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墨话陈述句和疑问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

2016-06-17 08:42蔡希睿姚畅宜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陈述句

蔡希睿,姚畅宜

(昆明医科大学 外语部,云南 昆明 650500)



勒墨话陈述句和疑问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

蔡希睿,姚畅宜

(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在语调格局的理论框架下,以归一化、相对化的方法分析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洛本卓白族乡的4位勒墨(白族支系)发音人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语调。实验通过语句调域和调群调域的考察,对比陈述句和疑问句语调的音高表现,得到勒墨话陈述句和疑问句语调的起伏度分布特征。

[关键词]勒墨话;陈述句;疑问句;语句调域;调群调域;起伏度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洛本卓白族乡境内有白族、傈僳族、怒族聚居,主体民族为白族,勒墨人(白族支系)主要聚居在此。由于怒江、澜沧江和碧罗雪山的阻隔,勒墨人与内地白族的经济文化往来断绝,因与杂居的傈僳族、怒族相互影响,勒墨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傈僳族、怒族相近,但是勒墨话(古白语)只在本民族内部通用[1][2]。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3]。白语划分为3个方言区:中部(剑川方言)、南部(大理方言)、北部(碧江方言),大理和剑川两地方言较为接近,此两地方言与碧江方言差别较大,语音差别尤其明显[4]。由于碧江县1984年被撤销并入怒江州泸水县,现也将北部方言称为怒江方言。怒江方言(原称碧江方言)分泸水、兰坪两个土语,通行于怒江州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以泸水语音为代表,勒墨话为泸水土语。

一、研究概述

语调属于语音学中超音段特征的研究范畴,在声学上主要表现为语句中音高变化的总体模式。汉语语调研究中,石锋曾用“语调格局”的理论分析汉语语句的音高表现,认为“语调格局”就是指语句调型曲线的起伏格式及其所表现的各调群调域本身的宽窄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5],在他随后的研究中,使用了归一化、相对化的方法对汉语的陈述句和疑问句的音高表现作了详尽的分析[6][7]。

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推动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在语言使用情况和语言结构描写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8]。在白语的研究中,民族语文工作者通过搜集白语3个方言的语言材料,从语音、语法、词汇、方言和文字5个部分较为完整地描述了白语语言结构[4],为此后的白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80年代以后,白语研究进入繁荣时期,大批学者从白语语言结构、系属问题、白文问题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近10年的白语语音研究注重对某一白语地区的语音调查,以声、韵、调为研究对象,偏重探讨白语的语音发展历史、演变、声韵系统[9]。而对于白语语调却鲜有研究,本文将首次运用实验音系学方法,通过归一化和相对化的方法,用“语调格局”的思路分析勒墨话语句调域和调群调域的音高表现,对比陈述句和疑问句语调的音高表现,以期得出勒墨话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语调起伏度分布特征。

二、实验方法

(一)发音合作人

实验选取来自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洛本卓白族乡的4位发音人为实验对象,男性2位(记为M1、M2),女性2位(记为F1、F2),均为年龄16岁白族勒墨人,4人都出生在洛本卓白族乡,被调查前都不曾离开本地,父母都是白族勒墨人,家庭语言背景是勒墨话。

(二)发音语料

本次研究的发音语料选取了“无强调焦点的陈述句”和“句末不带疑问语气词的是非疑问句”形式。发音语料见表1。

表1 发音语料

所选的陈述句为不带感情的一般肯定陈述句,只有语法重音,没有逻辑重音;疑问句为陈述句末尾加升调尾音构成的是非问形式,后两句“谁叫你去你都去?”“什么人你都相信?”虽然有疑问代词,但不是表示特指,而是表示任指或泛指,仍是是非问,而非特指问。

(三)分析和研究方法

语音样本使用Cool Edit Pro 2.1软件录制,采样率为48000,采样精度为16度,录音通道为麦克风单声道。每位发音人以自然平稳的状态和语速发音,每个实验句连续说3遍,句间间隔3秒,共得到3*4*8=96个有效样本。

以Praat(v.5.3.15)软件作为语音实验工具,提取音高基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用赫兹、半音为标度,采用百分比方式得出不同发音人语句调域(总调域)、调群调域(分调域)和不同调群调域间起伏度的数据。赫兹转换到半音的计算公式如下:

