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治疗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2016-08-10 00:49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雷贝拉唑

崔 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



雷贝拉唑治疗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

崔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

关键词:雷贝拉唑; 活动期胃溃疡; 溃疡愈合质量

胃溃疡(GU)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可导致胃穿孔、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为患者的生活与心理带来沉重的负担[1]。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饮食药物因素、胃蛋白酶与胃酸自身消化、遗传、精神因素及胃动力障碍等均可导致GU的发生。GU是一种侵犯黏膜全层、深达黏膜肌层或更深的坏死性病变,有研究[2-3]表明这种损害的愈合较复杂,需要多种组织与细胞相互作用,各种细胞因子共同参与。质子泵抑制剂(PPI)具有抑酸、根除Hp的效果,临床治愈率高达80~90%。有研究[4-5]认为PPI在体内具有较大的代谢差异,对细胞色素p450共同酶有高度依赖性,较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本文探讨雷贝拉唑治疗49例成人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及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首次诊断为胃溃疡且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活动期患者98例,男55例,女43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2.1±2.1)岁。所有患者均于1周内首次经胃镜检查证实存在活动期胃溃疡,溃疡数量低于2个,所有患者均未经治疗。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上腹烧灼感、反酸等。排除患有恶变或无法排除恶变可能的溃疡;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大脏器疾病患者;排除患有艾卓综合征、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患者;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排除对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所有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前48 h停用其他抗溃疡药物。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饮食习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治疗第1周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江苏豪森药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330,规格:10 mg)口服,每次10 mg,1次/d; 瑞巴派特(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107R)口服,每次100 mg,3次/d。第2~8周仅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每次10 mg,1次/d,瑞巴派特每次100 mg,3次/d。

对照组第1周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1118,规格:20 mg)口服,每次20 mg,1次/d; 瑞巴派特(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107R)口服,每次100 mg,3次/d。治疗第2~8周仅给予奥美拉唑20 mg,1次/d。

1.3疗效判断

经内镜检查判定临床疗效:痊愈:溃疡与周围炎症消失,内镜下分期S1、S2; 显效:溃疡消失并伴有瘢痕周围黏膜充血,内镜分期为S1与S2; 有效:溃疡缩小率超过50%,内镜下分期为H1与H2; 无效:溃疡缩小率低于50%,内镜下分期为H1与H2,或A1与A2。溃疡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经随访1年后计算溃疡复发率。

根据临床症状判断疗效:治疗前与治疗第4、8周记录患者胃溃疡症状,根据上腹痛、灼烧感、腹胀、反酸等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记录为0、1、2、3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较轻,无需服药为1分;症状明显影响部分正常工作与生活为2分;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需要服药为3分。

组织学炎症细胞改善:观察2组患者治疗8周后胃黏膜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根据“慢性胃炎分类标准直观模拟分法”判断:0分为正常,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2组患者治疗8周后观察腺管形态变化、腺体密度,评价组织形态结构恢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9%; 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见表1。2组患者治疗8周后慢性炎症积分与活动性炎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治疗8周后,观察组腺体密度与腺管形态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2 2组患者组织学炎症细胞改善情况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提高,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不断提高,全世界超过10%的人群患有消化性溃疡疾病。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病机制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减弱、Hp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6]。溃疡愈合质量主要指从胃黏膜结构、功能上溃疡得到真正的愈合[7]。溃疡愈合质量的高低与溃疡愈合部位、边缘黏膜炎症程度、腺体形态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溃疡愈合质量可全面反映溃疡愈合的状态,有研究[8]显示溃疡的复发与溃疡愈合质量密切相关,溃疡愈合后异常结构越多,溃疡复发的可能性越大,改善再生黏膜组织形态、超微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病理基础,是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有利手段。

表3 2组患者溃疡愈合质量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抑制胃酸的分泌是治疗胃溃疡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断剂等[9]。雷贝拉唑是一种苯丙咪唑衍生物,是第2代质子泵抑制剂,生物利用度远高于其他多数PPI制剂,抗分泌活性是奥美拉唑的2~10倍,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持久,可达24 h,在体内对膜的更新几乎没有影响[10]。雷贝拉唑主要通过与H+-K+-ATP酶部分可逆性结合,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11]。雷贝拉唑解离常数负对数值很高,比其他PPI起效快速,缓解症状迅速,对H+-K+-ATP酶具有抑制作用,对抑制Hp有强烈的选择性抑制作用。雷贝拉唑的代谢主要通过非酶系统,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作用较小,具有稳定的

抑制胃酸作用,患者用药个体差异较小。此外,雷贝拉唑还具有多个位点可直接抑制Hp的活性,具有不可逆性、非竞争性,有显著的抗Hp功效,且最小抑菌浓度低[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8周后慢性炎症积分与活动性炎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活动性炎症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腺体密度与腺管形态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雷贝拉唑对活动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效果,对胃溃疡患者微组织形态与结果恢复较好。

参考文献

[1]赵金强,邹才俊,夏磊,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3):258-260.

[2]仇玉平,潘晓林,莫静,等,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对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2):98-101.

[3]蔡英,丛旭,费然,等,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及胃泌素对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凋亡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6):2558-2563.

[4]代兴斌,蒋楠,魏学礼,等.兰索拉唑防治化疗药物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1,6(7):804-805.

[5]张嘉刚.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253-3254.

[6]Sasaki K.Candida-associated gastric ulcer relapsing in a different position with a different appearanc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32):4450-4453.

[7]任少敏.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配合抗生素对酒精型消化溃疡的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3(5):60-61.

[8]吴江涛.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2):846-847.

[9]Oida T,Kano H,Mimatsu K,et al.Gastric marginal ulcer after pancreatic coduodenectomy with pancreatic cogastrostomy due to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2,59(115):899-902.

[10]王静,季尚玮,谭平,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0):665-668.

[11]杨拥政.雷贝拉唑“三联”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抗菌及抗复发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8):1607-1610.

[12]付丹.雷贝拉唑治疗Hp阳性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及组织学质量评价[J]河北医学,2013,19(7):964-967.

收稿日期:2016-02-02

中图分类号:R 5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5-129-02

DOI:10.7619/jcmp.201615045

猜你喜欢
雷贝拉唑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咽异感症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研究
活血愈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铝镁加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