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野下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有效整合

2016-08-02 07:44四川刘洪武
高中数理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微观高中物理新课程

◇ 四川 刘洪武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有效整合

◇四川刘洪武

新课程理念注重三维目标的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三维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体现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课堂情感的培养以及学习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有效整合知识体系能够提升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自我认识,进而加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情感与社会应用.知识整合是完善学生对物理规律认知体系的中枢纽带,本文强调了新课程理念下倡导三维学习的同时,如何采用新理念有效整合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1 新课程理念下知识整合的科学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形态的发展,传统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信息需求.新课程理念强调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更重要的课堂情感与应用价值观的培养.基于三维目标的物理课堂,其重点在于如何将已有的认知体系更加系统化,进而在体现技能目标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应用理论知识;在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能够更加清晰地体现思维过程;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将所学知识的价值最大化.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整合具有广义和狭义的科学内涵.狭义的整合指将课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理,使得零散的“点知识”经过梳理形成“面知识”,进而使所学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用;广义的知识整合指学习情感与实际应用价值的整合,物理学习情感不仅包括课堂情感,同时也包括对物理学科的自我体会.本文将着重从狭义内涵上阐述知识体系的有效整合.

2 新视野下高中物理知识整合策略

2.1微观信息的有效整合为解决问题提供宏观指导

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新时期创新教学理念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传统式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过于微观化和独立化,在课堂具体例题中教师的侧重点放在了具体题目的讲解上,忽视了由例题所折射出的普适性原理,亦即缺失了课堂微观原理的宏观应用性,因此有效整合课堂的微观环节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

有效整合微观信息包括解题模型的构建、基本原理的对应等,亦即将题设中的微观信息有机整合,与教材基本原理相联系,提升解题思维的普适性.高中物理微观信息的整合不仅涉及章节内的知识应用,更重要的是能否将跨章节的微观信息整合到解题所需要的统一物理思维中,从而简化已有的认知体系.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强调的以巧妙高效的方法替代传统大量练习的策略.

图1

例如,如图1所示,在竖直方向上存在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中质量和带电荷量都相同的金属小球A静止,而B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果某一时刻,运动的B球与A相碰并粘连在一起,则他们的运动情况如何?

显然,该题中涉及了力学、运动学、电磁学等知识内容.新视野下知识体系的有效整合需要将多种微观信息统筹、加工.就本题而言,带电小球A静止于竖直方向的复合场中,隐含的微观力学信息是一对平衡力以及其属性(重力与电场力等大、共线、反向).因此将受力平衡作为孤立的模块从题设条件中抽象出来,而后续讨论的内容仅针对运动学规律,领会小球的运动行为仅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有关,从而根据洛伦兹力物理表达式列出数学物理方程进行定量求解.同时,解答本题时也用到了运动学中的圆周运动相关规律.可见,有效的解题技巧在于将各个微观知识要素进行整合,如果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拓展分析,能够为解题提供科学的宏观指导,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2.2融合前沿科技理念,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

高中物理课堂中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以及课堂学习的情感度.在课堂编排中必须体现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技能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这一点对教师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具备前沿科技知识的同时,能够将课堂的零散知识点进行创新式的整合,借助丰富的课堂素材促使学生认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的课堂模式必须体现三维教育特征,强调“教”与“学”的高效性和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中对微观信息的有机结合以及将当今前沿科技应用到物理教学中,都能对学生的认知体系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完善,进而充分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体现新时期创新式教学理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猜你喜欢
微观高中物理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微观的山水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