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6-08-10 00:49彭林强马春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匹多莫德肠道菌群免疫功能

彭林强,薛 满,马春利,杨 煊,梁 宽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 儿科,陕西 宝鸡,721000)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彭林强,薛满,马春利,杨煊,梁宽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 儿科,陕西 宝鸡,721000)

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匹多莫德;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在抗生素应用后因肠道菌群紊乱所引起的腹泻[1]。AAD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一般认为其发病是因为抗生素的应用对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产生了抑制作用,引起肠道内菌群失调、微生态环境失衡,进而导致患儿免疫功能下降、肠道黏膜屏障损伤、肠道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2]。作者对AAD患儿在微生态制剂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4例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AAD患儿,其中男44例,女30例,平均年龄(2.7±1.5)岁。均符合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的AAD诊断标准[3]:腹泻发生在抗生素应用3 d后,其中腹泻指大便次数每天在3次及以上,并且伴或者不伴大便性状改变如稀糊便、水样便、黏液便等,大便培养未发现细菌。排除合并先天性胃肠道畸形、重症肺炎、肝肾功能不全及免疫缺陷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腹泻程度、抗生素使用时间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给予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芙露饮,苏州长城制药厂生产),每天800 mg,分2次服用,疗程为2周。

1.3观察指标

① 免疫功能指标。2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及CD4+/CD8+); ② 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次数及性状,记录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判断标准[4]:显效:治疗72 h后,患儿全身症状消失,大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2 h后,患儿全身症状显著改善,大便便性状及次数好转;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甚至恶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CD3+、CD4+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为(2.85±0.97)、(7.48±2.74)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88±1.05)、(11.22±3.67) d (P<0.05)。观察组中显效22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9%; 对照组中显效16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78%。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儿童时期是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高发阶段,抗生素药物在这一阶段的应用较为普遍。近年来,各种新型广谱抗生素不断不现和应用于临床,抗生素也成为住院患儿最常应用的药物之一,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据报道[5]目前AAD的发病率高达5~25%。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其机制包括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抗生素的直接毒性作用及其对糖和胆汁酸代谢的干扰作用,其中肠道菌群失衡占主导作用[6]。抗生素可破坏肠道正常菌群,使益生菌数量减少,而使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进而损伤肠道黏膜屏障并使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而引起腹泻;另一方面,肠道内正常菌群数量的减少减弱了肠道内的多糖发酵作用,使其不能被有效转化、吸收,可导致渗透性腹泻的发生;再次,肠道菌群失调又可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加重患儿的腹泻,从而使患儿的病情迁延[7-8]。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使正常肠道菌群数量明显增加,调节并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修复破坏的肠黏膜屏障,并且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还具有参与维生素合成、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等多方面的作用[9-10]。作者对AAD患儿常规给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

表1 2组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高纯度二肽,口服进入机体后能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可激活NK细胞,促进有丝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进而促进细胞免疫反应[11]。本药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常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辅助治疗。研究[12]指出腹泻患儿常存在免疫功能降低,作者尝试将匹多莫德应用于AAD患儿的治疗,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T淋巴细胞的主要作用为参与机体识别抗原、产生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应答,T淋巴细胞总数或 CD4+/CD8+比值的异常改变可反映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异常[13]。本研究发现,2组患儿血清CD3+、CD4+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匹多莫德可增强AAD患儿免疫力,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及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匹多莫德可有效增强患儿免疫功能,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项迎春.11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814-816.

[2]李晓侠.药学干预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75,1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10-12.

[4]卢丽莉.益生菌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1):1083-1085.

[5]廖炀,刘作义.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研究现状[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6):55-57.

[6]伍根峰,唐军,马友凤.益生菌对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防治作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99-100.

[7]范伟彩.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3):86-87.

[8]何学琴,黄娟,罗燕军,等.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5658-5660.

[9]董路,邹丽芬.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5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2):152-153.

[10]Varughese C A,Vakil N H,Phillips K M.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 refresher on causes and possible prevention with probiotics--continuing education article[J].J Pharm Pract,2013,26(5):476-482

[11]赵光侠.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5):125-126.

[12]张胜安.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5):662-664.

[13]Osorio Y,Ghiasi H.Comparison of adjuvant efficacy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recombinant viruses expressing TH1 and TH2 cytokine genes[J].J Virol,2003,77(10):5774-5783.

收稿日期:2016-03-15

中图分类号:R 4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5-145-02

DOI:10.7619/jcmp.201615052

猜你喜欢
匹多莫德肠道菌群免疫功能
高铅血症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变化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体会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人唾液中7种短链脂肪酸
大鼠肠道菌群对芍药苷体外代谢转化的研究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