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的语境、要素和发展路径*

2016-06-20 08:23秦殿启盐城工学院图书馆江苏盐城224051
图书馆 2016年6期
关键词: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

秦殿启(盐城工学院图书馆 江苏盐城 224051)



智慧图书馆的语境、要素和发展路径*

秦殿启
(盐城工学院图书馆 江苏盐城 224051)

〔摘 要〕文章提出智慧图书馆语境和智慧图书馆哲学两个概念,借以分析智慧图书馆的3种语境,探索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内容要素和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实现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从理念变为现实的关键。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智慧服务 智慧图书馆语境 智慧图书馆哲学

〔引用本文格式〕秦殿启.智慧图书馆的语境、要素和发展路径[J].图书馆,2016(6):35-38, 91

1 引言

理念形态是特定语境的产物,图书馆的理念形态是和一定的信息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智慧图书馆作为一种理念形态是泛在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大数据的产物,是“互联网+”的产物,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产物。媒介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生态的发展、信息空间的发展、信息服务的发展等融入到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进步中,智慧图书馆循序渐进地成了图书馆自身螺旋式发展进步的产物。作为人类社会文化装置的图书馆,服务是其核心要素,而服务模式最能代表图书馆理念形态的类型特征和发展水平。因此,从语境学视角分析智慧图书馆的理念形态,可以更好地阐释智慧图书馆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发展智慧图书馆;从哲学视角探索智慧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建构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内容及发展思路。研究发现,二者的视角不同,但主旨是统一的,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和根本特征,实现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从理念变为现实的关键。

2 智慧图书馆的语境分析

智慧图书馆语境(Smart Library Context)是指智慧图书馆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言语环境和条件,包括语言语境、社会语境和科技语境,这3者共同奠定了智慧图书馆的语境学基础,构成了智慧图书馆语境。智慧图书馆语境为智慧服务提供了语言条件、社会条件和科技条件。

2.1语言语境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智慧的产物。“智慧”和“图书馆”是2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语词,二者的结合带来了一个解决图书馆现存危机的新思路。智慧图书馆这个术语是随着“服务第一,读者至上”逐步发展成为图书馆的核心理念,也是图书馆人与读者积极互动的智慧结晶。国内外现有文献主要使用Smart Library, Intelligent Library, Wisdom Library等3种智慧图书馆的英文表达。笔者倾向使用“Smart Library”,因为“Smart” 含有Clever, Intelligent, Fashionable等含义,尽管和汉语“智慧”有些区别,但符合泛在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敏捷、快速、时尚、变革的要求,具有语境恰切的优势,也是目前多数研究者采用的翻译用语。在图书馆界,智慧与服务相结合是图书馆精神对卓越的不懈追求,是现代图书馆人的重要理念。Webb.T.D等在1992年提出“智慧图书馆:整合的沟通渠道和信息资源”[1];2003年,亚马逊网上书店推出“智慧图书馆”营销服务模式[2];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FRID(射频识别)技术的实践,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应运而生,智慧图书馆不断向实践层面演进,智慧服务逐渐成为智慧图书馆的关键词和核心要素。目前,图书馆界对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服务的理解还处在模糊状态[3],因此,深入研究智慧图书馆内涵,特别是针对不同语言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情报服务,融合到相应的语言背景、文本、信息时空中,从而实现智慧服务,这方面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从语言语境而言,智慧图书馆是读者需求与图书馆自身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图书馆服务空间不断延伸的产物,读者的愿望和需求是智慧图书馆产生的外在推动力,图书馆创新发展和服务变革是智慧图书馆产生的内在动力。

2.2社会语境

图书馆是社会的一个组织,也是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的产物。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转型期的传统图书馆面临的生存危机。2009年初,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整合物联网,实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智慧管理。智慧图书馆为这种状态下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知识搜索环境,通过对智慧图书馆与城市的结合,实现社区内的知识共享[4]。这种知识共享正是智慧图书馆向服务智慧化发展的前提,是借助物联网等智能感知技术,为社会提供智慧化服务新型服务理念,以云计算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工具,实现知识、读者与图书馆服务的高度互联和互动。可见,智慧图书馆的出现是图书馆为适应泛在信息社会需要对自身功能图式的设计和建构。社会语境和图书馆自身的性质,和社会历史形态、国家政治体制、民族传统文化、地理经济产业等关系密切,并通过创设智慧服务的条件,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智慧服务。目前,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校园、智慧城市、智慧国家相融合,已经成为顶层设计的社会文化理念和信息文化发展战略。