St=12×1g(f/fr)/lg2其中,f表示需要转换的赫兹值,fr表示参考频率,此处设为64Hz。

百分比数值的计算以半音值为基础,是一种相对化、归一化的计算方法,类似于石锋提出的T值[10]计算原理,公式如下:

Ki=100×(Gi-S min)/(S max-S min)

Kj=100×(Gj-S min)/(S max-S min)

Kr=Ki-Kj

其中,Gj是调群调域上线的半音值,Gj是调群调域下线的半音值,S max是语句调域上线的半音值,S min是语句调域下线的半音值,Ki是调群调域上线的百分比,Kj是调群调域下线的百分比,Kr是调群调域的百分比数值。

计算由Excel完成,并绘出统计图表。

二、结果与讨论

(一)语句调域的相对化

将每位发音人在同一个句子上的3次发音实验数据进行平均,再将同一位发音人的4个陈述句和4个疑问句发音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画在一张图中,语句时长采取归一化处理。语句内根据不同调群,绘出各个调群的调域,各调群调域中的最大值为全句调域的上线,最小值为全句调域的下线,由此得出语句调域(总调域),下图分别采用赫兹值和半音值画出4位发音人的语句调域,见图1和图2。

图1 4位发音人赫兹标度的语句调域图

图2 4位发音人半音标度的语句调域图

通过语句调域图可以直观比较出语句中各调群的相对位置以及句子的音高起伏。整体来看,陈述句的音高曲线起伏度较小,调域跨度较小,平稳下降,而疑问句音高曲线起伏较大,尤其在两位男性的发音中表现明显。句首音高曲线显示,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起始点音高差异不大,除f2疑问句起始点高于陈述句外,句首后半段女性发音人两种句子音高差异不明显,而男性发音人则表现出疑问句语调明显下降;句中音高曲线显示,女性发音人陈述句和疑问句语调趋于一致,而男性陈述句起点音高高于疑问句,随后缓慢下降,疑问句的语调则呈现出升降的起伏,且音高低于陈述句;句末音高曲线显示,女性疑问句起始音高高于陈述句,随后下降,幅度大于陈述句,男性疑问句起始音高低于陈述句,句尾下降幅度同样大于陈述句。

表2和表3用赫兹值和半音值列出了4位发音人的语句调域(总调域)和调群调域(分调域)的数值。

表2 4位发音人的语句调域(总调域)

表3 4位发音人的调群调域(分调域)

通过相对化得到的百分比数据可以过滤发音高低和调域宽窄方面的差异,使不同发音人的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6]。半音值结果显示,疑问句语句调域(总调域)宽于陈述句,在疑问句句首、句中、句末位置上的调群调域(分调域)跨度大于陈述句。在陈述句中,女性句首、句中、句末位置上调群调域宽度不大,在0.5到1.3个半音之间,男性调群调域宽度在2到3个半音之间;疑问句中,4位发音人调群调域宽度在2到3个半音之间。

(二)语句中调群调域的起伏度

根据调群调域的百分比数值,可以计算句子语调的起伏度。起伏度数据能够把不同年龄和性别发音人、不同语气和口气类型的语句放在同一空间中作比较[6],是语调分析量化的重要过程。

Q值表示语调的起伏度,是前一个调群百分比数值减去后一个调群百分比数值的差值,计算方法如下:

Qx=Kx-K(x+1)

其中,x=1,2,3,…是调群在语句中的序列数,K是调群调域的百分比数值。

调群调域的上线与下线的平均值为调群调域的中线,用a、b、c分别表示调群调域的上、中、下线,其起伏度表示为Qa、Qb、Qc。用系列描述语调起伏度时,Q0设为起始点,Q值序列为 Q0、Q1、Q2、Q3……Q,Q值等于Q1、Q2、Q3……的代数和。

表4 语句调群起伏度Q值表(%)

根据表4语句调群起伏度Q值数据绘制4位发音人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语句调群格局图(见图3图4),以模拟语调在语句中的起伏状态。

图3 陈述句语句调群格局图

图4 疑问句语句调群格局图

表4和图3图4显示的语句调群起伏度Q值数据和语句调群格局,基本可以反映勒墨话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语调起伏度分布特征。

