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2016-06-25 09:22姜冰玉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730020
中外医疗 2016年14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临床应用

姜冰玉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 730020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在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姜冰玉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联合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4 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7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和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等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7%)相对于对照组(74.4%)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有所减少(P<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联合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临床应用;安全性

功能性胃肠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病因相对比较复杂,和肠道感染、胃肠动力障碍、环境、心理以及遗传等因素都有一定联系[1]。一般该种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反复,临床检查过程中不会发现器质病变,因此治疗难度较大。临床很多学者研究表明[2-3],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往往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2]。为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文对比分析了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7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分别单独采用药物治疗以及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对象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39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患者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44.7±3.2)岁;病程平均(2.3±1.3)年。干预组中男24例,女15例;患者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44.3±3.1)岁;患者病程平均(2.2±1.6)年。该试验均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且试验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给予20 mg埃索美拉唑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口服,2次/d;给予5 mg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3)口服,3 次/d;给予1包蒙脱石散剂(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冲服,3次/d;给予2粒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3598)口服,3次/d;给予2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87)口服,3次/d。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并且和患者一起协商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时间,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及行为干预,督促患者按时接受心理咨询。其次,护士应该全面了解患者的资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看待疾病,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1.3评价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等情况。分数越低,说明症状越轻。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半年没有复发;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但是治疗后仍然有患者复发;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恶化。

1.4统计方法

计数数据用(%)表示,用Χ2进行检验;计量数据用(±s)表示,进行t检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护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7%)相对于对照组(74.4%)显著升高(P=0.012<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有所减少(P=0.001<0.05),而干预组患者减少幅度更大(P=0.001<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s),分]

项目 干预组(39)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39)治疗前 治疗后SAS SDS 66.5±20.2 66.6±14.2 17.4±6.7 19.8±3.4 65.4±19.6 65.4±14.1 43.1±9.5 41.9±12.2

3 讨论

功能性胃肠病的病因机制相对比较复杂,和诸多因素有关,近年来很多学者表明心理因素也是引发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情绪不是很稳定,常常会表现出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很可能会增加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对消化道黏膜功能有所影响,进而导致患者发病[3-4]。因此临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过程中,不仅应该采用基本的药物治疗,也非常有必要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能者增强心理干预,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药物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埃索美拉唑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蒙脱石散剂、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等,通过药物治疗能促进胃肠动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该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7%)相对于对照组(74.4%)显著升高(P=0.012<0.05)。

相关学者研究显示:40%~90%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状态,显著高于普通胃肠道疾病患者。部分患者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食管返流三种患者进行心理测评,结果显示:三种疾病患者虽然抑郁、焦虑状况无差异,但是均健康人群相对严重。通过心理护理能及时了解患者患者心理波动

情况,加强患者心理辅导,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害怕等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消除患者内心的心理障碍。临床上,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联合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发挥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优势,达到优势互补,提高临床治愈率。该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治疗后两项评分均有所减少(P=0.001<0.05),而干预组患者减少幅度更大(P=0.001<0.05)。

综上所述,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联合采用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且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淑芳,刘维忠.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2015,8(7C):157-159.

[2]王英俊.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215-216.

[3]胡晓敏,施骅,刘树林.莫沙比利联合黛力新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 (12):58-60.

[4]方蕾,夏泳.埃索美拉坐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反流性食管炎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079-3080.

[5]王霞,陈玉龙.氟艰_吨美利曲辛一心身疾病临床研究协作组等.氟呢蜜吨美利曲辛对抑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7):446-450.

[6]胡晓敏,施骅,刘树林.莫沙比利联合黛力新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 (12):58-60.

[7]王淑芳,刘维忠.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2015,8(7C):157-158.

[8]袁海鹏,王晓虹,李哓沛,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食物过敏与十二指肠肥大细胞相关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6):371-374.

Research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Safety of Ment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JIANG Bing-yu
Department of Emergency,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e,Lanzhou,Gansu Province,73002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ment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Methods 7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ngle drug therapy,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ntal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obvious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9.7%vs 74.4%),P<0.05,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big,P>0.05,and the two scores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nt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is good,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Drug therapy;Mental intervention;Clinical application;Safety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5(b)-0159-03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4.159

[作者简介]姜冰玉(1976.11-),女,甘肃定西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老年病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18)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临床应用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