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观察

2016-07-28 07:18赖小军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中医院广东河源57000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广东东莞537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赖小军,林 佳(.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中医院,广东 河源 57000;.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广东 东莞 5370)

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观察

赖小军1,林 佳2
(1.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中医院,广东 河源 517000;2.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广东 东莞 523710)

[摘 要]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加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平衡针;毫刃针

强直性脊柱炎(ankyIosing spondylhis,AS)[1]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周身性风湿病。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肌腱、韧带附着点炎。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笔者采用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AS,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河源市源城区中医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7~65岁,平均40.5岁;病程5个月~13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59岁,平均39.5岁;病程5个月~1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拟定[1]。①下腰痛至少持续3个月,活动(而非休息)后可缓解;②腰椎在垂直和水平面的活动受限;③胸廓扩展范围较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减少;④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具备④并分别附加①②③条中的任何1条即可确诊为AS。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能配合治疗,完成全部疗程。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和纳入标准;②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其他严重疾病或精神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严重关节畸形或合并其他风湿性疾病;⑤未能按计划完成治疗。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①平衡针治疗:取穴及定位[2]为选取颈痛穴(位于手背部,半握拳第4掌骨与第5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肩痛穴(腓骨小头下方,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腰痛穴:(前额正中,将前额划一个“十”字,“十字”中间即是)、臀痛穴(肩关节腋外线中点,肩峰至腋皱襞连线的1/2处),如有下肢不适加针刺膝痛穴(肩关节至腕关节连线中点,肱骨下段与桡骨上端连接的结合部内侧缘)及踝痛穴(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央,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旁开1cm)。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刺腰痛穴,针尖向左侧平刺,左侧的颈痛穴、肩痛穴,再针刺右侧的臀痛穴。次日换成先针刺左侧的臀痛穴,再针刺腰痛穴,针尖向右侧平刺右侧的颈痛穴、肩痛穴。两组穴位隔日交替使用,除腰痛穴平刺外,其他穴位均采用毫针直刺,根据患者形体胖瘦不同,针深范围1~1.5寸。针刺完毕后,医者左手持左边的针,右手持右边的针同时行平补平泻手法,直到患者针下有放射性的酸胀感为止,针刺得气后,嘱患者大范围活动痛处,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②毫刃针:针刺平衡针结束后,再采用毫刃针治疗。治疗区域选取第7颈椎横突旁、肩胛骨内上角及肩胛冈下区域、腰肋三角区、腰骶三角区、第3腰椎横突、胸、腰椎棘突偏转,椎间隙小关节紊乱的相应棘突旁。患者取俯卧位,在上述治疗区域寻找浅层挛缩、紧张或呈条索状的筋膜,治疗区域用安尔碘常规消毒。医者戴手套使用乐灸牌一次性无菌毫刃针(针刃宽0.3~0.4mm,针长20mm)在上述区域有病变的筋膜处快速松解,刀口与后正中线平行,进针深度不超过0.2cm,不留针。松解后在针眼处拔火罐放血,留罐10min,出罐后局部用安尔碘消毒。术后嘱注意保暖。毫刃针每3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为一疗程。

治疗顺序是先平衡针治疗,再行毫刃针治疗,1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加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针灸取穴大椎、身柱、筋缩、至阳、命门、腰阳关,脾俞、肝俞、肾俞、大肠俞、华佗夹脊、环跳、委中、绝骨、昆仑、承山、阿是穴。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进针,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得气后接G6805型电针仪,连续波留针30min,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62)100mg,饭后1h口服,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临床缓解: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显效:主要症状好转。有效:主要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本虚标实之证,由于患者先天禀赋薄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加风寒湿邪外侵,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脊骨失养而发病。AS患者其腰背部肌肉筋膜组织纤维化明显,形成较多的粘连,而且腰背部肌肉筋膜长期处于痉挛状态,肌筋膜多变性发生无菌性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临床的常见病,目前并无有效的根治办法,临床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抗炎,缓解症状,防治脊柱与关节畸形、僵直,保持肢体功能等。本病所用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生物制剂或激素等,甚至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也有涉及,但上述药物疗效欠满意,且有多种副作用,难以长期使用。针灸及手法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传统的针灸治疗取穴较多,刺激性较强,患者难以忍受。背部局部取穴往往会受到解剖部位的限制,针刺过深易刺到重要脏器,而浅刺则不易奏效。

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患者的自身防卫系统,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2]。研究表明,平衡针灸治疗能够提高组织的痛阀,松解粘连组织,调整神经通道,提高组织的恢复速度和炎性介质的吸收速度,同时,平衡针灸治疗还能够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和排泄,提高炎性介质的代谢速度,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平衡针灸治疗还能够对疾病的稳定状态产生破坏,进而提高类吗啡样物质和吗啡受体的释放量,改善脑内镇痛系统功能,调节镇痛系统闸门,通过左病右取或是上病下取的方式,在交叉取穴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激发人体自身的疾病自愈能力[3]。

毫刃针疗法[4]是一种快速、近乎无痛的筋膜松解术,其所用针具介于毫针和小针刀之间(针刃宽0.3~0.4mm,针长20mm),尖端带刃似小针刀,而针身较细,规格与针灸科临床常用的毫针相近。该疗法既有小针刀释放筋膜张力、松解粘连和疤痕,从而疏通组织、解痉镇痛的功效,又有传统毫针疏通气血而不伤经络的作用,疗效更胜一筹,且可利用肌筋膜的双层囊袋作用可将深层囊袋损伤提到浅层囊袋治疗[5]。医者采用毫刃针在浅层松解病变的肌筋膜,即可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达到快速治愈软组织损伤的效果。因为仅在浅层松解,不做深层剥离,所以近乎无痛,患者更容易接受。毫刃针针刺后结合拔罐可以去瘀血、出邪气而疏通经络,活血通络,遵循调气血、“以痛为腧”的治疗原则。

综上所述,平衡针治疗结合毫刃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6]。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123.

[2] 王文远.王文远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8-59.

[3] 范迪,赵鑫,孙伯岩.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52-253.

[4] 李兆宏.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38-240.

[5] 郑智,魏文著,文胜.筋膜松解疗法结合美式整脊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5):2345-2347.

[6] 方晓虹,潘霞,谢艳芳.功能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5,36(13):2843-2844.

[中图分类号]R245.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588-02

[收稿日期]2016-01-21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
穴位埋线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观察与护理
TNF—α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骨化程度和后凸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45例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分析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探讨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矫形术后的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