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泰语学习兴趣的研究

2016-07-04 06:46马艳
亚太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兴趣策略

马艳

摘 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使得中国与泰国的经贸关系及文化往来日益密切,社会各界对于泰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进一步促进中泰交流,培养精通泰语的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据此,笔者通过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泰语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学习兴趣的缺乏是制约学生学好泰语的重要因素。本着提高泰语教学效益的目的,本文着重对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泰语学习兴趣进行了研究,以期有效解决学生泰语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提高泰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高专;泰语学习;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63-02

兴趣是一切学习行为的先导,没有兴趣作为基础,学习便会缺乏动力,也就难以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泰语学习而言,由于学生的语言文化基础本就薄弱,加之缺乏泰语学习的良好环境,要想使学生学好泰语,则更需要发挥兴趣的作用,以促使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保持泰语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高职高专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泰语学习的兴趣,以使学生真正喜欢泰语,爱学泰语。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泰语学习现状,明确其泰语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推动高職高专泰语教学的发展。

一、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泰语学习现状分析

1.泰语基础薄弱,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泰语学习与英语学习不同,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学习环境,很多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英语,对英语多少有些了解,会一些简单的单词,而对泰语的学习几乎是零基础,需要从头开始学。有的学生虽然在进入高职院校前接触过简单的泰语学习,但并未进行过系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者仅是从泰语影片、歌曲等方面学到了一些抽象的发音,语法、词汇知识严重不足,这都使得学生的泰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

2.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学习自信心

高职高专院校的许多学生学习泰语并非出于对其具有浓厚的兴趣,而是为了以后就业的需要或是其他原因,这就使得学生学习泰语的主动性丧失,加之泰语作为东南亚小语种,学的人并不多,其应用环境较窄,更使学生对泰语的日常应用减少,对该语言的应用价值产生怀疑,进而进一步削弱了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受已有语言文化习惯的影响,学生在泰语字母及语音、语调的学习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就加大了学习难度,致使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自信心不足。

3.学习氛围不浓,热情不高

受制于教学方式的局限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高职高专学生的泰语学习氛围不浓,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堂被动听课,课后完全不学习,更缺少与师生之间的泰语交流。此外,一些学生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学习态度,得过且过,连课堂基本的教学内容都不能完成,致使泰语学习愈来愈差,形成恶性循环。这些都使得学生之间难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的热情难以提升,进而影响学习成效。

4.学习方法不恰当,常常事倍功半

对于泰语学习而言,具有丰富的词汇量是学好泰语的基础。而高职高专学生由于缺乏高效的学习方法,往往依靠死记硬背记单词,致使学了就忘,学了不会用的现象常常发生,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同时,词汇量的不足也影响到泰语听说读写其他方面能力的训练,这就使得学生泰语学习的效率低下。

二、高职高专学生泰语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

高职高专学生泰语学习兴趣的缺失常常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前者主要指学生自身,后者则包括教师行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

1.主观原因

其一,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许多高职高专学生选择泰语学习是出于以后就职的考虑,其本人并不喜欢学泰语,只是顺势而为;一些学生学习泰语是因为自己觉得泰语与众不同,可以突显个性,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则难以坚持下去;还有一些学生是出于家长的安排,等等;其二,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有些学生虽然努力学习泰语,却进步不明显,致使其越学越气馁,逐渐丧失学习自信心,进而泰语学习兴趣愈来愈弱,甚至出现畏学情绪;其三,心理学研究指出,人脑所获取的某一领域的知识越多,则在该领域学习起来越容易。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初高中时期很难接触到泰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底子薄弱,对泰语学习需从零开始,学起来相对较难,加之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很难提高学习效率,久而久之,泰语学习兴趣也将逐渐降低甚至缺失。

2.客观原因

第一,授课教师没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热爱该课程的有利因素之一。在高职高专的泰语教学中,一些教师仅从职业角度出发,以完成授课任务为宗旨,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致使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还有一些教师只会简单的说教,一板一眼地分析教学内容,缺乏幽默风趣的语言,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些都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热情,兴趣低下。

