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分析的大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制作

2016-06-17 08:42周志莲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

周志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基于案例分析的大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制作

周志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以2015年“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官方网站的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案例的选题、内容设计和微课制作3个方面分析获奖作品,辨析以知识点、教学环节、教学核心问题这3个方向为选题的作品,总结获奖作品内容设计和制作方式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制作;案例分析

引言

随着各种微课比赛的举行以及微课视频在网上的盛行,微课已逐渐成为适应网络时代教、学、研发展的新技术和重要资源。目前国内对大学英语微课设计的研究较少,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集中于大学英语微课的选题。程岚[1]认为大学英语微课可以根据重、难点选择微课的教学内容;王志慧[2]和赵吟[3]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主要包括技巧课程及内容课程,技巧课程比较适合微课教学,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非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声韵知识、语义知识及结构知识等。在微课制作方面,常用微课制作工具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ppt 和摄像机录像方式已然得到介绍[4]。上述研究局限于介绍性描述,缺乏对优秀微课的案例分析,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近乎纸上谈兵,当他们要设计和制作适合教学的微课时仍然茫然失措。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官方网页提供了根据大学英语微课设计要求制作的微课作品。本文细致解读该网站的外语微课设计说明,通过分析获奖作品的选题、内容设计和制作特点,总结大学英语优秀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方案以及特点。

一、大学英语微课设计

(一)微课选题

《“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章程》提供的本科组大学英语选题包括综合/读写、听说/视听说、翻译、文学文化、学术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以及其他[5]。换言之,只要是属于大学英语课程内所开设的各类专项均可以成为选题。该《章程》如此定义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环节或者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开展的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简短有效的教学活动。”[5]诚然,每件微课作品必须是独立而完整、时间短但又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视频,而且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那么什么是知识点、教学环节以及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呢?这3个关键词可谓确定了微课教学内容的3个方向。

微课的教学内容可以选取某个单元的某一个知识点、教学环节甚至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例如Writing Arguments即为思辨式英文写作课第三章Draft Your Essay as Forceful Arguments的一个知识点。大多数微课都属于知识点教学,即选自教材的某一知识点,其选题小但具有针对性;全国二等奖作品How to Practice Spoken English选自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英语交际和演讲”的开场内容,与教材知识点相关但不相同,是授课老师总结的日常自我训练方法,属于英语口语教学的核心问题。笔者2014年参加“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比赛的作品How to Learn English Online 亦属此类型。教学内容非选自教材,但与教材的第一单元标题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相关,同时也是针对大一新生总结的大学英语学习必须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学习方法。属于此类型的获奖作品还包括全国二等奖作品《解读英语中的有意歧义现象》、三等奖作品《6分钟走进万圣节》《玛雅未解之谜》《英语演讲中的修辞问句》《英语写作 梯子帮忙》,这些选题均与教材相关,凝聚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知识。针对学生普遍遇到的难点设计的微课,能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受众性广。然而此类选题较大,教学设计以经验介绍为主,不易获得一等奖。

在参赛作品中,大学英语教学环节一般包括:导入、讲授、现场演示、作业讲解。多数参赛选手选择讲授环节设计微课作品,其次是导入环节,例如三等奖作品The Battle Against AIDS—— Lead-in,The Olympic Spirit;现场演示环节则适合旅游英语、机场英语、餐桌礼仪等利用现场布置加深学生印象的选题,如全国优秀奖作品《特殊用途英语口语实践课堂——机舱服务用语》;而作业讲解环节则相对较少。以上选题,题目均不宜大。决赛评委点评一等奖作品Festivals and Chinese culture(《节日与中国文化》)时说:“讲解内容较多,有点到为止的感觉,不够深入。”[6]笔者赞成此观点,该作品只是介绍了3个重要的中国节日,如果改为《中国三大重要节日与文化》,那么会更具有针对性。有决赛评委点评全国二等奖作品How to Practice Spoken English时说:“选题较大,聚焦不足,教学设计以经验介绍为主,缺乏合理的教学流程”[7]。同样指向选题范围过大带来的问题。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发现,选取教学知识点为内容设计的微课短小精悍,更加科学、严谨,与教材内容相关,更容易获得评委的好评;选取教学核心问题为内容的微课,往往是教材内容的延伸,涉及面较大,受众面较广,在视频技术相同的基础上,教学效果不如前者。选取导入和现场演示环节设计的微课作品特色鲜明,吸引力强,但从比赛的角度看,要斩获大奖则不太容易。

