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在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分析

2016-06-25 09:22何蓉崇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四川成都611200
中外医疗 2016年14期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何蓉崇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四川成都 611200



成分输血在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分析

何蓉
崇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四川成都611200

[摘要]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在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将异体全血输入对照组患者体内,观察组输入异体成分血。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755.48±187.56)mL、术中总输血量(824.57±225.69)mL、术后PT(10.25±0.95)s以及术后APTT(40.12±1.36)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分输血针对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效果显著。[关键词]成分输血;急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手术的进行,各地用血仍以10%~20%增长,骨盆手术平均出血量高达2 500 mL[1]。成分输血是将血液的各种成分通过分离和提纯输入到机体内的一种方法,其优势在于可以一血多用,并节约血液资源,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少。为了有效地对急性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并降低血液使用量,该院随机选取了在该院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80例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以此观察成分输血在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有患者24 h内失血量均在1 500 mL以上,出现血压在10.66/6.66kPa以下,血红蛋白在60 g/l以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实验经过患者和(或)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22,平均年龄为(44.35±2.45)岁。消化性溃疡出血共1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导致破裂出血10例,产后大出血8例,外伤7例,其他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8,平均年龄为(46.21±1.34)岁。消化性溃疡出血共11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导致破裂出血9例,产后大出血7例,外伤6例,其他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等,P>0.05,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之后进行气管插管。在术中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5%时,将异体红悬2~4 U输入体内。对照组:若全身总血量的40%在术中流失,将异体全血输入患者体内,共21560(1050±220)mL。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正常的情况下,输入异体成分血,取白细胞红悬95(3.95±1.65)U,浓缩血小板120 (8.04±3.35)U,冷沉淀68(2.45±1.45)U,冰冻血浆1055 (448.25±265.35)mL。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PT、术后APTT、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总输血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术中总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PT、术后APTT采用t检验(±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总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PT、术后APTT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s)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s)

组别PT(s)APTT(s) 出血量(mL) 输血量(mL)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P 15.78±1.38 10.25±0.95 20.88 0.01 46.75±3.88 40.12±1.36 10.20 0.01 1059.28±329.35 755.48±187.56 5.07 0.01 1068.57±229.56 824.57±225.69 4.79 0.01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倘若患者的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正常,患者尿量达到1 mL,即使血红蛋白急剧下降,也不必急于输血[2]。但在大出血后,血液被急性稀释的情况下,失血的危险会由于红细胞比容的下降而增加,特别是在凝血因子减少时,血红蛋白不可低于80 g·L-1,否则重要脏器的供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3]。所以大量输血,是在手术中急性大出血的情况下,挽救生命的唯一方法[4]。

成分输血是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优点为: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便于保存和运输。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输血类型[5]。输全血有时可能既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又会引起某些不良反应,而对血液也是一种浪费。例如患血小板减少的或粒细胞减少症,输全血很难达到提高血小板及白细胞数量的目的。如大量输血,又会因血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心脏的负担。所经,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成分输血,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在输血时,仔细检查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成分输血。此外,需要设置凝血功能监测,为成分输血做好准备[6],成分输血是将全血中各种有效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并精制成高纯度、高浓度的制品[7]。

胡世华等[8]研究分析了成分输血对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效果,其结果研究发现,经过成分输血疗法,患者ICU住院时间低,为(5.9±4.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5±7.6)d,其认为,成分输血可以改善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减少ICU住院时间,提高休克的纠正成功率,这与该次临床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该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术中总输血量(824.57±225.69)mL、术中出血量(755.48±187.56)mL及术后PT(10.25±0.95)s、术后APTT(40.12±1.36)s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针对出血性休克或急性大出血患者,成分输血能够使患者体内的血液成分及时得到补充,血容量得以维持,微循环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李铁华.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5):25-27.

[2]鲁岚.手术患者30例成分输血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12):2141-2142.

[3]刘永生.肝素联合成分输血对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4):5985-5987.

[4]孙丽娟.成分输血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178-179.

[5]褚秀清.成分输血抢救孕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10):80-81.

[6]周春浪,袁茜茜,韦小芬,等.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成分输血的疗效及策略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0):3106-3108.

[7]王亮,陈贝贝,崔洁.儿童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术中成分输血与术后预后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8):790-794.

[8]胡世华,蒋文新,杨艳霞,等.等比例成分输血在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1):68-70.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in Acute Massive Hemorrhage and Hemorrhagic Shock in Operation

HE Rong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Chongzhou People's Hospital,Chengdu,Sichuan Province,611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in acute massive hemorrhage and hemorrhagic shock in operation. 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hemorrhage and hemorrhagic shock in operation from May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ansfused into homologous whole blood,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ansfused into homologous blood component,and the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total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postoperative PT and postoperative APT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755.48±187.56)mL,(824.57±225.69)mL,(10.25±0.95)s and(40.12±1.36)s,which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blood componen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hemorrhage and hemorrhagic shock is obvious.

[Key words]Blood component;Acute massive hemorrhage;Hemorrhagic shock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5(b)-0100-02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4.100

[作者简介]何蓉(1971.10-),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副高,研究方向:成分输血在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分析(输血科)。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失血性休克
高渗氯化钠复合右旋糖酐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孕产妇生产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
手术室护士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观察
输卵管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