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音节两去声相连词轻重格式的实验分析

2016-07-25 02:15高文英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基本规律

高文英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山东 德州 253034)



汉语双音节两去声相连词轻重格式的实验分析

高文英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山东德州253034)

摘要:汉语双音节词语具有轻重格式。普通话测试中特别注重对词语及语流中轻重格式的评判。语音分析软件能对轻重格式的发音特性进行直观的语图成像。通过分析语图得出汉语双音节词两去声相连轻重格式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双音节两去声相连词语;轻重格式;发音语图;基本规律

一、关于词语格式

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对双音节词语轻重音格式评分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是宋欣桥先生的三分法,即:(1)中·重(2)重·最轻(3)重·次轻。

普通话词语中双音节词语占绝对优势,这些双音节词语绝大多数读为中·重格式。也有一少部分读为后轻的词语,而这些词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重·最轻(重·轻)也就是我们说的轻声,注音时不在轻读音节上标声调。这部分词可以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认定。另一类是重·次轻格式,一部分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轻读音节标注声调符号,但在轻读音节前加圆点。另一部分则是未做明确标注的,这类词语一般轻读,偶尔(间或)重读,读音不太稳定,被称为可轻读词语。

而就是最后这一类“一般轻读,偶尔(间或)重读”的词语给测试员和普通话学习者带来了困惑,怎么去判断哪些词是“可轻读词”呢?有些测试员还可以根据语感来判断被测试者的问题在哪儿,但对于学习者来说要搞清楚这些“可轻读词语”就不是容易的事了,如果没人指导,学习者自己是不会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对于轻重音的特征是这样理解的:

重音是词语的重读音节,一般不会产生变调。

中音是正常发声的音节,一般也不会产生变调。

次轻音比中音略轻,但与轻音相比,声调会有些变化,声、韵没有明显变化。这类词的轻重一般不太稳定。

最轻音,也就是轻声。轻声音节不仅音节变短、调域变窄,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轻声调值。

二、普通话测试的评判

普通话测试中特别注重对词语及语流中轻重格式的评判,宋欣桥先生在他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系列文章中也专门进行了论述,并根据他的测试理论和实践专门列出一个方便测试员和普通话学习人员使用的“普通话重次轻格式词语表”,我们测试员现在也多是依据他的分析作为评分。

在日常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发现了一些两去声相连的词在大纲中与日常生活的表述中有不一样的地方,使得普通话表达的语感有了很大的不同。随着实验语音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语言学界对汉语音节轻重格式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轻重格式中“轻音”的语音特征和它在语音学中的地位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性认识,但由于“轻”和“短”本身所具有的语义的模糊性,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定量的规定,而借助软件分析,则可以非常直观的再现学习者的发音,使模糊的描述可视化。

三、实验分析

我们实验分析的材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于芳朗读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指导用书《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的配套 VCD 光盘中表一、表二中的语料,共找出1512个两去声相连的非轻声词,52个两去声相连的两读词和43个两去声两连的必读轻声词,我们借助Parrt语音分析软件对这1607个两去声相连词的轻重格式发音特性进行直观的语图成像,然后通过分析语图对普通话双音节两去声相连词的轻重情况做一个较为全面而科学的探索。

(一)轻音的声学特征

1.基频(F0)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声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1]在这些频率中,有一个振幅最强、振动频率最低的,叫做基音的频率,简称基频,符号表示为F0。声调的音高主要决定于基频。

2.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在词语格式中的关系

林焘的语音实验证明:音节的轻重音分辨主要是由音高和音长两个因素构成的。音长在辨别轻重音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的时长越短,被听为轻音的比率越高。音高所起的作用比音长要小的多,而音强的作用则更小,即使轻声音节听起来轻短、模糊,但音强并不一定比正常重读音节小。

轻声是由于音节读音弱化,在实验声学中的表现是这样的:在音高方面,轻声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调值;在音长方面,轻声音节一般短于正常重读音节的长度,甚至有所缩短,而音强亦有所减弱,甚至还引起了音色的某些改变。

(二)语料分析

我们以两组词语为例,通过语图分析看一下轻声和次轻声在声学实验语图上的不同。

第一组:漂亮、纪律、教育,这三个词中第二个音节的韵母虽然不同,但i和ü的舌位相同,只是唇型的圆展不同。

Fig1:漂亮(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发音语图音高曲线的起点频率370赫,终点频率100赫,降幅明显,“漂”元音共峰F1、F2的变化体现出开口度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舌位逐渐后缩的过程。“亮”波形曲线包络面积远小于前字,反映了轻声的发音特色。

Fig2:纪律(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发音语图“纪”F1、F2频差较大,音高曲线起点频率330赫,终点频率160赫,降幅明显。“律”F1、F2频差较大,反映了后高圆唇元音“ü”的发音特征,音高曲线起点频率250赫,终点频率110赫,降幅较明显。