所有句首调群起始点Q0的上线都为全句调域的上限100,分布稳定且集中,陈述句和疑问句没有差异;Q0中线分布为:陈述句56.5-91.5,疑问句56.5-80.5,分布范围比较分散,特别是F1的陈述句Q0中线数据较另外3位小,F1的疑问句Q0中线数据与另外3位相比较大,其余3位的Q0中线分布相对稳定;Q0下线分布:陈述句13-83,疑问句13-61,分布分散。

句中调群起伏度Q1显示,陈述句Q1上线分布范围为13-32,呈下降趋势,疑问句11-54,分布分散,同样呈现下倾趋势;Q1中线分布:陈述句8-26,分布相对集中,全为正数,呈下降之势,疑问句4-32,同样音高呈现下倾。Q1下线分布:陈述句和疑问句以正数为主,音高下降为趋势,只有F1陈述句Q1下线、疑问句Q1下线为负数,上升幅度不大,表现为个性差异,Q1下线总体分布为下倾趋势。

从句末调群起伏度Q2的数据可以看出,陈述句Q2上线最小值为0,最大40,音高趋势以下降为主,疑问句Q2上线分布:女性为负数-5、-10,音高上升,而男性为1、24,与其他3位发音人相比,M2音高下降可看作个性差异,Q2上线的整体趋势可归纳为轻微上升或基本保持不变;Q2中线分布:陈述句33-47分布较集中,音高下降,疑问句1-29总体呈现下倾之势;陈述句和疑问句的Q2下线分布整体呈下降趋势,只有M2的疑问句Q2下线数据为-22,表现为音高上升。

从调群调域宽度上看,疑问句句首调群调域要比陈述句宽,句中、句末调群调域呈现性别差异:女性发音人疑问句句中调群调域要比陈述句窄、句末调群调域要比陈述句宽,陈述句句末调群下降缓慢平稳;男性发音人虽然在疑问句句首和句中调群下降幅度都大于陈述句,调群调域也宽于陈述句,但在疑问句句末调群下降幅度小于陈述句,调域宽度也小于陈述句。

结论

本文通过归一化、相对化的方法对4位勒墨发音人陈述句和疑问句的语调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勒墨话疑问句音高曲线起伏比陈述句大,疑问句语句调域(总调域)宽于陈述句,在疑问句句首、句中、句末位置上的调群调域(分调域)跨度大于陈述句;在语句调群起伏度研究中发现,音高下倾在陈述句和无标记疑问句中都是主流,就调群调域宽度而言,疑问句句首调群调域要比陈述句宽,而在陈述句和疑问句句中、句末的调群变化幅度和调域宽度上呈现出性别差异。实验得到的语调起伏度分布特征是对勒墨话语调的首次探索,可为今后白语音系学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苍铭.民族迁徙与云南边地民族涵化——兼谈遗传学的民族关系研究[C]//2002现代人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黄泽.族群视角下的云南少数民族支系研究[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3(1):1-9.

[3]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4]徐琳,赵衍荪.白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5]石锋.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石锋、王萍、梁磊.汉语普通话陈述句语调的起伏度[J].南开语言学刊,2009(2):4-13.

[7]王萍、石锋.汉语北京话疑问句语调的起伏度[J].南开语言学刊,2010(2):14-22.

[8]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9]张藩雄.白语近十年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12(11):36-39.

[10]石锋.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分析[J].语言研究,1986(1):77-90.

[责任编辑罗传清]

A Study of Undulating Scale of Intonation in Declarative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of Lemo Dialect

CAI Xi-rui,YAO Chang-y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tonation pattern,this thesis adopts the methods of normalization and relativiz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intonation of declarative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 Lemo dialect spoken by four Lemo people(a sub-branch of Bai).Through the pitch representations of full range in sentence and sub-range in tone group,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ntonation in declarative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s made 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intonational undulating scale are found.

[Key words]lemo dialect;declarative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intonation pattern;pitch range of sentence;pitch range of tone group;undulating scale

[中图分类号]H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21(2016)01-049-07

[作者简介]蔡希睿(1987-),男,云南昆明人,昆明医科大学外语部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语音学与音系学。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课题(WT201305)。

收稿日期2015-12-06

猜你喜欢
陈述句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Single butterfly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浅谈英语中的感叹句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如何补充反义疑问句小议
中考英语陈述句和疑问句专项强化训练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小技巧
点拨反意疑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