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应商选择的文献统计与综述

2016-08-03 09:24梁婷颜实
物流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物流

梁婷 颜实

摘 要:针对国内外2000~2015年关于物流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按研究环境分为传统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环境和逆向物流环境,按研究方法分为层次分析法、网络分析法、数据包络法、理想解、模糊评价、熵权法以及其他方法等七类。根据各类研究统计,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物流;供应商选择;文献统计;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supplier selection of logistics for 2000~2015, the study divided according to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market environment, the E-commerce environment and the reverse logistics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research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twork analysis and data envelopment method, ideal solution and fuzzy evaluation,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other methods such as the seven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studies of various types,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ointed out.

Key words: logistics; supplier selection; literature statistics; literature review

随着科技进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下去,必须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如配送等外包出去,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企业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商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供应商选择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我国物流供应商选择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把握,有必要对现有成果进行统计和归纳,为企业选择物流供应商提供参考。

1 文献统计

本文收集了国内外2000年至2015年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涉及供应商选择问题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章中所研究的供应商选择的各种模型及方法,按照发表年份、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归类,统计各类论文所占比例,并分析各类研究内容的特征,为供应商选择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基础。

当前学者对物流供应商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市场环境、电子商务环境和逆向物流环境[1],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层次分析法、网络分析法、数据包络法、理想解、模糊评价、熵权法以及其他方法等。如表1所示:

2 物流供应商选择的文献综述

2.1 传统市场环境。与新兴市场环境相比,传统市场作为主流市场环境,学者们对其研究较多,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重点研究了外包环境下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评价方法。

(1)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Dickson(1966)[2]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了影响供应商选择的23项评价标准,并对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使世界制造业的制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Jharkharia和 Shankar(2007)[3]通过研究物流供应商的相关文献,总结出服务质量、服务成本、企业兼容度、合作关系等适合物流供应商选择评价标准,并对其重要程度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Dinesh Kumar(2008)[4]将服务质量、管理质量、固定资产规模、信息技术能力、服务的多样性和范围、运作能力等10方面作为选择指标,建立了模糊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模型。

王萃(2010)[5]应用AHP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从信息技术、财务、服务、联盟性和能力5个方面指标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

G. Nilay Yücenur(2011)[6]综合运用模糊AHP和模糊ANP方法,将服务质量、成本、风险因素、供应商的特性作为物流供应商选择的一级指标,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对纺织企业物流供应商选择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Ozcan Kilincci等(2011)[7]建立了包括供应商评价、产品性能及服务性能评估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对洗衣机制造企业的物流供应商进行选择。

Zhou等(2012)[8]认为制造业的物流供应商评估主要有5个指标:货物总量、延期供货量、完好货物量、以往供货量以及响应时间。

Jianliang Peng(2012)[9]基于食品冷冻企业物流外包的特点,采用AHP法,建立了包括物流成本、运作效率、服务供应商的基本素质和物流技术水平的指标评价系统,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荣楠(2013)[10]将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战略系统、服务支持情况3个方面的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AHP模型,通过Multi-Agent的协调协议构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的多代理体系框架,并给出了选择实施后对各物流企业的费用支付方法。

孙璐(2013)[11]以上海制造企业为例,通过自组织数据挖掘技术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建立了以物流企业实力、服务质量、区位优势为评价指标的物流供应商选择方法,客观地反映出物流供应商的企业实力和经营状况,帮助企业选择更具优势的物流供应商,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黄鹏鹏等(2015)[12]将ANP方法和超级决策软件相结合,对集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电梯公司的公司层和部门层进行分析研究,构建了包括运输质量、企业能力、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评价体系。

董有德等(2015)[13]认为企业的需求和偏好直接影响物流供应商指标的建立,因此采用模糊QFD的方法将定性的数学语言转为定量的评价,建立以企业环境、生产服务系统、管理系统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

(2)物流供应商选择方法。张震、于天彪(2006)[14]运用SQL Sever2000软件,验证提出了模糊评价法和AHP相结合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并以汽车制造企业为例,认为企业应从产品质量、产品结构、企业影响力、生产能力和营销情况5个方面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何健斌(2007)[15]将运输能力、仓储能力、发展潜力、库存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作为物流供应商的评价指标,综合TOPSIS和AHP评价方法的优势,构建出AHP-TOPSIS评价方法,弥补了TOPSIS法在权重赋值方面的缺陷,有效地降低了AHP赋权时的主观因素。

