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与互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2016-08-06 03:28戴叶花李小英湘南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班护理学实验课

戴叶花,陈 川,李小英(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自评与互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戴叶花,陈 川*,李小英
(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目的 探讨自评与互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我院护理系2011级护理本科6个教学班301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2级护理本科6个教学班283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将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分成24个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总评的模式,实验组采用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模式。结果 实验组期末实验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引入自评与互评,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提升操作学习效果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自评;互评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是护生掌握基本护理技能、进行护理实践的重要课程。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操作技能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基础护理教研室在教学中尝试对护理本科生操作技能培训方法进行改革,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1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2012级作为实验组。2011级有6个教学班,301名护生,其中男生17人,女生284人,平均年龄(19.73±1.67)岁。2012级护理本科6个教学班,共283名护生,其中男生14人,女生269人,平均年龄(19.46±1.54)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由教师讲授操作的基本知识、演示操作,学生练习,下课前教师再进行简要总结。

实验组引入自评与互评,具体实施如下:对每位实验指导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明确自评与互评的目的,同时与各班学习委员进行有效沟通,实验课前教师提前3~5天将实验内容、操作视频发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告知所有学生实验课采用的方法,课前要预习并观看视频,课上予以配合。2012级共6个教学班,将每个教学班分为4个组,每组大约11~13人,每个组再分为5~6个小组,各小组2~3人。实验课上,教师先讲解操作基本知识并演示操作,同时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练习。不练习的学生观察同小组练习学生的操作,练习操作的学生一边练习一边思考自己的操作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教师全程指导,课程结束前教师与各小组交流,先由各小组成员自评,然后互评,教师根据各组成员自评与互评表现评分,并计入学生实验平时成绩。最后教师集合所有小组进行总评。

1.2.2考核方法 我们通过与临床工作的护士长商讨,最后确定铺床、无菌操作、吸氧、导尿、输液5个考核项目,每个项目都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将5个项目的平均分作为操作成绩。实验成绩=操作成绩×70%+平时成绩×30%。

1.2.3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从参与广泛性、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操作学习效果及对重难点把握4个方面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共发放584份问卷,全部有效回收。

1.2.4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的资料输入SPSS 13.0进行统计描述与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两组操作成绩比较

表1 两组操作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操作成绩比较(±s,分)

组别操作成绩实验组(n=283)对照组(n=301)t值P 值89.95±7.63 82.71±6.88 -12.056 0.000

2.2两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表2 两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n(%)]

3 讨论

3.1有助于提高学生操作成绩

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课程,而护生护理操作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将理论课程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并达到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目的。实验课相比理论课而言,更具特殊性,实验课存在学生到课率低、学习不认真、不重视操作、练习不刻苦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一方面记录平时成绩,杜绝学生逃课现象。另一方面将自评与互评纳入实验课中,因为有他人的监督,学生必须参与练习,练习时也比较认真,每位学生都参与评价;同时也要观看他人的操作,否则就不能很好地评价他人。所以,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这也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1,2]。

3.2提高教学效果

实验课中仅教师一个人对学生进行监督与指导,教师的工作压力颇大,精力亦不足,往往会顾此失彼。自评与互评的引入,不仅增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当“学生”和“指导教师”双重角色。在实验课中,通过互相监督、对自我操作的点评及他人的互评,学生在学会技术、熟悉操作流程的同时,也更容易发现和纠正不足之处,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有学生说,“感觉练习有同学看,自己就会认真些”。还有学生表示,互相监督,感觉增加了彼此的交流。表2也显示,实验组在参与广泛性、提高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提升操作学习效果及有助于对重、难点把握4方面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也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3]。

3.3需注意的问题

学生自评时容易给自己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而互评时又会给出友情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要求学生抛开感情因素,实事求是、客观公平给予评价;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自评与互评不是一种形式,不是应付,而是一种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提升。

[1]徐珣.小组互评式方法对护理本科生护基操作技能提升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2199-2201.

[2]钱蕾,史蕾,代辉娟,等.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契约与同伴互评学习法的联合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3):65-67.

[3]王倩,张艺鸣,石锐,等.小组互评法在《护理管理学》案例教学应用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11):3163-3164.

(*通讯作者:陈川)

G421

B

1671-1246(2016)01-0092-02

注:本文系湘南学院科研项目(2012YY57)

猜你喜欢
教学班护理学实验课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雅韵·智慧·健康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有趣的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