2.3科技语境

科技历来和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动力。智慧图书馆发生在泛在信息社会形成过程中,是在信息泛在、技术泛在、服务泛在环境下形成的,以智慧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图书馆新形态。这种新形态集中体现于科技在图书馆的运用,就服务智慧化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学建构已经付诸使用,M.Buscema等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的运用实现自适应交互来推进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5],智慧图书馆的本质是图书馆的技术智能化重构以及图书馆的虚拟化和主客体混同化[6]。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教授在第六届全球数字图书馆国际会议中指出,当今,数字图书馆技术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其一是从数据库向数据库海洋转变,其二是从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转变[7]。智慧服务是建立在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图书馆人的智慧在服务中的智慧化运用。

3 智慧图书馆的要素

智慧图书馆的要素是揭示和建构智慧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内容。以下主要利用文献法,分别从智慧图书馆哲学、智慧图书馆概念、智慧图书馆体系、智慧图书馆特征、智慧图书馆实践和智慧图书馆价值6个方面进行阐释。

3.1智慧图书馆哲学

智慧图书馆哲学(Smart Library Philosophy)是对智慧图书馆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具体包括概念、要素、特征、实践和价值,是从现象到本质来探究智慧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的基本观念和看法。智慧图书馆哲学为智慧服务提供了系统解释。哲学(Philosophy)在词源上有“爱智慧”之意,其核心是“求真知”。智慧图书馆以智慧服务为核心元素,以智慧服务为服务宗旨,以智慧服务为服务理念,以智慧服务为服务内容,以智慧服务为本质特征,充分表达了智慧图书馆哲学的本义。作为不断发展的图书馆哲学,应包括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各种形式[8],以最少的花费让最大多数人得到最想要的知识,是图书馆进步的不懈追求,也是所有读者的热切期望。

3.2智慧图书馆概念

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是泛在信息社会图书馆智慧化的综合体,即图书馆在硬件、资源、管理、服务、馆员和用户6个方面实现智慧化,其主旨是实现智慧服务。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图书馆的服务定位是图书馆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图书馆的理念和发展水平。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定位是智慧服务,这是智慧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服务是图书馆的立足之本,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既是图书馆的进步,也是读者的进步。当读者的需求超越了信息、知识,穿越了媒介,上升到哲学层面时,对智慧的渴求渐趋显现。智慧图书馆就是以智慧服务为核心要素的新型图书馆理念模式。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是智慧图书馆哲学的首要问题,也是智慧图书馆研究的基础。没有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3.3智慧图书馆体系

智慧图书馆体系是由建构智慧图书馆最基本的要素内容构成。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人秉承“智慧”加“服务”的宗旨而憧憬的新型图书馆理念形态,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产生的根本动力和目标。智慧服务是基于图书馆员智慧的知识服务,是基于对信息资源深度挖掘及用户需求分析的专家服务,是有内容、有价值、个性化的高层次服务[9]。智慧图书馆的要素是描述和建构智慧图书馆的基础和条件,伊安·约翰逊指出,除了智慧图书馆员,没人能创造出智慧图书馆[10]。智慧馆员是智慧服务的开创人和实施者,是智慧图书馆的发动机。智慧图书馆的要素主要有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智能化硬件、智慧服务管理系统、智慧馆员和智慧用户等6个方面(见图1),其中,智慧服务是这些要素的中枢,是智慧图书馆的关键所在。

