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6-06-25 09:22邵红伟顾爱群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江苏泰州225300
中外医疗 2016年14期
关键词:微创治疗关节镜

邵红伟,顾爱群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江苏泰州 225300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邵红伟,顾爱群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以关节镜下辅助微创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对照组为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塌陷高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关节镜下辅助微创治疗临床疗效较好,更快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关节镜;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上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骨折疾病,其作为膝关节创伤骨折,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可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1]。该次研究中对传统治疗方法与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5例和15例,年龄范围在17~42岁,平均年龄为(28.9±3.2)岁,根据Schatzker标准对患者进行划分,其中I型8例、II型10例、III型8例、IV型4例、V型4例、VI型6例;观察组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7例和13,年龄范围在15~45岁,平均年龄为(29.6±2.8)岁,根据Schatzker标准对患者进行划分,其中I型9例、II型9例、III型6例、IV型5例、V型5例、VI型6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临床调查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均有知情权并愿意接受分组安排。

1.2方法

观察组:取仰卧位,对患者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进行手术治疗。于常规关节镜入路,检查塌陷部位与半月板的损伤情况,先于关节镜下清扫关节内的积血、血肿与骨碎屑,并对损伤的半月板进行修复,以复位钳对劈裂骨折处进行复位。在塌陷关节面下约2 cm处作胫骨骨皮质开窗,行人工填塞植骨,并在关节镜下辅助下对患者进行骨折部位的解剖复位处理。根据Schatzker分型,其中对于I、II型患者,复位后予以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对于III、IV、V、VI型患者,部分行关节镜下髁间隆突撕脱骨折复位套扎固定+内外侧骨折钢板或后内侧小切口螺钉结合外侧钢板固定复位良好后进行膝关节内外翻试验,并使用锁定钢板复位固定[2]。

对照组:采用胫骨近端前外侧或后内侧倒“L”型或纵型切口,半月板下打开关节囊,掀起半月板前缘显露胫骨关节面骨折处,直视下复位骨折,临时克氏针固定,术中C臂X线机确认骨折复位满意后根据骨折类型选择螺钉或钢板固定,冲洗关节腔,必要时延长切口一期处理侧副韧带及半月板损伤。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塌陷高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情况[3]。

1.4疗效判定指标

该次疗效判定指标参照Rasmussen标准,其中以评分在85分以上者视为优;评分在70~84分者评分为良;评分在60~69分者视为中;评分在59分以下者视为差。治疗优良率%=优率%+良率%。

1.5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比较

2.2两组患者的塌陷高度评分比较

笔者对患者手术结束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塌陷高度评分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组手术结束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塌陷高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在手术结束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塌陷高度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的在手术结束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塌陷高度评分对比(±s)

组别 手术结束即刻评分 末次随访时评分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0.93±0.30 1.27±0.28 7.221 <0.05 1.05±0.20 1.35±0.31 5.921 <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40),主要为创伤性关节炎患者2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9/ 40),其中膝关节内翻畸形4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关节僵硬2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疾病,因生理结构的特殊性,许多患者在骨折的同时还伴有半月板的损伤、韧带损伤等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同时在后期还可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造成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手术切开复位与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术均是临床上的常用手术治疗方案[5]。许多患者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往往存在一定的疑问,究竟选择哪种方案才能获得较好的预后,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康复。为了帮助众多的患者解答疑问,笔者进行该次调查研究,为患者后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相应的参考。

由该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优良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仅为7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调查结果与相关研究学者报道一致。但因该次调查的样本容量较小,因此许多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存在一定的怀疑,在后期笔者将继续完善该次调查,并将调查样本容量不断的扩大,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该次调查结果提示观察组所应用的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其创口较小,在治疗后可保持膝关节的平整性,进而更好的促进软骨融合,不对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产生不良影响。关节镜操作系统可直视创伤关节面,三维动态观察创面,修正不明的关节软骨,使骨折结合处更加平整,减少术后关节炎发生[6-7];关节镜可利用其工作通道进行关节内操作,视情况下缩小机体切口,减少了因手术造成的创伤性反应,从而降低了关节腔内感染的几率,且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通过适当的康复治疗,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关节功能。黄承夸研究表明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有效率为97.2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该次研究结果相仿[8]。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刘锴.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行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手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8):124-125.

[2]王平.关节镜下逆行击顶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8):2387-2390.

[3]贾全忠,勾成果,李自超,等.双切口微创下LISS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3):446-448.

[4]徐昕,云雄,邓迎生,等.双侧钢板加植骨治疗老年C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3):2742-2744.

[5]李捷,潘磊,黄必留,等.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疗效[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18(2):120-124.

[6]李科伦.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种微创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4,21(2):188-190.

[7]江摩,汤善华,郑燕科,等.关节镜与C臂X线机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累及后外侧的胫骨平台塌陷骨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0):50-52.

[8]黄承夸,韦文,陆文忠,等.36例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13):2533-2534.

Study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Assisted by Arthroscope for Lateral and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SHAO Hong-wei,GU Ai-qu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Taizhou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Taizhou,Jiangsu Province,225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assisted by arthroscope for lateral and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ateral and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assisted by arthroscope,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treatment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obvious by comparison,(90%vs 70%),P<0.05,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and final follow-up collapse height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assisted by arthroscope is good,which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Arthroscope;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Lateral and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5(b)-0098-02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4.098

[作者简介]邵红伟(1982.7-),男,江苏泰州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伤临床医疗工作。

收稿日期:(2016-02-20)

猜你喜欢
微创治疗关节镜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 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下清理174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的微创治疗应用探讨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