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6-06-21 16:09曲潇潇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探索初中美术

曲潇潇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美术课堂信息化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充分利用好教育信息化的资源优势,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与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是改进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必经之路,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美术 信息化课堂 教学实践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1-01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美术课堂教学,以整合技术与艺术教学的双重优势,这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索的课题,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美术理论教学不在枯燥

以前的美术教学中都有这样一个共识,有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认为美术课内容枯燥,这种现象是美术教学现实中的一个严峻的话题。而且有些美术教师往往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画不好画的教师才花精神教理论知识,这是很糟糕的。当今社会科技的发达,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得多媒体教学进入美术课堂成为必然。现在我们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美术理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美术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进行深入而细致地分析,教导学生如何把握辨别、分析、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而且还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由浅入深,将美术理论分析的浅显易懂。绘画的种类众多,风格各异,题材广泛,描写对象丰富多彩,很难真实地表现它,在绘画教学中,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讲解知识、技能,而往往并不完全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美术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变

信息技术与美术理论教学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美术理论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电脑多媒体给学生介绍作品时就会很好、很直观地分析作品的构成原理,作品的用笔技法,画面的立意、情景及画家的情感等,很好地指导学生品评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而且电教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还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常规教育手段富于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相对集中,突破常规教学手段,发挥电教媒体在欣赏课教学中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从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课例《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通过扫描仪扫入制成CAI软件,可以把徐渭的《黄甲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吴昌硕的《神仙福寿图》等著名历史佳作。结合教学在电脑上逐一显示教学范围,用鼠标在File菜单中选择open进入存储范图的文件,并逐步打开每幅教学范图,用满屏、局部、移动等形式操作。通过open文件,还可以把中国古代优秀绘画进行山水、花鸟、人物的分类,并置于显示屏上,比较异同,使学生获得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风格的直观认识。为深刻揭示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的妙处,笔者采用了色彩变更操作来实验,如将《溪山行旅图》的色调变为偏绿,偏蓝或偏红,其作品就会体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又如,在分析塞尚的《苹果与桔子》时,我们可以在大屏幕上很直观地看到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上面有红线显示)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这些都可以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直观的显示。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师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史、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再如,在构图分析时,可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

三、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认识,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新时期学校美术理论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2002.

[2]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M].2000.

[3]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堂教学探索初中美术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类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信息化课堂体验, 创新型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