图1 智慧图书馆体系

3.4智慧图书馆特征

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并将智慧服务融入图书馆的有形馆藏,通过智慧化管理设施和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智慧化管理,智慧馆员与智慧读者互动发展,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因此,智慧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智慧与服务的完美融合,智慧化服务的核心是人,所以,智慧服务是专业化的智慧馆员和智慧化读者的完美结合,是智慧馆员与信息空间的完美结合,是智慧读者与服务空间的完美结合。智慧馆员借助智能管理工具,熟练驾驭各类信息资源,便捷、省力、即时地满足不同读者最真切的知识需求。智慧服务既需要智慧图书馆的系统支持,更需要高水平的智慧馆员队伍。因此,从哲学层面上理解,智慧图书馆是一个具有不断创新,能够满足人们各种信息需要以达到幸福无烦恼的图书馆[1]。

3.5智慧图书馆实践

图书馆哲学的创新性在于推动图书馆自然人思想的解放,不断引导图书馆实践的革命和变化[12]。智慧图书馆的实践是智慧图书馆哲学的来源,是智慧图书馆从理念向实体呈现的必然途径,而智慧服务就是其实践的最终结果。目前,智慧图书馆的实践模式主要有3种。其一,将物联网核心技术融入图书馆网络化服务,以一种平台、空间或工具的形态而泛在,通过提供各种搜索、发现、存储、传播、组织以及再创造的服务,使自己与人类社会的知识创造体系融为一体[13]。其二,将智能手机、RFID、无线网络等技术融入图书馆实践。其三,采用双码制等资源定位模式开展智慧化服务。智慧图书馆的建构应积极融入智慧校园和智慧城市的整体规划之中,并积极考虑区域联盟和资源共享,为实现智慧服务创造有利的信息生态环境。

3.6智慧图书馆价值

智慧图书馆作为泛在信息社会图书馆的新形态,图书馆自身的变革以及社会的需求为智慧图书馆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动力,智慧图书馆的现实意义或价值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图书馆的转型发展。中国科学院已有多个研究所图书馆的物理建筑被关闭,这并非读者不需要图书馆,而是需要适应泛在信息社会的更加便捷和实效的智慧服务。第二,有利于读者的知识需求。智慧图书馆的高效互联互通,目的就在于为用户获取知识提供最大便利。第三,有利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构建。智慧图书馆在管理上自觉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现代技术与人文特色的融合,服务以用户为中心,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和时间局限[14]。这样的服务有利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构建,表达了馆员与读者爱智慧、求真知的图书馆哲学的本质特征。

4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路径

智慧图书馆目前正处在智能化阶段,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实现智慧服务,建成智慧图书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从智能化向智慧化发展,从技术化向人性化转变,从概念化向实质性升华,是其必然之路。

4.1从智能化向智慧化发展

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将是一个从技术支持走向理想实现的过程,并随着泛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智能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的雏形,前者以技术为主导,物联网和FRID技术尤显重要,通过智能技术的研发来实现智能服务的目标。目前许多所谓的智慧图书馆的实践模式主要处于智能化阶段,向智慧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从智能技术到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所需,在这一过程中,智慧馆员的培育至关重要。智慧馆员应较参考馆员和学科馆员拥有更多智慧,更强能力和更高素质[15],其培训内容除了包括智慧图书馆系列要素的系统学习外,特别要从阅读素养、信息素养、情报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自我修炼,这是开展智慧服务的必然要求。

4.2从技术化向人性化转变

智慧图书馆研究目前集中在对技术因素的依赖和关注。北大图书馆正通过整合移动、物联网、体感、虚拟现实、语义检索、数字挖掘和人文数字等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来建构智慧图书馆。以读者和用户为导向,方便并满足不同个体的知识需求,是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读者检索所需信息,不仅能获取原始文献,还能获取智慧馆员提供的相关问题文献综述或报告。通过无线网络和移动图书馆,将用户的智能终端和智慧图书馆用户智能分析技术进行互通互联,适时开展智慧服务,在充分尊重读者权益的前提下实施个性化服务。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智慧性和智慧化服务的内涵,用户智慧化改进不仅可促进技术的人性化,而且让智慧服务也变得更加人性化。

