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命运呈示与精神内宇宙

2016-07-14 20:28王春林
北京文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下井栋梁小说

王春林

季栋梁这部中篇小说的标题,无疑来自《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这首旨在表现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情的诗作的起首句,即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所谓“行行重行行”,意即远行的人一直在往前走,离后面的送别者越来越远了。但就所写题材而言,季栋梁的这个中篇小说,却很显然与男女相思之情无关。那么,一个与男女之情无关的中篇小说,为什么要命名为“行行重行行”呢?我想,恐怕只能从男主人公八碗那一再遭遇的人生劫难角度来加以理解。借助于四个“行”字连用所造成的叠词效用,季栋梁或许是要传达苦难命运总是不断地降临到普通农民八碗身上的意思。就此而言,季栋梁的这篇小说完全可以被归入所谓的“底层叙事”潮流之中。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八碗的人生大约只能够用“糟糕透顶”来加以形容。八碗家住老埂坪,因为是外来户的缘故,一直在村里受人欺负凌辱。本来想着依靠多生几个孩子,改变自家在村里势单力薄的境遇,没想到婆娘只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就赶上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东躲西藏好不容易又偷着生了两个孩子,婆娘就被强制性地结扎了。四个孩子中,宝娥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不幸被突如其来的洪水给卷走了,结果只剩下了宝顺、宝凤、宝明三个。

应该说,以上种种仅只是作为小说的背景性因素而存在的,严格说来,八碗的人生劫难,是从大儿宝顺在煤矿的不幸身亡而开始的。或许正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句老话,大儿宝顺是一个特别懂事孝顺的孩子。宝顺还只有16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下井挖煤了。虽然因为矿难频发,这期间八碗曾经几次劝说宝顺不要再下井了,但宝顺却先是以还账、挣娶媳妇的钱为由,后又以为宝明筹措大学学费为由,坚持下井挖煤。未曾料到,眼看着离事先约定的时间仅仅剩下半年,宝顺却因为井下瓦斯爆炸而不幸身亡。好在宝顺没有白死,在好心工友的帮助下,八碗相当顺利地从煤矿老板那里拿到了20万元的赔偿款。想不到的一点是,拿到赔偿款的消息一走漏,八碗马上就变成了焦点人物。从村干部,到自家的亲戚,再到朋友邻居,要么找八碗借钱,要么诈称自己有办法让钱生钱。总之一个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笔钱,从老实到有些窝囊地步的八碗口袋里套走。小说前半段好大一块篇幅呈现的,就是八碗如何艰难应对那些八面来客的过程。好在八碗意志坚定,不为所动,宁可被迫离家出走去打工,也不愿意把宝顺用命换来的这20万元轻易委诸他人。

实际上,八碗内心里一直有着自己一番精明算计后的小九九。那就是,既然宝顺已经不幸去世,那最好能把宝顺尚未娶进门的改喜,以“续亲”的方式留给二儿宝明:“宝顺媳妇改喜比宝顺小六岁,正与宝明同岁,都属猪,合婚得很。宝顺没了,彩礼想全退肯定是退不回来的,就是能退一点,亲家也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多少,改喜的彩礼亲家已经给二儿娶了媳妇,最好的结果就是把亲续上。”没想到的是,打小就一直被娇惯的宝明,却根本就不买这个账。他不仅神不知鬼不觉地偷偷卖掉了煤矿下井的指标,而且还成天滥吃乱喝,和一帮街头的小混混厮混在一起。对于八碗费尽心机的“续亲”安排,宝明不屑一顾地表示坚决拒绝。一方面为了给那20万元找个靠实的去处,另一方面也为了迫使宝明最终就范,万般无奈的八碗只好央求多少有点交情的姚记者帮忙,以20万元作为首付,在城里买下了一套楼房。楼房倒是顺利到手了,但宝明却依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依然整日价浪荡在外,根本就不可能指望他去打工还房贷。怎么办呢?身体状况其实已经相当糟糕的八碗只好再度亲自出马,想方设法进入省城的建筑工地去打工。

去省城打工还贷也还罢了,没想到的是,因为制作假身份证的缘故,八碗再度陷入困境。这样一来,自然也就牵系出了他那位进城后被迫“走了那条路”的唯一的女儿宝凤。大概是就连作家季栋梁自己,面对着八碗所一再遭逢的苦难,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才会有关于宝凤这一形象的特别设定。曾经有人断定,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要么是圣母,要么是淫妇。从这个角度来看,宝凤这一形象,就是二者兼而有之。既是圣母,也是淫妇。也因此,季栋梁的这种设定多少显得有点耐人寻味。当八碗遭遇空前困境的时候,拯救者竟然是被迫“走了那条路”的女儿宝凤。其实,作家的如此一种设定,可能多少带有一点理想化的浪漫意味。一位卖身为生的青年女性,凭什么具有呼风唤雨般的能力?既然如此,那她早干什么去了?那八碗他们为什么还要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呢?这里,恐怕多多少少存在着一点情节设定不够合理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得很明白,作为具有突出“底层叙事”倾向的一部中篇小说,季栋梁的《行行重行行》所走的,依然是苦难书写的路径。作家的写作重心,也因此便不仅落脚到了八碗们的残酷命运展示上,而且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应该说,以上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在读完小说之后,我们却仍然有着不够满足的感觉。为什么会不满足?究其根本,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季栋梁将更多的笔触,仅仅停留在了人物外在残酷苦难命运的呈示与表现上,而没有能够如同鲁迅先生那样,将笔触深深地切入到人物的精神内宇宙之中,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痛苦来。比如,到最后,季栋梁写八碗因为自家的庄台子也即宅基地一事而遭到了恶人张豹的毒打,以至于三根肋骨都被打断了。关键的问题是,季栋梁尽管描写得如此惨烈,但八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却远远比不上闰土和祥林嫂们深刻。为什么会如此?根本处在于,文学写作说到底不是比拼谁写得更残酷,而是比拼对于人物内在精神世界、人物内在灵魂的揭示与挖掘深度。我以为,倘要说季栋梁们与鲁迅先生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可能就表现在这一个方面。一种真实的感觉,随手写在这里,不妥之处,还请季栋梁兄鉴谅。行文结束之际,唯愿以此与季栋梁兄共勉。

责任编辑 王秀云

猜你喜欢
下井栋梁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掌握本领做栋梁
粉笔
倾斜(小说)
栋梁其人
找井盖
小月亮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采煤机的下井与使用维护采煤机的下井与使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