(二)微课内容设计

参赛作品要求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为目标,针对教学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内容或问题进行设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任务/活动类、解题类、答疑类,各类型可融合设计[5]。可见,在微课取名和内容设计时,应该强调题目小、内容精,视频具有视觉效果;作品应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新颖有趣。获奖作品的选题统计如下表:

获奖作品选题统计表

如上表所示,“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的54件获奖作品中,专业英语课获奖23件,公共英语课获奖31件。所有获奖微课作品中,写作选题居榜首,其次是关于文化、演讲的选题,还有就是词汇、文章导入、口语、修辞以及拓展课程知识点方面的选题,如英美文化、翻译、商务英语。在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听、说、读、写、译)中,写、说属于语言输出,是教学难点,也得到微课比赛评委的青睐。专业英语课的获奖作品中,文化选题稍多,但是内容分布较为均匀,涉及语音、文化、商务、笔译、口译、写作、文学、语言学等。

在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获奖作品中,以教授类为主,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学术价值。

案例分析1:Writing Arguments(一等奖)是大学英语基础课中的思辨式英文写作课,此微课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将写作与思辨结合,二是讲解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和对话的方式。首先通过多个案例让学生明白何为argument,给出定义,然后说明argument 的两个要素——thesis和 premise,最后将语言、内容和思辨融合,对作文进行解析。该微课的写作内容不是常见的语言表达技巧,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性,深度有保证。

案例分析2:《过程类说明文写作技巧—微英课堂之蔚县剪纸》(一等奖)是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该微课的特色之一是将枯燥晦涩的英语说明文写作与璀璨夺目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特色之二是从序数词、过渡词、复合句、组合法这4个层面,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英语过程类说明文中行文方法和写作技巧。语言与文化总是密切相关,在外语教学中融合文化是一种有效、有趣的教学方式。以剪纸作为说明文写作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外语教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外语教学的认识。教学设计上,先讲解词汇使用、句子表达,再到文章的组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3:《“君子”的英译》(一等奖)是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的翻译课,本课程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微课以小见大,讲解“君子”一词的翻译,引经据典介绍“君子”的中国文化内涵,让学生理解“君子”一词并不能笼统翻译成英文的“绅士(gentleman)”,引人深思具有浓厚中国文化底蕴的词汇在不同情境之下的翻译选择。

优秀的微课要求内容精炼,设计合理,教学组织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教师语言方面,讲究规范,讲解清晰、富于感染力。反观评价较低作品,在内容设计上一般有以下缺点:(1)选题大、内容简单;(2)内容安排不合理,视频和音频的播放时间长,教学效果差;(3)教师讲解不清晰,学生不易理解;(4)内容枯燥无趣。以河北师范大学和伊犁师范学院的两位参赛者为例,前者选题为“实用口语技巧——如何描述人的外貌”,后者的题目是Describing people(三等奖)。两个作品的内容相似,时间长度相似。前者在技术上除了使用ppt+录屏工具,还进行了户外拍摄,看似生动,教学内容却比较简单,学生能获取的知识较少。后者使用更多图片,介绍了更多的细节,信息量大,内容设计合理,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表达技巧。

二、大学英语微课制作

一等奖获奖作品中有一半作品属于专业拍摄,画面清晰稳定,语音语调听起来舒服,整体感觉大气,类似于电视节目;专业拍摄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搭建专业录像室,购买专业的摄像设备,耗时耗财。即使学校提供设备,但要求专业人士跟拍多次录制,仍然消耗不少人力物力。一等奖作品中使用咯沙丘(Camtasia Studio)+ppt组合的录制方式占50%,两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然而缺乏详细说明两个工具组合使用的微课视频制作的步骤。当非参赛教师看到获奖作品时,仅知道使用的工具名称和网上的碎片式介绍,不知如何动手制作,只能是望洋兴叹。而用ppt+录屏软件完成的作品,内容以语言技巧为主,是最容易掌握的录制方法。对于教师而言,练好英语基本功、组织好教学内容和做好ppt 是主要职责,其余辅助工具最好是向专业人士求助。如果将大量时间花在不熟悉的工具操作上,将与微课教学的理念相悖。许多教师认为自己能使用ppt,但是却忽略了下载新版本和使用其丰富的动画功能。下面以使用ppt的一等奖作品为例探讨ppt的制作途径与方法技巧。

