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2016-07-13 07:31许文珍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许文珍

(铜陵市立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许文珍

(铜陵市立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后,对照组术后感染4例,感染率为7.27%,⽽观察组术后感染2例,感染率为3.6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切口愈合率及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临床研究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感染;临床效果

手术室感染不仅会影响到病患的康复进程,也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否,严重者可以影响患者的生命危险,最终会破坏良好的医患关系[1]。加强对手术室感染的防范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通过加强对患者身体、环境及手术室人员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2]。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手术室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干预手术室感染,经临床对比发现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外科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55例,观察组男26例,女29例,年龄18-60岁,平均(34.50±4.62)岁,其中甲状腺手术8例,阑尾炎手术12例,肠道手术11例,胆道手术14例,胃部手术5例,腹部手术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18至58岁,平均(33.70±4.58)岁,其中甲状腺手术7例,阑尾炎手术14例,肠道手术8例,胆道手术12例,胃部手术7例,腹部手术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手术类型及病理特征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手术,排除急诊及腹腔镜手术,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加上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实施由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

1.2.1术前阶段:对于拟手术患者,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有特异性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同时对于病患要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一个战胜疾病的信念,让患者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3],积极的心态一定程度可降低手术感染率。

1.2.2术中阶段: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首先就要做好静脉通道处的消毒,防止静脉通道相关感染;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敷料、医疗器械等物品必须严格保证无菌,手术物品的干燥与清洁可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繁殖。手术室中相关无菌容器打开后应及时标明开启时间并盖好,减少暴露时间,倾倒溶液注意规范操作。手术过程要求手术室门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及手术室人员数量,术中监测术者低温,防止体温异常,异常时需对症处理。

1.2.3术后阶段:术后污染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原则进行垃圾分类包装及密闭输送,保持手术室相对无菌环境。术后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对于保持引流患者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并对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及时详细记录,定期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等。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行列表卡方检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5人,其中观察组发生手术室感染2例,感染率为3.63%,对照组为4例,感染率为7.27%,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感染率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高危感染场所之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手术质量及整体的医疗效果,防治手术室感染的重要性不容忽视[4]。既往的研究表明,手术室感染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手术室环境因素。手术室的环境主要包括手术室清洁度,手术室空气的质量,手术室的整体布局等,手术室的有菌区域与无菌区域的交叉感染是引起手术室感染的重要因素[5]。(2)医疗器械因素。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并进行规范的消毒灭菌[6]。避免器械带给患者的感染几率,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器械使用及保存不当,也会增加手术室感染。(3)患者自身原因。患者自身处于疾病状态下,年龄或大或小,本身免疫力就会低下,易使附着的细菌繁殖,形成感染,患者本身对疾病及手术的恐惧,术后对于切口愈合的过度紧张及自行解开敷料均可增加感染的可能性。(4)医护人员因素。医护人员未严格执行洗手制度及无菌操作,均会造成病原菌医患之间的传播,同时医护人员的手术配合熟练程度及巡回护士器械准备程度均会影响到手术时间,切口暴露时间愈长,病患受到手术室病原菌感染可能性愈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进步,开展优质护理是以病患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的需要,也是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和关爱体贴之心的需要,也是手术室护理理念转变提高的需要。手术室优质护理是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为其提供全面化、专业化、全程化的服务,首先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让患者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护理[7],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配合手术治疗及整个医疗过程;其次,更加专业化的手术室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手术室环境感染可能性,更加专业化知识及技能水平的提高可有效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及提高医护配合程度,提高治疗效果。积极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规范有效的操作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进而减少脏器的暴露时间,最终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更加专业术后护理操作会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而我院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后可明显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从而保证手术成功率及切口愈合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及信任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季雪莲,马慧丽,冀会萍.手术室感染的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276-3277,3280.

[2]董春玲,张雅丽.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及效果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8):36-39.

[3]白晓霞,敬洁.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2,27(16):51-53.

[4]李文红,李丽娜,刘真.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27-128.

[5]徐莉莉,许多.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13-16.

[6]王雪晖,龚茹洁,钱蒨健.生理盐水致手术器械锈蚀反应的观察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606-608.

[7]刘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2,27(9):1-2,26.

(责任编辑:夏万夫)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2X(2016)02-0038-02

收稿日期:2016-02-27

作者简介:许文珍(1976-),女,安徽枞阳人,铜陵市立医院主管护师,护士长。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