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6-08-02 08:10广东李毓波
高中数理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氯水思考题例题

◇ 广东 李毓波



高一化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广东李毓波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刻苦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保持不同的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组成复杂,高一年级18个班,分成3个层次:实验班、重点班、平行班.在同一个班里,化学成绩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笔者对所任教3个班级再次进行分层,分成A、B、C 3个层次,在各个教学环节实践分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1 课堂学习目标分层

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将每节课目标设计为:起点目标(针对C层学生,能掌握化学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最初步的实验技能,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基础目标(针对B层学生,兼顾A、C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目标(针对A层学生,兼顾B层学生,任务是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例如,“物质的量”分层教学目标预设如下:

1) 起点目标只要求知道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以及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的方法.

2) 基础目标除了要了解上述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掌握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以及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

3) 提高目标则要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动态地寻找、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数学模型.

对各个群体的学生都得再配以不同层次的基本练习加强训练.合理地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十分投入地进入到学习中去,打造高效优质的分层课堂.

2 课堂例题讲解分层

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在课下预习时没有解决的问题重点讲解,同时借助预习时提出的思考题启发A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发现新知识、新问题的能力;鼓励B层学生积极思考,学会发现新、旧知识的异同,养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注意引导C层学生针对预习提出的问题对章节知识进行初步了解,有目的、有方向地听讲.在这个环节里应特别注意发现学生(尤其是C层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适时地表扬,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

3 课堂师生互动分层

在进行新授课时,先让每层学生明确自己在相应章节应完成的任务目标,分层教学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切忌“满堂灌”,应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索和发现.A层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B层学生预习时未能突破的环节,教师可作为上课讲解新知识的疑点、难点向A层学生提问,由A层学生来解答,教师做相应完善补充;C层学生预习未能突破的环节可让B层学生来进行释疑解答,由教师合理掌控课堂.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也能给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锻炼机会.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适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是由学生生成的课堂.

如“氯气”教学中师生互动分层情况如下:

提问可以由浅入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层次的问题.例如,在学习Cl2与H2O的反应时,提出以下不同层次的问题:

1) C层学生设问:Cl2是什么颜色?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有无区别?主要成分是什么?

2) 对B层学生设问:将数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新制氯水中会产生什么现象?氯水为什么不宜久置?

3) 对A层学生进一步设问:Cl2和SO2均具有漂白性,向氯水中通入SO2后,氯水的漂白能力是否变强,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这样,C层学生可做到知其然,B层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对A层学生则进一步启发他们多思考.

4 课堂针对性练习分层

课堂上例题的讲解以及练习题的设置均应注意梯度性,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一般例题的讲解是两三道,教师可先运用基础知识例题讲解示范,然后做相应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应注意易、中、难题的比例应合理搭配,使各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基础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让B、C层学生建立化学学习的信心,思考题可以培养A层学生钻研探索的精神.如“物质的量”课堂练习分层.

1) 下列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H2O的摩尔质量为18 g;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为6.02×1023

2) ① 2 mol CO2中含有____mol C和____mol O,含有____个CO2分子.

② 1 mol H2SO4中含有____mol H,____mol S,____mol O,共含有____mol原子.

③ ____mol H2O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与1.5 mol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④ 3.01×1023个O2的物质的量是____,与其物质的量相等的臭氧中所含氧原子为____个.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D2.4 g 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课堂针对性练习第1层:选择和判断,考查物质的量概念及其单位;第2层:相关简单计算,增加基本公式运用;第3层:较复杂的综合应用,与高考题挂钩.这样设计,从要求上讲是体现了“分层次”“有坡度”,从设计上看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这样不同尺度的作业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内容的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5 课后作业与辅导分层

课后的巩固练习同样应兼顾学生的层次性.在针对课堂内容布置作业时,应注意将基础题、提高题和思考题搭配在一起.对于这3个层次学生的作业,基础题是必做的,提高题是建议要做的,思考题是鼓励大家去做的.对于基础题仍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可进行个别课下辅导,争取让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基础题.

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所以是值得提倡的,也是未来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本文是广州教育局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3年度立项课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2B220)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中学)

猜你喜欢
氯水思考题例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氯水性质的探究”课堂实录
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氯水的组成及有关实验
氯水中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