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开放课堂的建设探究

2016-08-02 08:10山东赵洪云刘翠萍
高中数理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题目新课改

◇ 山东 赵洪云 刘翠萍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开放课堂的建设探究

◇山东赵洪云刘翠萍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不再将学生视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机械而枯燥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效展开.构建开放课堂是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构建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学科,要构建开放课堂,就不能将教学限定在封闭而狭小的教材上,而是要将数学置于宽广的生活空间中,创设丰富而真实的生活化情境,这样才能实现开放课堂的构建.

1.1从生活走向数学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数学知识与定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不断提取抽象出来的.脱离生活只是就知识点本身而言,只能让学生来记忆结果,自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入手,找到与生活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效的生活素材.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归纳,经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这样就可以深化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如学习解三角形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来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这样由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来引入新知学习,自然能够激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1.2从数学走向生活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只有学用结合,学生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主发现与创造的能力,提高实践水平,培养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强化学生数学学习动机.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机会,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如学习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知识点后,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学校要开通校车,其中一个站点负责接送2个村的学生,但如何选址有争议,那么要选在何处才能使站点离2村距离一样.这样富有实践性的题目可以将所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日益向开放型转变,实现了对知识的重新整合与再加工,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独创性.这正是构建开放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

2.1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2.2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变实现了对知识的横向沟通与纵向联系,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让学生摆脱了思维定势的影响,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题多变可以改变条件保留结论,可以保留条件改变结论,也可以同时改变条件与结论,还可以将某些条件与结论互换.

2.3多题一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由于不同类型的题目往往具有相同的本质,因此不管题目如何变换,只要本质相同,便可运用同一思维方式来解决.这样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从机械而繁重的题海战术中摆脱出来.为此教师要能够于纷繁的知识点之间找到本质的联系,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如三角化简计算的问题就可以采用“先化角、再化名”的基本方法.三角函数问题可以采用“一个角一个名”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解题思想,自然就可以灵活地解决相应的问题.

总之,新课改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依旧观念、循旧模式,而是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生本课堂、开放课堂,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富有生机与活力,将学生带入宽广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创造性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题目新课改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追根求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假期归来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