4.3从概念化向实质性升华

目前,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化大于实质性,主要根于对技术的过分强调,使智慧图书馆研究的本质内容不同程度地遭到遮蔽,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智慧’缺失[16]。这种‘智慧’缺失尤其表现在对智慧馆员、智慧读者、智慧服务的关注度不够。智慧图书馆关键在于效能的发挥,即在于智慧作用的显现,推动智慧图书馆以效能服务为重点策略,关键在于不断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整合集群优势,逐步在社会形成行业优势[17]。要积极借助智能设备和技术,积极培养高层次的专业馆员队伍,尤其是学科馆员队伍,并向智慧馆员转变,智慧化地开展适应不同读者和用户需求的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是一个重要课题。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从哲学的视阈进行审视和阐释;就具体实践和实施而言,需要统筹考虑。如何将智慧图书馆和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紧密衔接,这需要深入研究。

5 结语

智慧图书馆的3种语境为智慧服务提供了语言条件、社会条件和科技条件,从而促进了智慧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智慧图书馆哲学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要素、特征、价值以及实践模式等基本内容,并论证了智慧服务作为智慧图书馆核心要素的理由。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应从智能化向智慧化发展,从技术化向人性化转变,从概念化向实质性升华,最终实现智慧服务。提供智慧服务关键在于智慧馆员和智慧读者实现积极互动,只有发挥专业馆员的智慧,并通过智能业务管理平台和信息素养培训的有效交互,方可高效并广泛地培养高素质的读者[18],这是智慧服务从理想变为现实的必然之路和长久之策,也是智慧图书馆从理念变为现实的关键所在。

(来稿时间:2016年1月)

参考文献:

1. Webb.T. D,Jensen.E. A. Smart Libraries: Integrating Communications Channels and Information Sources[R]. Washington, D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1992

2. Taylor,Chris. Smart Library[J].Time,2003, 162(20):68

3.刘煦赞.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5):32-36

4. Ken, Wheaton, Art. Murray. Why smart cities need smart libraries: Stories from the Alaskan frontier[J].KM World,2012,21(4):16

5. M.Buscema, S.Terz, G.Maurelli,M. Capriotti. The Smart Library Architecture of an Orientation Portal[J]. Quality & Quantity,2006, 40(6):911-933

6.吴吉玲.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5(2):43-45

7. Yun-he Pan.Important developments for the digital library: Data Ocean and Smart Library[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 2010, 11(11):835-836

8. J.H.谢拉.图书馆哲学[J].卿家康,詹新文, 译.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7(4):49-53

9.田梅.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 2014(19):64-67, 46

10.伊安·约翰逊,陈旭炎.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图书馆杂志,2013(1):4-7

11.刘宝瑞,马院利.基于智慧理念的智慧图书馆空间样貌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1):26-29

12.王学文.高校图书馆视阈内之图书馆哲学芹献[J].图书馆学研究,2014(5):2-7, 94

13.谢蓉,刘炜.SoLoMo与智慧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 30(3):5-10, 79

14.赵晓芳.智慧图书馆的服务途径实现与构建[J].图书与情报,2012(6):46-48

15.侯明艳.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高校馆员的角色转变[J].现代情报, 2015, 35(5):165-167

16.李燕波.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中的“不智慧”[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 23(1):63-68

17.郎玉林.智慧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2015(4)77-79, 84

18.王彩虹.依托智慧图书馆探索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策略[J].情报资料工作,2014(2):109-112

The Context,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Smart Library

Qin Dianqi
( Library of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Abstrac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wo concepts, smart library context and smart library philosophy. By Analyzing 3 kinds context of smart library, author explores the basic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smart librar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smart service is the core factor of smart library, to realize smart service is the key to smart library from the concept into reality.

〔Keyw ords 〕Smart library Smart service Smart library context Smart library philosophy

〔分类号〕G250.7 ;G258.6

* 本文系·学术论坛·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泛在信息社会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编号:D/2015/01/13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秦殿启(1969-),男,盐城工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编著图书2部,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情报学。

猜你喜欢
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基于服务角度的智慧景区建设思考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技术智慧元素探讨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智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