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6-07-26 07:58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王宗贵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言教师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王宗贵

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新曹小学 陶亚萍



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王宗贵

【摘 要】

【关键词】

初中生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培养 方法策略

教学时,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文精神,让他们理解人文精神的意义。从而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目标,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将人文精神的内涵传递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从心灵上给予他们一个正面的指导和改变。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的来源是人文学科,它所集中的表现的是人类文明中的价值观以及其精神的体现。在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里,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广义来说,人文精神是一种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它所追求的是人在生活过程中的尊严与幸福;二是从狭义上来说,人文精神指的是个人的精神生活,即关心人自身。掌握内涵是最基本的,不明白要学什么就不可能学好,化用兵法讲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这些内容有所了解,明确内涵,然后再徐徐而图之,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对人文精神更进一步的了解,最终达到热爱,并全面了解的目的。

二、如何有效地给初中生传达人文精神

我们习惯将人文精神的培养统称为人文素养教育,要想有效的实现这种素养的教育和精神的建设,必须以优秀的文化作为基底。而这种优秀的文化基底是经受过历史的不断考验才积累形成的,而且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不断翻新。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要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文化和精神作为责任,让学生能更好的完善自身心灵、品格的成长。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经历,来简要论述如何有效的给传达人文精神,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人文情怀的丰碑。

(一)精读历史文本,剖析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历史人文情怀的书籍,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本,精确剖析其中的所具备的优秀的人文文化,结合适当的教学案例,来将这种文化和精神有效的传达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一定要细致,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自己讲解,一个人在上面慷慨激昂,底下的学生却是面无表情,呆若木鸡,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效果的,是被动的。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抛出问题、设置悬念、组织表演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调动学生兴趣,让课堂更加活泼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纳人文精神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初一语文上册中诵读欣赏这个课程时,在讲解孔子的《论语八则》时,我会首先和学生介绍论语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于论语有个基本的概念学习。在对每一则的语句进行讲解时,我会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更加生活化的和学生传达一个精神,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要意义。

(二)定期开设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活动

主题活动的开设,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整体的学习气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来设计一个主题的班会或者讨论会,并且让学生自己来组织这个活动,设计一些游戏的环节,来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和空间。

例如,我在教完初一语文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以后,我在班级还开展了一个以“不同民俗风情、文化交流”的班会。学生可以课后去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资料以及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来做成一个简单的演说节目,和学生们进行分享和交流。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将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成一个小型的快板表演,十分有趣生动,整个课堂的讨论气氛达到顶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当于乐队的指挥,要发挥自己指挥棒的作用,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什么时候该松弛舒缓,什么时候该紧张激烈,都要把握好。讨论环节,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发言,激起学生发言的欲望,而在出现言论激动,观点相悖,气氛过于激烈时,还要懂得调节氛围,放松学生的神经。

(三)灵活使用教学语言,传递人文精神

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对于人文精神的传递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灵活、生动的教学语言发挥出的教学效果往往比一个教学策略要达成的效果的还要显著。因为语言本来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我们知道单纯的精神素质教育,只通过一种乏味而单调的陈述是十分无味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灵活的使用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思维的灵动性。而且教师的日常语言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时常在言语中注入人文文化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另外,教师也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做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习的标榜,从而促进整个班级人文精神的建设。

【结 语】

人文精神博大精深,是人格塑造、自身修养上难能可贵的品格。然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从点滴做起,不急不躁,掌握以上人文教学的精髓和方法,用我们的心血浇之灌之,定能浇开人文精神这朵语文教学的奇葩。

【参考文献】

【1】李东明.关于初中生人文精神建设的探讨和发现【J】.教育周刊,2009

【2】陈进.浅析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学周刊,2011

如何上好一堂课

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新曹小学 陶亚萍

要上好一堂课,除了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外,还必须遵守上课的基本程度,明确上课的基本要求,掌握上课的基本技巧。

