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2016-07-05 09:23朱靓
学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审美以人为本小学美术

朱靓

摘 要:美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味,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小学美术教学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拓展,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发挥美术的美育作用。本文将具体分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进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美术;以人为本;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116

如今,美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美术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能力。在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育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应用技能和在综合素养,同时也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小学生可以通过美术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还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素质教育为小学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学需要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引导小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每个小学生发展的空间,确保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不断发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科学编排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评价、美术作品赏析等四个方面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编排教学内容,体现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美术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和学情编排教学内容,使美术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拓展,从而真正体现美术教学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鼓励小学生独特的见解,其实小学生画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参与了、收获了,才是最关键的。小学美术教学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为了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和观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小学生画熊猫时,在新课引入时我会设计一段启发的话:“同学们,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有趣的熊猫,他们长得十分可爱,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入熊猫的世界,教大家如何正确地画熊猫。”这样的开场会激起小学生的好奇,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同时,为了让小学生学会简单的构图知识和色彩搭配,我会让小组合作画出熊猫的轮廓,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熊猫身上的黑白花纹以及周围的竹子等景物,使整幅画活灵活现。

二、巧妙运用教学手段,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手段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小学生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趣味教学法有利于缓解课堂中枯燥的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视听能力,促进教学内容清晰化和简单化。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情况,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巧妙运用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中鼓励小学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校园里有很多树叶,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是非常有趣的,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体验到生活带来的快乐,还能够增强美术课堂的活力。当发现小学生制作的作品较为出色时,我会在全班进行展示,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激励班级中的小学生积极探索,共同进步。同时,我为小学生创设了学习园地,并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书或者画报等刊物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三、有效提高教学评价,实施多元的课堂评价方案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评价在整个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时候,美术教师一句鼓励的话可能对小学生影响深远,美术教师要规范评价标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实施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案。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需要教师、家长的共同培养,无论在校园里还是在家里,我们都要积极为小学生创设学习美术的氛围,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意识,使他们能够从心理上喜欢美术。美术课堂评价方式具有互补性的特点,美术教师要避免教学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使课堂教学具有公平性和普遍性。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差异化评价方式,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唤醒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小学美术教学还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达到灵活多变、运用自如的效果,并且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四、增加美术作品赏析,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小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欣赏水平,我在课堂中会适当增加美术作品欣赏环节,在课前上网查找多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或者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成果,通过多媒体大屏幕给学生播放优秀的美术作品,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小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欣赏的时候,我会鼓励小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从而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知识运用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美术主要以线条的感受和情趣为主,所以我设计了《绘画游戏》《我们身边的线条》等多种作品赏析活动;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美术主要以线条的基本技巧和画法为主,所以我设计了《画中的线条》《植物线条写生》等作品赏析活动;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美术主要以表现线条的艺术美为主,所以我设计了《精细的线条》《画人像》等作品赏析。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小学美术教师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唤起小学生的美术欲望,激发小学生绘画的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课堂评价方式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美术教师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充分肯定小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加强对个性的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丽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J].成功:教育版,2010(3).

[2] 陆璐.以素质教育为背景开展小学美术教学[J].高考:综合版,2014(1).

[ 责任编辑 张亚欣 ]

猜你喜欢
审美以人为本小学美术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