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言论

2016-07-01 12:34
关键词:陌生化名师浙江

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与作品的距离

学生面对艺术作品原本没有距离,比如读《叶限》或者《灰姑娘》,就像面对自己的内心,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那么为什么还要教学呢?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与作品的距离,认识到小说还有许多飞地,要跳一跳才能到那里,甚至跳一跳都到不了。因此,教师得设定新的阅读情境,用一些有价值的新知识新方法,提一些有意义的值得思考的真问题,让学生在他们原有的经验之外有一些思考。

(胡勤《尝试小说母题教学和活动支架设计》,第13~14页)

写作教学应为学生创设看似陌生其实熟悉的情境

我们身边其实有太多的写作素材,可我们的学生总是苦闷于“没有什么可写”。其实,是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过于熟悉,以至于冷漠了。如何唤醒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如何激发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如何引领他们在看似无拘无束的状态下积极写作……基于“陌生化”原则的情境创设或许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积极创设一些学生看似陌生其实熟悉的情境,引领他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地思考、讨论和写作,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感就会消除一些,他们的写作过程也不会显得如此跌跌撞撞和艰辛。

(郭桂红《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陌生化”处理》,第21~24页》

饱含着浙江地域特色和个性力量的语文是一种温馨的存在方式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在浙江语文名师的口头笔尖,语文的语是优雅而独到的语言,是敏锐而多面的语感,是对学生语重心长的叮咛和关爱;文既是精巧得当的思绪和表达,也是对自然规律的体察和借用,亦是对社会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语文浙江学派的名师们始终秉持着心中有信仰、眼中有方向、脚下有底线的理念,点燃我们对这最熟悉却最容易轻慢的语文的衷心热爱。在这里,饱含着浙江地域特色和个性力量的语文不再只是书本中的一门学科,而是融合了时空要素和文明线索的一种极其温馨的存在方式。

(蔡伟《再论语文浙江学派的特征》,第32~35页》

语文学习力研究从案例开始

“100个语文学习成功学生的案例中一定可以分析出语文学习力的结构要素”,正像我们看不到电流,却能从发光的电灯得知电流的存在一样,语文学习力虽是一种内蕴的能量,不能直接观测,却可以从语文学习成功的学生身上看到它的闪光。

(羊刚《语文学习力研究从案例开始》,第36~41页》

猜你喜欢
陌生化名师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