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16-07-24 17:30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分会

导 读

人类基因组所有基因中只有大约75%转录为RNA,其中不到2%的基因与编码蛋白相关,其余转录本都是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非编码RNA曾一度被认为是“无意义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非编码RNA在基因调控、疾病防治和生物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按其长度的不同,非编码RNA可分为小RNA(small RNA,s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两类。sRNA包括小核RNA(snRNA)、 microRNA、引导RNA(gRNA)等,多为单链RNA,通过与目的基因进行碱基配对来调控基因表达,这其中尤以对microRNA的研究最为深入。lncRNAs的长度大于200bp,常常形成复杂的二级甚至三级结构,目前对其功能的了解还很有限。天然反义转录物(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NATs)是在自然情况下生物体内产生的内源性ncRNA,与正义靶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形成双链RNA(dsRNA)发挥功能。环状RNA(circular RNA)是一类新的非编码RNA,由线性RNA分子3’和5’闭合而成,不受RNA外切酶降解,稳定且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具有进化保守性。

本期专题将重点围绕ncRNAs展开。有科学家预言,ncRNA在生物发育的过程中,有着不亚于蛋白质的重要作用。发现更多的ncRNA并了解其生物功能,对揭示生命奥秘意义重大。

姓名:彭小忠(副主编)

彭小忠教授主要从事神经发育和疾病的分子机理研究。近年来初步揭示了数个蛋白编码基因、非编码RNA及其相互作用促进或抑制神经细胞的分化或参与神经肿瘤发生的分子机理。至今,彭教授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以通信或共同通信作者在J.Neuroscience,N.A.R.,J.B.C.,Proteomics,Glia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2007年彭小忠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并担任“发育与生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非编码RNA在神经和肌肉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研究及其体内示踪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0年获“协和学者”特聘教授称号。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基因与基因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应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副主编,《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基础医学与临床》等杂志编委并为J.C.B、Proteomics、Plos One、 BBA等国际杂志审稿人。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分会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分会风采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黑马会喜事不断上海、泉州地方分会,房地产行业分会成立
2014,中外散文诗学会上海分会谱写新章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和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