Fig3:教育(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发音语图音高曲线起点频率310赫,终点频率173.5赫,降幅明显,“教”F1、F2的变化体现出前高元音“i”到后低元音再到后高圆唇元音“o”,开口度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舌位逐渐后缩的过程,音高曲线起点频率200赫,终点频率11O赫,降幅没有“漂亮”明显。

在这三个词的语音分析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律”和“育”的时长明显比“亮”长,频率升降也比亮明显。因此,纪律和教育就是两个重?次轻格式词。

第二组:怪物、动物、项目,这三组词的第二个字都是wu音,因此更具可比性。

Fig4:怪物(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Fig5:动物(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Fig6:项目(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从这三个词的语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怪物”体现了明显的轻声发音特点。“动物”一词的第二音节波形曲线包络面积略小于前字,且它的F1、F2降幅明显。“项目”一词第二音节波形曲线包络面积远小于前字,但还是比“怪物”一词的包络面积大,且它的F1、F2也是有降幅体现的,因此这两个词也是重·次轻格式词。

通过对基频变化和时长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轻声词和重·次轻格式的语图特征,并以此为据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的两去声相连必读轻声词,两读词及重·次轻格式词进行了分析总结。

1.必读轻声词表里两去声两连的词:

爸爸地道动静对付弟弟舅舅告诉故事怪物护士客气力气厉害妹妹漂亮热闹太太特务位置笑话月亮谢谢这个自在刺猬废物干事厚道记号记性架势阔气月份叫唤利落木匠算计岁数唾沫秀气运气字号世故

这些词里“月份”和“字号”两个词于芳读的不是轻声格式。

Fig7:月份(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Fig8:字号(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2.重·次轻格式

(1)轻读音节标注声调符号,但在轻读音节前加圆点的词:

错误报复地下费用分量过去后面进去看见会计力量任务上面上去势力态度外面味道下去下面意见应付用处遇见愿意照顾座位报应抱怨当铺惦记勾当晦气忌讳近视卖弄碰见破绽魄力替换痛快太监透亮义气益处月季右面志气稚气去处住处阵势目的用处祸害

在方明和于芳的朗读中,只有抱怨、看见、晦气、意见、遇见、愿意、座位等词是读重·次轻格式,其他词都是读的轻声。

Fig9:遇见(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Fig10:座位(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2)可轻读词

爱护倍数便利布置侧面绰号次数次序待遇地步地位动物妒忌档次缝隙奉献富裕购置干部告诉顾虑怪物会晤贿赂货物厚度纪律将士刻度技术季度价目假日建筑较量教育进度进士近视救济剧目就是控制跨度矿物力度亮度密度放肆贸易魅力秘密面目蔑视猎物命运目的僻静破费认识气候气量气质器物恰当趣味劝慰若是设计丧气甚至士气世道事迹事故事务事物嗜好树木数目税利税务税率顺应顺序硕士束缚透彻素质速度算术卫士侍候物质误会戏弄系数细致羡慕项目孝敬孝顺效率效益效应信用信誉兴致性质序数样式兴趣厌恶药物业务义务艺术意气印象幼稚院士愿望运动用处战士债务账目证据政治制度质量秩序智慧壮士作物作用

Fig11:侧面(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Fig12:目的(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Fig13:孝顺(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这136个词是根据语料语图总结出来的,实际发音中应该还会多一些。我们在语图分析中发现,有些词我们凭语感应该是重·次轻格式,但看语图表现不论是F0的变化还是时长、音高甚至音强与次轻音节的特征都不相符,需再做进一步的论证。

另外“认识”一词的发音是轻声表现,这也是这组词里的特例。见图Fig14

Fig14:认识(a)基频(深线)强度(浅线)分析图;(b)发音语图

四、结论

语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事物,尤其是轻声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而且有很多轻声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所以通过实验分析的方法找出发音规律,更好地为普通话测试制定更合理的标准,也可以为更多学习普通话人提供更方便的学习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普通话语音中也越来越多的杂入了很多的方言,比如说“东北话”“港台腔”的渗入,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话词语性质发生了变化,像“首饰”“打算”等词在很多人的表达中已经改变了轻声的性质。因此通过这样的分析方法把学习人的声音进行分析,可以更直观地让发音人了解自己的发音缺陷,更快地提高普通话水平,还可以进一步分析语言中一些只凭听觉不好判定的语音现象,为语音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宋欣桥.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3).

[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5]蔡彦鹏.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系统的语图识别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收稿日期:2016-04-22

作者简介:高文英(1968-),女,山东德州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H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40(2016)03—0046—05

猜你喜欢
基本规律
聚焦典型现象掌握基本规律
聚焦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队列动作技能教学的基本规律
群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副语言在当今播音主持活动中的创作功能及其基本规律
时速350 km高速铁路隧道气动效应基本规律试验研究
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
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