第二,课堂教学方式落后,难以提起学生兴趣。大部分高职高专的泰语教学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遵循“词汇-语法-对话-课文-课后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媒介依旧以教材、粉笔和黑板为主,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理念陈旧,一些教师偶尔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也仅是围绕课文进行一定的拓展,难以实现大幅度创新,而组织课堂活动更是少之又少,难以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泰语学习兴趣的提升。

第三,目前高职高专选用的泰语学习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脱离。在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泰语的语言和文化环境都发生着快速变化,而学生难以在现行教材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现代泰国文化和生活信息,而泰语教师往往出于为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而教学,不能从学生需要出发编写教案,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新内容,这必然难以提高学生的泰语学习兴趣。

三、培养高职高专学生泰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1.恰当使用教材,诱发学生兴趣

泰语教学离不开教材的使用,在泰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以诱发学生的泰语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长难句时,教师简单地对句子进行翻译、分析语法特点,很难使学生体会到泰语表达的魅力,此时,教师可试着让学生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体会二者的差异,领略两种语言文化的不同,让学生认识到母语文化对于外语学习所产生的思维上的影响,使学生感到惊讶与新奇,从而渴求获得对泰国文化更多的了解,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热情,激发学习情趣。

2.精心设计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提起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状态。例如,在教学有关泰国饮食文化的课文时,教师可在课前安排学生先了解泰国独特的饮食文化,在新课开始之时组织学生开展一场简短的有关泰国饮食文化知识的题目抢答竞赛。这种新颖的活动性导入定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通过诗歌朗诵、歌曲演唱、剧本对话表演、词语接龙、多媒体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新课导入,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

3.合理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图片展示能有效激发人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生动,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在泰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图片对学生形成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例如,在教学“漂水灯”的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水灯的图片,并将其与中国的孔明灯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了解二者的异同,使学生因好奇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教学“泰国”一课的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呈现泰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及景点图片,如玉佛寺、大王宫、芭堤雅海滩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

4.巧妙借用语言,助长学生兴趣

泰语自有其精妙之处,教师要善于利用具有趣味性且生动活泼的语言来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妙趣横生的课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泰国谚语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中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言,而在泰国亦有“结交凤凰一样的朋友就像凤凰,结交像乌鸦一样的朋友就像乌鸦”之语,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多挑选这样的谚语引发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关联,拉近学生与泰语文化的距离。又如,教师可选用一些简洁明了、朗朗动听的泰国诗歌在课堂上诵读,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借用泰语歌曲,使学生在吟唱中引发情感的共鸣,体会歌词的含义,提升学习兴趣。

5.利用影视作品,提高学生兴趣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画面、语言及故事情节对社会生活的呈现以及对人们情感的表达。泰国影片是对泰国社会文化的呈现,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不仅能更深切地感受泰国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及语言特色,还能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影视作品,既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有效方法,还能丰富教材内容,提升教学效益。为使学生对泰国历史及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教师可给学生播放影片《暹罗王朝》,使学生通过对中世纪泰国王朝的兴衰了解,获得相关的历史及文化知识,在欣赏与感慨之余提高学习泰语的热情。

此外,影视作品往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亲切的语言环境,对于一些简单、易于模仿的片段,教师可据此要求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模仿作品中人物的语言、语调、感情、动作等,使之真切感受泰语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打破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增加学生使用泰语的机会,调动其口语交流的积极性。

四、结语

著名德国教育人士弟斯多惠曾言,教学之艺术不在于本领的传授,而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与鼓舞。因此,高职高专泰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真切理解学生的需求,明白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泰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泰语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泰语教学的质量。此外,作为一门语言文化课程,泰语的学习也需要学生不断积累泰国语言文化知识和词汇量,不断努力练习口语表达,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学习,特别是通过阅读原文书籍、报刊、杂志,以及观看原声影片、节目等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更好地提升学习质量与效率。

(作者单位:云南司法警官職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龙雪城.第二外语泰语教学方法探索[J].法制与经济,2013(01).

[2]李欣莲.论原声泰语影视作品在泰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2).

[3]罗凤懿.巧设课堂活动 增强泰语精读课教学实效——以广西外国语学院应用泰国语专业为例[J].科技信息,2012(12).

[4]邹由.论泰国电影在高校泰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

[5]赵绍平.文化导入在泰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杂志,2015(06).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兴趣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