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减少心绞痛再发的影响

2016-08-05 05:26古满花林明亮
哈尔滨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古满花 林明亮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660)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减少心绞痛再发的影响

古满花林明亮

(广州市天河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660)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减少心绞痛再发次数和再发事件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再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并观察随访发生再发心绞痛、再入院、心梗及死亡事件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再发心绞痛、再入院、心梗及死亡事件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无事件发生率(再发心绞痛、再入院、心梗及死亡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og-rank <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再发次数和再次入院的次数,对降低再发心绞痛、再入院、心梗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稳定型心绞痛

文章编码:1001-8131(2016)02-0155-02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该病病情严重,患者常因心脏缺氧缺血而出现剧烈疼痛,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1]。该病发病急、病情严重,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目前关于该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均具有明显的疗效[2-3]。但目前关于药物治疗对UAP的再发次数及远期事件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服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P对减少心绞痛再发次数的作用,并探讨联合用药对UAP远期事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26±8.56)岁,初发劳力型心绞痛20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4例,混合型心绞痛8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01±8.12)岁,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6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16例,混合型心绞痛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心绞痛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关于UAP的诊断标准[4];②急性发作时,心电图诊断出现缺血性ST段下降≥0.05 mV;③患者不具有明显出血性倾向;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②不能耐受所选治疗药物的患者;③术前曾服用研究所选药物者;④合并能引起心肌缺血的先天性畸形患者;⑤存在精神疾病患者。

1.4治疗方法

1.4.1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即基于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吸氧、镇静和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的常规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硝酸脂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1.4.2药物治疗:对照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拜阿司匹灵,国药准字J20080078)300 mg/d,连续服用3d后将剂量改为100 mg/d,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波立维,国药准字J20130083)75 mg进行治疗,4周为1个疗程。在患者出院后也嘱咐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1.4.3随访方法: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的方式对两组进行再入院及再发UAP的情况调查。随访截止时间为2014年10月,终点事件为再发心绞痛、再入院、心梗及死亡等。

2结果

2.1再次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在随访期间,对照组出现再发作次数为(8.85±1.84)次/月,多于观察组(8.01±1.23)次/月;对照组住院次数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再次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 (次/月)

2.2随访发生再发心绞痛、再入院、心梗及死亡事件:随访失访0例,随访率为100%。平均随访时间为(9.89±1.56)个月。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的分析显示观察组的无事件发生率(再发心绞痛、再入院、心梗及死亡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0.044)。见图1。

3讨论

研究表明,UAP的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因素相关。因此目前治疗主要是通过抗凝和抗血小板为主。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钠在患者体内降解时会产生低分子肝素钙,通过抗凝血酶源活性和特异性抗血栓因子的活性来抑制血小板激活剂形成,从而减少了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体形成[5-6]。相关文献表明,氯吡格雷在抗血栓方面证实有较好的疗效[7]。本次研究针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P在减少发作再发次数进行比较,发现联合使用的观察组明显较少了发作频率,且再入院次数较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比单独用药可进一步减少心绞痛次数,对改善临床症状有重要作用。

图1 两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比较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合用能从多种途径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肌缺血的症状,长期服用可降低心梗和猝死的发生。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出院随访期间服用相应的药物,结果显示再发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对照组多于观察组,(P<0.05)。由此可见,联合用药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有效防止了血栓形成,降低了再发心绞痛、再入院、心梗及死亡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P在减少心绞痛再发次数、减少住院次数以减轻患者负担方面有重要作用,长期服用可降低再发心绞痛和心梗及死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克坚,罗春生,邱强,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2918-2920.

[2]黄书玲.益气养心汤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临床研究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3):11-12.

[3]杨平,余宏伟,魏彤.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31-32.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5]王宪英.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9):57.

[6]刘云.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59-560.

[7]胡林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研究,2014,11(11):72-74.

[中图分类号]R972+.3

[文献标识码]B学科分类代码:31047

收稿日期:2015-09-06

猜你喜欢
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