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方式

2016-07-30 04:46覃玉姬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综合素质小学数学

覃玉姬

摘要: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网络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使得现如今生活中的网络变成了人们生活的"标配"。本文主要讨论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以小学数学作为背景,提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并根据信息化新课标人教小学数学课堂的案例,分析信息化小学数学课堂模式及其优点。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小学数学;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53-02

引言:全球经济进入21世纪以来,已成为信息化时代,笔者认为网络的出现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发明,绝不亚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笔者认为现代社会是一种"信息革命"。不仅仅是各家企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教育作为国家根本,更是随着社会潮流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不单单是体现了教学设备,也是体现了课堂教学模式和教材上,人教版新课标的最新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教材内容不单是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更要求学生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自主学习来取得学习答案,信息化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育模式,做到了真正的教育改革。

1.信息化数学课堂教学流程及例子

信息化课堂相比传统课堂的学习流程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其流程相对传统课堂要复杂,教师要更加专注的投入课堂之中,本文主要根据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作为流程案例,其具体流程如下:

1.1 创建教学情景,提出课堂问题。在信息化课堂下,教师应该在课前准备一个情景模式,或是通过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或是通过短片,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在信息化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情景设计不仅要符合教学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要把情景设计的过于复杂。教师必须要重视这种情景模式教学,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构建的情景必须要有益于学生学习,让教学更有意义。

上课的第一时间,老师创设一个现实的情景模式,让学生更能感觉到数学的实际存在感。例如教师可以提出,学校10月份将要举行的运动会,教师要在班级选出一名学生进行200米短跑参赛,之后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用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提供一些运动员资料等,让学生都对一会的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学生都会纷纷举荐同学,教师进而提出"为什么会选这位学生";"怎么才能体现这位学生跑的快"等问题,把这些具有讨论性的问题交给学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资料和互相讨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1.2 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把问题留给每个小组,让小组有明确的分工,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教师可以再投影仪中播放田径运动会的短片,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在网络上寻找答案,之后让小组进行自主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碰到小组内部问题可以自行商量,把所得的资料全部填入到预先做好的表格之中,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为一个学习目标努力,从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上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同学充分的利用了网络资源,学生通过查阅、分析、讨论得到有关资料,从中获取课堂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平台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满足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1.3 分享讨论结果。通过上文的小组讨论过后,教师要寻求各个小组的最终结论,在投影与等教学设备中列举出几个教学视频,大致内容为第一个为固定跑道长度,第二个是固定时间,运动员在这两个模式中赛跑,教师提问为什么某人跑的最快,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会学习一些知识,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在固定跑道中某人跑完用时最短"、"在固定时间中某人跑的路程最长"等答案。

上文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在讨论中已经获得了一些数学经验,在交流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及思考能力全都得到了培养,这么做可以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刻,让学生的头脑更加灵活,真正的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其中寻找到答案。

1.4 教师总结。各个小组分享完答案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把正确的知识点一一列举在黑板之中,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真正的做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为课堂主导,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

以上案例流程是要求教师和学生通过信息网络共同完成教学教学内容,并且利用实际案例,把实际案例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这体现了在课堂上学生的主导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信息化数学课堂的优点

2.1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提高课堂学生地位。信息化课堂有效的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让新课堂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压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为课堂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在信息化数学课堂下,学生为课堂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答案,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负责辅佐学生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2 提高学生自主应用能力。新的教学环境有效的将实际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也正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的原则,长久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能力,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2.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新课堂下,教师通过情景模式,给学生小组提出问题,小组人员通过实际讨论得到答案。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学习困难,尽可不必直接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中获得答案。

3.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课堂数学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式教学,应该得到更多的教育机构重视,只有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才能算是真正的现代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兰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J]. 现代商业 ,2010(36).102-103

[2] 秦峰.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初探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26).96-97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堂综合素质小学数学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类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初中美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做中学”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