谢婉泽、王晚香(2010)[16]将层次分析法与VB编程结合起来,从企业实力,服务质量,区位优势和企业潜力四个维度对公共平台型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评估。

Ku等(2010)[17]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目标规划相结合,根据制造商整体供应链策略,将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同时考虑进去,建立包括成本、质量、风险和服务4个维度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Percin和 Min(2013)[18]考虑到顾客的需求,运用模糊线性回归建立物流供应商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为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最优决策。

张炎亮等(2013)[19]从物流服务质量角度出发,采用神经网络集成模型,构建第三方物流客户满意度神经网络集成模型,解决客户满意度中存在的动态、非线性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2.2 电子商务环境。物流供应商作为电商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必不可少媒介,物流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高速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但学者对电子商务企业供应商选择的研究并不多。

Vaidyanathan(2005)[20]基于电子商务环境提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的概念框架。

史成东等(2010)[21]将BP神经网络和交叉评价模型结合起来,构建出物流供应商的绩效选择模型,并以上市的22家物流供应商的统计数据为样本,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结果具客观性。

王旭等(2011)[22]基于改进AHP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TOPSIS,针对B2C电子商务企业现状,从质量、成本、企业能力、信息化程度和发展能力5个方面对物流供应商进行评价。

吴婷(2013)[23]以京东商城为例,通过AHP模型对目前网络购物配送时存在的商品质量差、费用高、配送慢等问题进行分析,并考虑到退换货服务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从配送的能力、质量、价格、合作风险、客户服务及增值服务对物流供应商进行筛选。

钟宇亮、刘诚(2013)[24]将定性的层次分析法与定量化的0-1整数规划方法结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为B2C企业在物流供应商选择及最佳物流分配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刘天宇、王美强(2013)[25]认为企业在选择物流供应商时期望通过支付最少的费用而获得最满意的服务,充分考虑B2C企业需支付的费用及自身需求,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建立完整的B2C企业物流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

2.3 逆向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渐加剧,电子商务企业为提高顾客满意度,采取了自由的退货策略,大大增加了退货的可能。企业进行逆向物流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提高公众形象,实现企业形象与利益的双赢。

Laura Meade(2002)[26]等建立由逆向物流处理能力、管理目标、产品生命周期、组织绩效以及再使用方式5个指标组成的逆向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选择。

Efendigil(2008)[27]等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准时运输率、服务质量、总订货周期、系统灵活性、研发比例、市场份额、单位运作成本等12个指标的逆向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的混合方法开展选择工作。

郭巧(2009)[28]提出了一种将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相结合选择评价方法,从客户企业角度创建了包括服务质量、资源能力、管理水平和合作性的第三方逆向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Farzipoor(2010)[29]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18家备择逆向物流服务供应商从成本、服务质量、服务信用以及回收收入4个方面进行了选择。

邹英(2011)[30]结合逆向物流特点和企业所属行业性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熵权系数法确定客观权重,建立企业综合素质、环保、成本、服务质量和资源5个方面综合评价模型。

李晓莉(2013)[31]从逆向物流质量、运输、成本、废品率、技术能力、交货柔性、信息集成共享能力7个方面出发,建立基于粗糙集的灰色TOPSIS法的逆向物流供应商选择评价模型,解决了评价指标冗余、权重需要直接赋权和信息不确定性等问题。

陈可嘉(2014)[32]考虑到逆向物流企业在产品回收时价值回收率、供应商环境性行为以及其导致隐性成本,将服务质量、服务能力、联盟性、成本作为逆向物流供应商选择的4个一级指标,并运用确定组合权重的GI-TOPSIS方法进行分析。

3 研究现状

根据以上综述可总结出,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的研究现状为:(1)传统市场环境下对供应商选择的研究成果比较显著,研究方法也比较成熟,基本完成所需的理论研究;而电子商务环境和逆向物流环境下供应商选择的研究起步较晚,文献相对较少,缺少研究数据的支撑。(2)目前的单一评价方法有十多种,很多学者采用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方法相结合的混合分析方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多数实证研究中,只有层次分析法被广泛运用,其他方法由于过程复杂,往往没有运用到实践中。(3)已有文献大多将物流服务质量、能力、成本作为物流服务供应商评价的基本指标。由于电子商务环境的特殊性,还应考虑到增值服务指标,对退货服务和货到付款等因素进行分析;逆向物流为其客户提供商品回收、退货处理等,因此回收速率和环保效益也是要考虑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