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达成课堂核心教学目标,助力中考考前复习

2016-08-11 14:47孙燕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中考核心

孙燕

从微博里读到这么一个小故事——

一位青年总是碌碌无为,于是去找智者。智者说:“帮我烧壶开水!”墙角正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柴火。于是青年便出去找。他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可是壶太大,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继续出去找柴,回来时那壶水已经凉了。智者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为什么不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便一开始踌躇满志,可树立了太多的目标,也很难成功。生活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

长久以来,中考考前尽管老师们总是“踌躇满志”,但往往课堂教学总是死水一潭。面临升学重压,许多老师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复习不系统,因此课堂便成了“满堂灌”“满堂练”“满堂评”,短短的45分钟想解决的问题太多,这样的复习模式导致初三语文复习课枯燥无味、高耗低效。这就像大水壶里装满了水,而学生的精力有限就像柴始终不够,因此课堂的效果也就像那凉了的开水。如何把学生语文学习这壶水烧开,在教学目标制定和达成上教师得下足工夫。

一、确立课堂核心目标

1.核心教学目标源自《语文课程标准》

核心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关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等相关的阐述,语文教师始终紧绷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弓弦,让语文课堂教学思路明朗、清晰。尤其是中考考前复习课,可直接将其中的一项内容作为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总复习目标,如阅读专项复习课的总目标之一“在阅读中找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片段,并说说其作用”,即《语文课程标准》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阅读”的要求之第5条,即“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核心教学目标源自《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

考前复习,教师不仅要格外关注当年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还要关注去年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将两年的“考纲”相比较,着重比较其不同,将修改的部分可直接或间接作为教学中的核心教学目标来着重完成。

3.核心目标源自教材内容

初三下学期,许多学生在语文复习上“追新”,不断地练习新的题目,忽视教材;临近中考,不少教师也是“一手试卷”,撇开教材。而事实上,教材所传播的皆是“语文学习”的信息。中考考前复习,教师应串联初中的语文教材,理其“线索”,抓其“纲要”,抽丝剥茧其中的经典篇目或片段,再次回炉利用,学生温故知新,充分感受语文知识积累的内化,领会表达上的隐性价值。

如某校中考作文复习研讨课中,该教师就将“再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片段赏析”作为核心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再次细读回味,找出详写与略写的内容,并说说安排的妙用。学生很快进入“理清详写与略写作用”的核心目标学习中,达到明确文章选材“详”与“略”的原因及成效,以便更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二、达成课堂核心教学目标

1.充分关注学生学情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达成目标的先决条件,到了初三下学期,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普遍较强,与七、八年级时相比学风更浓、更正,但在中考的压力之下,历经接二连三的测验之后,在各门课都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之时,学生经常表现出紧张与劳累,此时需要教师花心思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位语文教师本来预备用一节课时间进行测验,走进课堂时发现学生刚刚考完数学,于是立即改变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改为“听故事、评故事、写故事”的欣赏与训练的综合课,这样学生既得到了适度缓冲,又兴致盎然。

再如,四月某日下午第一节课,一位教师本来预备进行“文言文阅读自主训练”,但发现一些学生犯“春困”,于是改“自主训练”为“合作比拼”式,利用“积分PK”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2.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在采取的教学策略上建议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教师应设置课堂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创设图片或照片情境”“通过表演来自创情境”等。

如在抒情类散文阅读复习课教学中就设置了“填写同学录”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选取文中的一句话来作为激励同学的话语,并说说选取这句话的理由。根据此设置的情境,学生很快身临其境,认真阅读后,择取文中的某一句话进行分析,并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3.不要遗忘“朗读”

初三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授课时都忽略了“朗读”,一些老师甚至认为“朗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这其实是教学的一大失误。

事实上,朗读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外,饱含感情的朗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问题就在于,我们在教学中得让学生首先认识到“读什么”,明确“读的方法”,确定其方法“行之有效”。

为此,某初中初三教师们经过集本备课,在“朗读”上作了如下安排:3月,让学生自由选择优秀散文中的精美片段进行齐读或轮流朗读;4月,学生自选中考满分作文中的精彩片段齐读或轮流朗读;5月,让学生自选本班学生作文中的优美片段进行齐读或轮流朗读;6月,让学生听读央视《子夜读书》等节目中的故事并复述其中最感兴趣的一段话。

当然,在朗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予以指导与点拨,有意识、有目的地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构思、表达方式、细节描写等,并指导学生“速读”与“精读”,从而使朗读更有效。

4.开启学生表达的欲望

凡是教过初三的教师基本有同感,那就是毕业班学生大多关闭了“表达”的大门。《语文课程标准》中首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以“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所以学生“不愿说”或“始终不说”,这节语文课无疑是失败的。

那么怎样刺激学生表达的需求呢?除了在初一、初二时就要着重培养,到了初三时,教师有意识地作为“采访者”“编辑者”和“放映者”,把表演的舞台留给学生。不仅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要下工夫,还要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上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而刺激学生不断“想说”。另外,教师当“放低”姿态,“俯首甘为孺子牛”,让学生感到“中考大战前”,教师如亲人般格外的亲切,或许这也就促成了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当然,好的语文课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好的中考复习课也不会固定某一个模式,只要能达成“核心教学目标”,且运用合理的教学时间来完成,就是一堂好的中考复习课。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八中学西校区)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中考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