一、遵守上课的基本程度

众所周知,每上一堂课,总少不了开头、展开、结尾。故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譬。

上课,开头开得好,形式活泼,内容新颖,几句开场白,就可建立讲者与听者的同感,扣人心弦,使其感到讲课者可亲、可敬、可爱;还可以打开场面,切入正题;不仅能够先声夺人,造成听众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又能引人入胜,进入氛围,拉近授课者与听课者之间的距离,造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上课,开头开得好,还可起到交待背景,渲染气氛,说明缘由,点明主题,掀起高潮,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顿时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可见,精彩的开头,就象凤凰之冠那样小巧美丽,叫人一见倾心。

导入新课后,及时展开主题,这是一堂课的灵魂。传授知识在此,设疑、答疑在此,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此。巧妙的结尾,给听课者留下思索的余地,促使人们去思考、回味,在思索中升华思想,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良好效果。经验证明,精彩的结尾,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加深记忆,弥补听课遗漏;有利于强化后期教学效果,给人以遐想和启迪。

精彩的结尾,应当像“豹尾”那样挺拔显神,又如撞钟那样余音绕梁。

二、明确上课的基本要求

上好一堂课,基本要求是讲清楚、讲准确、讲深透、讲精炼、讲生动。

讲清楚,这是授课的最起码要求。是指每堂课讲授内容要像孤立的小山那样独立完整,重点问题要像山尖那样突出鲜明,层次要像黄瓜那样有条有理,连结要像一根线似的严密自然,发音要像播音员那样字正腔圆、清晰悦耳。

讲准确,就是要讲得正确,写的正确,演示得正确。要求讲授内容确切无误,决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也不能拖泥带水。讲深透,就是把道理讲明白,使学生有形象感、真实感。讲明白,就是把深奥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学后能运用自如,举一反三。

讲精炼,是指讲授内容要精,运用语言要精。用尽量少的语句包含尽量多的内容,能一句话说清楚的不说两句话,语言简捷明了。古人曰:“言不在多,达意则灵。”

讲生动,是讲述中借助形象化的语言,绘声绘色绘景绘情地讲解,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触动听者的心灵。

三、掌握上课的基本技巧

熟练掌握授课技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讲究课堂语言艺术,教师授课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没有语言这个桥梁,就不能称其为讲课,没有语言艺术,主不会有讲课的成功。因此,每个教师都应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授课语言准确、生动、通俗、精炼并富有节奏感。

注重课堂形象艺术。是指教师的个体的举动和活动变化的姿势状况,通称态势语言。多是通过眼神、表情、手势传情达意。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睛这扇窗口,师生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在课堂上,教师的目光要始终注视着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处在教师的“注意圈”之中。

表情,是授课者在上课过程中面部表情显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感情。当一个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的时候,你就知道他的心情非常高兴;当一个面色铁青的时候,你就知道他正在愤怒;当一个人蹙额锁眉的时候,你就知道他在忧愁悲伤。

举止,是指一个人的头姿、步态、手势。其中手势又成为视觉的中心。手势语的表达非常普遍、鲜明生动,富有主体感。就其动作而言,手势可分为点、划、挥、压、劈等象征性动用。教师应用适度的张力、适中的幅度,以及准确地把握动作的范围,使手势语汇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学艺术功能。

注意课堂板书艺术。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文字语言。它与讲述、演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起着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板书的形式有:左右式、上下式、演绎式、提纳式等。板书的作用在传授知识中,能较好地突出授课重点和难点,便于讲授和记笔记,易于起到释疑和强调的效果。

板书的要求:规范、简要、醒目。

另外,课堂教学的文字语言还有幻灯、挂图、各种多媒体等。只要运用有方,同样能起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功能。

语文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特性,然而许多教师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从实际出发,论述人文精神的内涵,对人文精神的广义含义和狭义含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的措施有:(1)精读历史文本,剖析教材中的人文精神;(2)定期开设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活动;(3)灵活使用教学语言,传递人文精神。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教学起到辅助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语言教师
最美教师
语言是刀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