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视阈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2016-06-24 19:19马慧敏
考试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院校互联网+

马慧敏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在社会中影响最明显的群体之一是青年群体,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的影响是直接且深远的,因此,互联网的普及对以培养青年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有不可忽视的、有利有弊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如何在顺应时代的发展下,从本质上了解“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变化,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创新管理机制,使学生管理工作成效最大化,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不知不觉已经来临。“互联网+”,指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相当于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在传统教育行业领域下,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前沿阵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正在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行为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在现今高职院校当中,绝大部分学生是“95后”,“95后”与我们一般认为的“90后”有一定区别,相对于“90后”而言,“95后”更活跃,思想更开放,更加紧跟社会潮流,因而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高。因此,笔者认为,在教育领域当中,“互联网+”对高校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深远的。

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政治辅导员,与学生有直接的接触,曾参与到2015级新生的心理测评工作中。在面谈阶段,笔者遇过一个约谈了好几次都没有赴约的学生,给该生打电话也不愿意透露关于自身或者家庭的任何信息,后来笔者通过QQ与该生沟通,了解学生不愿意面谈的原因,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得到其信任的情况下,成功约谈该生并与该生建立了较为友好的沟通关系。此外,笔者发现,当今高职学生更倾向于在新媒体平台上利用图片、文字等表达自己当时的情感,通过解读学生发表的图片、文字,能快速有效地了解学生当时的情绪及遇到的困难、困扰,在面对面的沟通中,由于学生性格、自尊心等原因,教育者未必能够正确了解学生的真正情绪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当今高职学生,除了上述“95后”的特质之外,更表现在较有个性、自尊心较强、喜欢利用新媒体等介质与长辈、老师进行互动及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管理方向转变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首先要从教育者本身出发。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的管理工作是贯穿整个校园的各个领域的,并且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互联网+”视域的影响。而当今高职院校的教育者,有“85后”、“90后”的新进工作者,也有“60后”的老教授,不管是哪一个年龄段,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教育者都必须就“互联网+”进行学习和了解,勇于接受社会上的新兴事物,利用新媒体进行分享,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教育的趋势,更新信息,让新媒体成为提升自我、加强与学生沟通的平台,为己所用。

此外,由于互联网现在已经基本覆盖各个领域,消息的增多、传播速度与真伪的辨别却不是成正比共同发展,由于现在每天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发布的消息数不胜数,对于消息还不能立即鉴别其真伪,因此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育者,还必须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网络发布消息的真伪进行辨别,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转播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及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主流文化内化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

其次,在“互联网+”视域下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还必须:第一,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学生管理队伍的信息化发展。在“互联网+”视域下,对高职学生的管理不能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不能继续运行单向化的控制管理,作为管理高职学生的核心力量,必须培养管理队伍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学生管理、沟通等工作,将其“为我所用”。第二,丰富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学生信息化管理时,管理者必须掌握可控、可信的网络阵地,结合运用法律手段,以管建结合模式加强网络管理,让主流思想舆论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在此基础上,应成立院校两级信息安全及应急管理小组,建立完善的管理处罚机制,制定相关规章管理制度,以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

由此可见,“互联网+”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可谓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利”在于:第一,在“互联网+”视域下,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新媒体的出现与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与学生交流的更广阔、更直接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与学生互动,并且这种互动是没有等级限制的,利用平台,学生有机会自由选择与学校中的任一管理者进行沟通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言论,淡化传统控制管理中的“等级隔阂”。第二,管理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获得学生的信任,传播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第三,在“互联网+”视域下,管理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建设大学生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管理;在教学方面,则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新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慕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管理理念,丰富教学、管理模式。

除此之外,“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弊则在于:第一,在“互联网+”影响下,学生能通过互联网搜索各种各样的信息,而网络上的信息有好有坏,在言论自由的今天,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虽然能够对消息进行自主思考分析,但在一定程度上,思想还是相对单纯,容易被网络上的极端言论误导,有碍于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中的传播;第二,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文字与图片,虽然大部分能直接反映学生当时的心理状况,但图片和文字毕竟是静态的存在,没有语言的修饰,这些动态存在的画面只能让管理者大概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如何,不能100%断定学生形成此种情绪的原因及经历;第三,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更多的在网络上进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较以前相比有所减少,这使得学生容易封闭自己,不愿对管理者诉说心底话,甚至怯于与管理者面对面交流,从而对高效管理者深入了解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于传统教育而言,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如何在“互联网+”视域这把双刃剑下,平衡利弊,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创新管理机制,是一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面临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天平.开创网络时代大学生管理新路径[N].陕西日报,2015-3-28.

[2]樊莉丽.利用互联网进行学生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院校互联网+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