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的探索与思考

2016-08-06 03:28雷有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解剖学竞赛标本

史 杰,雷有杰,王 珂(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实施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的探索与思考

史杰,雷有杰,王珂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 深化解剖学教学改革。方法 探索、思考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结果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强大学习动机,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结论 进行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在活体、标本及模型上的辨认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人体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教学改革

教职成[2015]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1]。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我院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建设与改革。

基础课为培养目标服务,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作为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如何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满足临床护理需求,是当前教学面临的问题。实验课教学改革是我院本次课程改革及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改革实验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2],注重实验技能培训和考核,着重提高学生在活体、标本及模型上的辨认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此,笔者对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具体如下。

1 竞赛目的

进行本次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有以下3个目的:(1)丰富解剖学教学模式,积累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策略和方法资料;(2)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学知识的积极性,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对接,促使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合作能力;(3)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2 竞赛流程

2.1初赛(理论考试)

对2014级7个护理专业新生班进行两次统一阶段性理论考试,每班选拔出成绩较好的10名学生参加比赛,共70名参赛学生参加复赛。

2.2复赛(技能考试)

复赛采用辨认标本或模型形式进行。课题组成员赛前讨论后精心准备100个具有代表性的标本或模型,并在需要指认的结构处标记序号。学生依次进入考场在标本或模型上进行结构辨认,每位参赛学生限时30秒观察每个标本并答题。通过复赛淘汰半数学生,按比赛成绩再次选拔出前35名进入决赛。采用标本辨认的形式竞赛,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从抽象的理论转变到与具体实物相结合。

2.3决赛(知识与技能考试)

决赛采用分组形式进行,由以下4个环节组成。

2.3.1活体指认要求学生在活体上指认出相应解剖学结构。课题组成员赛前讨论并筛选了50个人体重要的体表标志,分别写在题卡上。选出5位男学生作为活体标本,每位参赛学生以抽签形式选择自己的试题,在活体上指认出5个体表标志性结构。在活体上找到相应解剖学结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模型与活体相结合。

2.3.2知识接龙 为活跃气氛,寓教于乐,课题组拟定两道与脉管系统相关并涉及其他系统知识的综合题,参赛学生以击鼓传花形式进行知识接龙,口头回答,不做量化评分。要求学生依次答出相应解剖学结构,考查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

2.3.3标本组合 要求学生按题目要求在一箱散乱的四肢骨中找到相应骨骼,并按实体结构正确摆放。共设有4个题卡:左上肢骨、右上肢骨、左下肢骨、右下肢骨。进入决赛的35位学生以随机抽签形式组合成5个小组(每组7人),以组为单位按所抽题目拼接组合人体一侧上肢骨或下肢骨,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按要求对标本进行正确摆放与组合,按准确性和完成速度量化计分。标本组合利于学生把局部解剖学知识与人体整体性统一起来,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3.4看视频作答 让学生观看护理操作视频,说出相关解剖学结构。课题组讨论并录制两个关于临床食管插管护理和心肺复苏护理的视频,并制定与解剖学相关的知识点问题及评分标准。每个小组有半小时时间观看视频,然后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在答题卡上写出相关解剖学结构。此项目是考查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实现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对接,为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3 竞赛结果

把比赛可量化评分部分分值换算成百分制,结果见图1。从成绩统计结果看,70分及以上者占到83%,平均成绩为77.5分,最高分为95.5分,各成绩段人数比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此次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成绩喜人,客观、合理、全面地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更真实地反应教学效果。此次竞赛不是一次简单的比赛,而是纵跨整个学期、融入整个解剖学教与学过程的一条教学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竞赛期间,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无论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能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成绩也得到显著提高。这样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显著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图1 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成绩分布

4 讨论与思考

赛后请参赛学生及参与教师撰写学习心得和比赛体会,并组织师生座谈会交流经验。下面是学生与教师对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的思考。

4.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许多学生刚入学时充满好奇心,后来感觉到解剖学术语太多且深奥,好奇心逐渐被艰难的学习所磨灭,直至失去了学习兴趣。本次比赛师生共同参与,项目多元、生动有趣的知识技能竞赛贯穿整个学期,理论联系实际且难易适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参赛学生的带动下全体学生解剖学学习动力得到激发。整个竞赛过程着重要求学生在活体、标本及模型上的辨认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一位学生在心得中这样写道:“解剖,是一门具有知识和挑战性的学科,就我个人而言,对解剖充满好奇,就像是探险,永远有新的东西等待我去发掘,让我充满惊喜”。许多学生在心得中提到:开始“特别迷茫”“听不太懂”“不知道该怎么去学”,而现在觉得“解剖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得学会主动学、主动去探知”。

4.1.2职业引导与课程知识结合,加深对本学科重要性的认知参赛学生普遍反映这次比赛使他们进一步意识到解剖学对以后学好护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习信心,加深了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度,更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许多学生在心得反馈里这样写道:“对于护理专业我最初的认识就是给患者查个房、输个液和一些简单的护理”“通过这次比赛,我认识到了解剖学的重要性”“现在学的基础课是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操作作铺垫”“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把知识的大楼盖高”。还有一名学生这样说:“扎实的解剖学知识不仅是学习生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的可靠保障”。

4.1.3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团队意识 竞赛设置有多个团队合作项目,从标本组合、知识接龙到看视频作答等,均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强大魅力。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具有扎实的解剖学知识与技能外,合作学习、团队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

4.2促进教师有效教学

4.2.1引发解剖学教师对教学的思考 竞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时常给教师带来惊喜,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操作过程,也能引发教师对教学的思考,激发教师力求有效教学的潜能。而及时获得学生反馈评价更促使教师认真思考教学策略,反省自已的教学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综合素养。

4.2.2促使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 为收集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课题组成员积极查阅、分析临床文献,并与护理专业教师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体现了协作教学的强大优势。本次竞赛激发了课题组教师不断尝试新教学策略的热情,形成教学批判性思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阅读、关注各种相关资料以了解新观念,并根据学生反应来调整教学决策[3]。

精心设计的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标本辨认引导学生从抽象理论转变到与具体实物相结合;知识接龙考查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标本组合把局部解剖学知识与人体整体性统一起来;看视频作答实现了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对接,为今后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基础。每一环节既考查个人知识储备,又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团队意识。对解剖学知识技能竞赛的探索、实施、思考、拓展,是实施实验课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重要环节。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5]6号.

[2]李克强.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L].http://news.163.com/14/ 0227/01/9M27HRDF00014AED.html,2014-02-27.

[3]张朝珍.教师教学决策的合理性及其实现[J].现代教育管理,2010(3):81-83.

G424.28

A

1671-1246(2016)01-0034-02

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规划课题“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ZJB14196)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解剖学竞赛标本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我看竞赛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创新思维竞赛(3)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