽,汪长如,郭卫红,刘岩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部,安徽 马鞍山 230001)



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教育干预

朱丽,汪长如,郭卫红,刘岩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部,安徽 马鞍山 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高专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健康干预对其职业态度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学校高专护生15级(大一)共15个班级750人作为观察对象,对观察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影响高职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并给予教育干预。结果:社会认同感低下、学习成绩情况、个人兴趣爱好、生活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兄弟姐妹和亲戚的影响、经济状况、性格特征和职业态度形成存在明显相关。结论:职业的认同感对护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较大,职业态度受到社会、自身等方面因素影响,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本校高专护生采取适时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高专护生的职业态度积极性,对于形成稳定职业态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职业态度;教育干预;高专生

为探讨高专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健康干预对其职业态度形成的影响。选取我校高专护生选取学校高专护生15级(大一)共15个班级750人作为观察对象,对观察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影响高职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并给予教育干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本校高专护生15级(大一)共15个班级750人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生20人,女生730人。年龄18.0~20.0岁,平均年龄为(17.65±1.38)岁。

1.2方法

1)调查方法①职业态度量表(护士):参照瑟斯顿量表,查阅相应文献,制定职业态度量表(护士)。态度量表共计条目数为10条,每个项目分成:赞成、反对共计两个选项。要求被调查者作答,统计赞成比例,即各项赞成比相加,再除以10,所得赞成比为50%即为中立,结果分数数值越高,说明职业态度情况越积极[1]。②一般情况调查表:查阅相应文献,自行设计本表,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兄弟姐妹和亲戚的影响、经济状况、性格特征[2]。③职业态度形成因素分析:进行因素回归分析[3]。

2)教育干预制定培养计划,改善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学习交流,引导护生主观合理定位。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均输入到Excel表格中进行整理和作图,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单位以%表示,在α=0.05水平上呈正态分布,以系数r表示数据间的关系。

2结果

2.1职业态度量表(护士)评价结果

职业态度量表(护士)评价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本组高专护生总赞成比为58.89%(>50%),职业态度为中立偏积极。

表1  职业态度量表(护士)评价结果

2.2护生及其家庭相关情况

表2 护生及其家庭相关情况

护士及其家庭相关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自身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兄弟姐妹和亲戚的影响、经济状况、性格特征的好(是或高)与不好(不是或低)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职业态度形成因素分析结果

职业态度量表(护士)评价条目以及护士及其家庭相关情况调查表条目为自变量,职业态度均值作为因变量,将以上数值引入回归方程进行评价,通过方差分析发现,r=0.53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社会认同感低下、学习成绩、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兄弟姐妹和亲戚的影响、经济状况、性格特征10个变量和职业态度形成存在明显相关。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对于健康需求的水平显著提高和疾病谱变化,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4]。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成员,在协助诊疗,护理患者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离职意愿较高,人才流失较严重,对护理工作产生严重影响。虽然学校护理教育发展迅速,在输送合格护理人才、满足临床护理需要、提升护理教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不容忽视,许多高专护生未形成稳定、积极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指的是个人选择职业的态度,是个人选择职业的观念、态度。高专护生作为护理工作的后备军,高专护生职业态度对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科学分析高专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给予教育干预,可以促进高专护生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5]。

教育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制定培养计划:学校对高职高专护理学部给予重视,选择优秀教师授课,在其他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致力于培养护理专科人才,制定培养计划,积极付诸实践。在日常教学当中,将护理职业形成相关影响因素纳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寓教于行,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改善学习环境:高职护生入学初期,对于护理职业态度的认识较浅显,更容易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学习环境是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积极改善教学学习环境,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护生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通过和护理价值观相关行为,进行角色示范,展示职业价值观。向护生提供适应专业、生活、社会价值观的职业发展机会。积极开展学习交流:选择优秀的护士长作为护生的理论、带教老师,使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护生职业态度,执教老师以自身鉴定的职业态度影响护生,感染护生。执教老师执教中培养护生的职业态度。积极和护生讨论。使护生热爱护理行业。引导护生主观合理定位:较高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较低的社会期望值间存在巨大落差,对护生的职业态度形成产生巨大冲击,故教育干预应从该方面入手,引导护生主观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会提升社会期望,从而证明自己,实现价值[6]。

综上,职业的认同感对护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较大,职业态度受到社会、自身等方面因素影响,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高专护生采取适时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高专护生的职业态度积极性,对于形成稳定职业态度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雪琴,孔卫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农业,2013 (8下):6~7.

[2] 汪美华,余立平,许亚荣,等.高职高专护生临床沟通能力的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5):417~419.

[3] 翟忠美,张金沙,姚斌,等.归因理论在高职高专护生职业发展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3):855~858.

[4] 李慧,张玉凤,林素兰,等.护生职业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10):1308~1313.

[5] 宋新跃,吴珊珊,瞿伟,等.某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抑郁焦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6):533~536.

[6] 徐江华,王宁.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与其职业态度关系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2,27(7):77~80.

[编辑]刘阳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2016年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6A375)。

[作者简介]朱丽(1968-),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工作,948758225@qq.com。

[中图分类号]R47;G5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18-0081-03

[引著格式]朱丽,汪长如,郭卫红,等. 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教育干预[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