案例分析1:Writing Arguments 的时长8分24秒,使用黑色为背景色,白色字体,静态图片(有些是无立体感的jpg格式图片)。幻灯片的切换和图、字的出现很简单,无特别动画效果。但是在案例讲解时,老师通过一人饰两个角色对话的方式,讲解生动,深入浅出,设计效果颇受好评。

案例分析2:《君子的翻译》时长6分42秒,视频制作非常简单,使用了14张ppt、一张背景图、一首背景乐,但每张ppt包含多个图片和动画,使声音和动画相得益彰。该ppt课件没有层次复杂的跳转,操作简单明了,教师的语速适当、声音动听,总体效果称得上是赏心悦目。

案例分析3:《英语故事要素 》时长6分55秒,作品使用的图片较丰富,字体大、且具动漫效果,采用仿真人物讲解,每张ppt的动画不仅多,而且多样化,使用手引导ppt内容,5个手指和1个手掌的设计具有创意,非常吸引学生的兴趣。整体布局合理,让观众觉得轻松、有趣。

案例分析4: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color words? 的时长9分53秒,容量大,包括What are color words? How to translate them? 两个知识点,使用的背景图多、ppt张数多,利用颜色和图框等来凸显层次,幻灯片的切换使用多种效果,如推进、擦除、分割、揭开等,图、字的出现效果富含变化,如收缩、缩放、闪烁等。PPT微课件组织层次分明,通过PPT软件本身快捷菜单或鼠标方便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

以上一等奖作品均结合ppt完成课件的设计、制作和拍摄。比较而言案,例1的技术含量最低,主要凭选题难度、讲解思路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取胜;案例2的选题小、时长短,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凭借精湛的内容、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出类拔萃;案例3的时长也短,它的获胜砝码是讲解思路清晰,具有趣味性,案教学效果好;案例4则条理清晰、内容详尽、动画效果强。可见,对于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即使是以网络视频为载体的微课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语言基本功的要求仍然排在首位,同时也对ppt等播放教学内容的技术工具掌握有了更高的要求。未获奖作品在录播方面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而忽视了微课的教学功能;视频拍摄和制作有技术缺陷导致画面或声音不清晰,因录播环境损害视频的整体效果,这都是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

[1]程岚.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79-81.

[2]王志慧.试论大学英语微课内容选择范围[J].才智.2015(14):33.

[3]赵吟.大学英语微课内容选择范围的研究.英语广场.2015(1):113-114.

[4]王大慧.Camtasia Studio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2014(6):31-33.

[5]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办公室.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章程[EB/OL].(2014-10-25)[2015-09-20].http://weike.cflo.com.cn/news/html/2014-10-25/201410251419591.htm.

[6]高等教育出版社.作品展示[EB/OL].(2014-12-11)[2015-09-20].http://weike.cflo.com.cn/play.asp?vodid=170564&e=1.

[7]高等教育出版社.作品展示[EB/OL].(2014-11-10)[2015-09-20].http://weike.cflo.com.cn/play.asp?vodid=169451&e=1.

[责任编辑韦杨波]

微课的录播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方式:教室拍摄(含ppt)、演播室拍摄(含ppt)、演播室拍摄(无ppt,使用板书)、ppt+录屏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pad录屏工具、prezi、可汗式的电子板书等。其中,ppt+录屏软件的录播方式最常见。

A Study of the Design and Making of College English Mini-Course Based on Case Analysis

ZHOU Zhi-l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approach of case analysis to study mini-courses on the Website of the 1stChines Foreign Mini-Course Competition from title choice,content design and mini-course making.It first distinguishes these course videos among knowledge points,teaching procedure and core issues,then concludes the features of awarded videos and lastly provides pertin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mini-course,design and make,cas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21(2016)01-0125-04

[作者简介]周志莲(1982-),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ZJW37024)。

收稿日期2015-12-25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案例分析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科技劳动视角下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探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利用数据流进行电控故障诊断的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