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企业的资金管理

2016-07-08 09:18黎小清
2016年22期
关键词:林业企业资金管理监管

黎小清



浅谈林业企业的资金管理

黎小清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林业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林权制度的进一步巩固,是我国的林业制度的进步,随之也引来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我国林业企业的资金管理主要存在资金短缺和使用低效的情况,在林业企业内部调整,资金不能得到高效的使用。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如同血脉一样,掌控者一个企业的命脉,资金能够高效利用,提高资金的流动率,优化内部资产管理结构,使林业企业在发展中占据有利优势,才能够促进企业持续性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企业;资金管理;监管;高效使用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林业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林权制度的进一步巩固,是我国的林业制度的进步,随之也引来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我国林业企业的资金管理主要存在资金短缺和使用低效的情况,在林业企业内部调整,资金不能得到高效的使用。资金短缺是由于金融环境多变,市场进一步优化体现出来的外部问题,多数呈现为融资过程中困难;资金使用不善是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反映基本性质的问题,两个主要问题限制了林业企业的高效快速发展。我国林业所面对的是多元化,开放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对林业的资源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由于我国林业资源相对不足,供需难以取得相对的平衡,不断产生矛盾,供需关系趋于复杂化。在原有的林业企业资金管理体制下存在众多缺陷,对波动的市场变化难以进行合适的调节,要企业突破现有体制,完善内部资金管理体现出了很大的重要性。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如同血脉一样,掌控者一个企业的命脉,资金能够高效利用,提高资金的流动率,优化内部资产管理结构,使林业企业在发展中占据有利优势,才能够促进企业持续性的发展。[1]

一、林业企业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环境不足,贷款难度大

在林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合理从外部获取资金,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能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良好使用,保障林业企业的发展[2]。现存的林业企业制度不完善,内部管理粗放,林产品的销售由于存在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变现能力降低,国家对林业政策的调整影响,经济影响巨大,原料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不断上涨,持续对林业生产经营造成困境。林业企业由于自身不可变因素生产周期长,投资主体多为国家,融资困难,风险较大,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经营渠道相对单一,致使较多的林业企业在资金方面短缺比较突出。在林业企业中较多选择通过银行渠道获取贷款,促进其企业的发展。但是林业企业在国家信贷总量所占的额度仍然不足,比重在逐步下降,贷款年限的限制,财政贴息问题等极大限制了我国林业发展。加之金融机构主动性不高,质押物等易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破坏,存在质押物损失风险较大,财产评估不准确,金融机构常为了避规风险,难以进行资金投放。

(二)担保能力弱,抵押难以进行

目前,我国大部分是中小企业规模的林业企业,企业在信息的获取上存在相对的难易,也对企业的担保能力造成不同程度上的担保能力不足。对于这些林业企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一般需要贷款担保或者财政质押,贷款程序相对严格,手续繁琐,机制不灵活,其他信誉高的企业也会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担保难以形成,政府提供的担保资金较少,难以对大部分企业起到良好作用。作为抵押中,银行一般多为接受土地使用权,房产等不动产,但森林资源难以估算,一般不在抵押物之中,导致存在现实问题。在政府层面上,林业企业资产抵押管理办法并未出台,配套机制和政策建立具有滞后性,对林业企业资金流转造成一定的限制。

(三)监管能力低下,统一管理缺失

资金使用上缺乏有效的监督,企业内部的监督者掌握信息过少,难做到有效的监督,在监督体制上仍有决策层的限制。资金相对分散,使用率低,使资金脱离了控制,降低企业内的资金的流转。企业监管力度不足,资金大多存在浪费,资金使用安排情况不合理,某些收益性的项目缺乏启动资金,资源造成浪费,缺乏一定的计划性,资金使用存在漏洞。

二、林业企业的问题应对方式

(一)内部资金制度转型

从内部创建的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转型,成立专门为本林业企业服务的财务公司,进行对企业专业资金管理,成立独立公司体制,具有法人代表,成为法人机关,具有法律上的意义,进行相对独立的经营活动。因此,具有独立行使能力的财务公司能够对母公司进行代理,进行委托贷款,委托投资等行为,对林业企业内部的成员作为融资顾问,能够推进林业内部资金格局的优化。独立的财务公司能够独立对资金进行运用,具有较高的信誉,从国外成功的财务公司实践案例来看,以资金集中处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够体现出自己优势,更好的进行投资和融资等活动,财务公司也可以吸收外来资金,与财政支持相互支持。财务公司制,帮助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3]。

(二)建立预算审批制度

建立林业项目的资金管理预算制度,对资金投入特别大林业建设项目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保障林业各个项目的资金能够应用。制定一套公平、公正项目分配标准,增强其计划性,以制度化来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从制度方面保障预算合理性,保障每一款资金能够运用到最需要,最有收益性质的项目中去,可以根据项目的所属的林区规模,项目工程量等因素进行考虑,最优化的结构,进行预算审批审查制度。

(三)加大监督力度,培育监督能力

利用项目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促进资金的正常高效运转,对本单位内部每一个项目资金流转状况进行检查,及时了解资金的运作情况,对所提供的每一份材料进行分析和核实,能够准确把握项目资金的流转,保障资金能够有效,高效的使用。实施不定期不通告的审计,促使资金合规运用,监督配套资金是否能够足额到位,监察项目资金在使用中的违规行为,并予以有效的批评,让项目负责人采取措施促进资金的运作,使林业重点项目能够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戴戎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措施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J].2015年22期

[2]冯立明.林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内控管理机制创新策略.企业改革与管理[J].2014年20期

[3]靳霄涵.浅析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J].2014年36期

作者简介:黎小清(1989-),女,汉族,管理学学士,广西大学,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林业企业资金管理监管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究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