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设疑

2016-08-02 08:09山东张德洪
高中数理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线面奇偶性定义域

◇ 山东 张德洪



浅谈课堂教学设疑

◇山东张德洪

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恰当地课堂设疑则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1 矛盾式设疑

一节课中的问题何时展开,这是每位教师都关注的问题.矛盾式设疑如果设置在课首,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 误导式设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忽视题目条件或范围的变化,粗枝大叶地做完一道题了事.这时教师可采取误导式设疑,欲擒故纵,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经历挫折,接受考验,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判断函数f(x)=-x3与f(x)=x2+2的奇偶性.

学生都会用上述方法作出判断.这时笔者作了如下的变式和引申:

教师:判断函数f(x)=x2+2,x∈(-1,1]与f(x)=-x3,x∈[-1,2]的奇偶性.

学生判断出它们分别是偶函数和奇函数.对此笔者并未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而是让他们画出这2个函数的图象,从图象上看其对称性.当学生在给定区间上画出它们的图象,恍然明白:它们的图象没有对称性.于是,再向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

为什么它们满足f(-x)=-f(x)或f(-x)=f(x),却没有奇偶性呢?

学生:因为它们所在区间不关于原点对称,即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

教师:当函数f(x)的满足什么条件时,它才有奇偶性呢?

学生:要满足2点,一是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坐标原点对称,二是在定义域内要满足f(-x)=-f(x)或f(-x)=f(x).

3 对比式设疑

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可采取对比式设疑,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出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4 递进式设疑

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学生往往很难突破,如果教师能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采取层层递进的设疑方式,便可层层突破.

1) 观察教室的墙与地面所在的2个平面有什么关系?(垂直)

2) 以前讲过什么垂直?(线面垂直)

3) 怎样判定线面垂直?(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4) 类比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如何判定面面垂直?(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是通过线线垂直得出的,应先寻找线面垂直的条件).

5) 线面垂直的条件是什么?(1条直线垂直于面内2条相交直线,再转化成面面垂直).

这样循序渐进地设置问题的探索过程,不但让学生回顾了以前所学概念,而且在运用中逐步理解了概念的本质;不但让学生揭开了心中的疑问,而且通过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线面奇偶性定义域
探求线面平行中平行关系的寻找方法
如何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图象、单调性和奇偶性
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策略
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永远的定义域
抽象函数定义域的四种类型
归纳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函数的奇偶性常见形式及应用
线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