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微信平台,让教育跨越时空

2016-08-13 10:17天津市北辰区第二模范小学刘雪丽
天津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信群习惯微信

■天津市北辰区第二模范小学 刘雪丽

搭建微信平台,让教育跨越时空

■天津市北辰区第二模范小学刘雪丽

开学初,我班使用了学生和家长都非常喜欢的一个家校合作教育平台——微信平台,这个平台共包括四个微信群:学习信息群、家教互动群、展示交流群、育德接龙群。四个小小的微信群发挥了神奇的作用,使用起来快捷、方便,可视、可听、可诉诸文字,实现了无障碍交流。简单而富有情趣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便了教师、学生、家长三者的沟通联系和爱心互动,受到广泛的喜爱和欢迎,运用短短几个月,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学习信息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学生初入学,课前准备、上课、作业、预习和复习以及文具的整理和使用等习惯都需快速养成。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上课举手发言,坐姿、站姿等,不仅在日常的指导上下工夫,还通过微信表扬学生的好习惯,并在微信群中的“作业信息栏”内布置相应习惯养成的作业,回到家中家长继续督促练习,好习惯的养成在家校配合中逐渐落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需要反复抓,抓反复。过去只是班主任单方面抓,家长不知如何培养,现在有了微信群,家长可以及时看到图片示范。家校齐抓共管,共同激励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成长。我还通过微信群与家长沟通,共同磨炼学生的意志,如坚持正确坐姿两分钟,坚持正确站姿两分钟等,鼓励学生坚持到底,战胜自己。现在,我班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树立了良好的班风班貌。一个学期以来,在学校开展的规范班集体评比、好习惯班集体展示等活动中,我班均获得了一等奖。

书写习惯是低年级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视力发育、骨骼生长。从学生健康的高度出发,我把正确握笔的图片和看书、写字正确姿势的图片发到微信群中,与家长齐抓共管,取得了良好效果。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这样的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太抽象了,而笔套的使用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家长们互帮互助,有时间的家长帮没时间的家长购来笔套,头天布置的任务,第二天全班学生就都用上了笔套。习惯养成需各学科教师齐心协力,作为班主任更要多留心,多尽心。我与各科教师及时沟通,了解各学科的具体要求。如,美术学科需要课前准备学具,我会提前提醒学生,并及时在群中告知家长,保证每节课上学生们都能备齐学具;体育教师要求学生上课带沙包,我也会提前通知学生,并在群里告知家长,保证了体育课的质量。学生的课堂好习惯渐渐养成。习惯培养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齐抓共管,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家教互动群,家长也成长

微信功能还有很多,如教师会及时把最前沿的家教信息发到群中供家长参考,也可从家长的微信中选取经典的家教信息发到群中。小小微信群引来家长的关注,常常收到家长热切的回复,我适时点评,鼓舞家长士气。另外,我还将自己创作的一些文学小品以及所读书目、读后感等发到微信群中。每日课堂讲解的重难点、易错点,我都会拍下来发到微信群中,便于学生复习、家长指导。微信平台使家庭教育不再“盲人摸象”,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了解,对教学重难点不明白,对教师工作不肯定、不理解的现象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可,对教师的敬重,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家长们高兴地说:“如今教育信息化,孩子、家长都受益。”小小的微信群发挥了神奇的作用,不仅成功地解决了不少班里的问题,还提升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展示了我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微信沟通速度快,效果好,使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及合作关系,班中有了困难,家长及时出面解决,家长有了困难,大家合作解决。小小的微信,凝结了一个出色的家校合作团队。

在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过程中,我通过微信浸润素质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师不仅有口头上的鼓励,还奖励笑脸贴纸。家长们心中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作积淀,明白了教师的用意,纷纷积极配合,鼓励孩子回报长辈,并用手机记录下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发到班级群中,教师根据群中相关信息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学生们的劲头更足了。在这个群中,教师、学生、家长形成良性互动,构建了一块新的课堂外家教主阵地。家长和教师之间互相尊重,教师成了家长信赖的朋友。

三、展示交流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彰显。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为此,我除了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还开展了各类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及教育实践活动。如:写字、古诗诵读、课文朗读、生字认读闯关等活动,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发到微信群中,家长第一时间看到;学生在家创作的作品,家长也会发到群中展示,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增强了学生们的信心。在班里组织节日、季节等主题的个性手抄报展示,彰显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张扬个性,教师会把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传到群中,家长们帮忙准备资料,根据不同的节日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秋天,正是落叶缤纷的季节,我通过微信介绍树叶拼画作品,并利用午休时间带领学生们捡叶子、野花。学生们利用周末又捡来许多叶子和野花野果,制作了精美的树叶拼画。作品塑封后在楼道中展示,学生们颇有成就感。我通过微信将作品发到群中,学生们成就感倍增。我通过微信介绍石头彩绘,学生们利用休息时间捡拾各种形状的石块,洗净、设计、绘画,作品稚拙可爱。万圣节,我把在网上看到的南瓜灯发到群中,学生们模仿着做出了趣味横生的南瓜灯。我把水果拼盘的图片发到群中,学生们学着制作出了各式可爱的水果拼盘。丰富的艺术形式拓展了他们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经历成为学生童年生活的宝贵财富。

元旦前,我通过微信群与家长沟通,说明庆元旦联欢会的意图和内容,家长们积极配合,爱心参与。浩明家长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与我联系,为学生们订购了39顶圣诞帽作为礼物。我把这一消息发到群中,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浩明妈妈又把为小主持人设计的台词传给我,并主动请缨,对选定的两个小主持人进行培训。小小的微信群连接着一颗颗爱心,传递着人间大爱。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我校组织学生们到活动基地实践,我把相应照片传到群中,家长看到孩子们兴奋的笑脸,感到既踏实又开心。

我在班中开展义卖活动,卖场是教室,号召学生和家长共同制作手工艺品,我把这一消息发到群中,家长们热烈响应,与孩子们共同制作,设计展牌,制定价格。心怡妈妈制作的手工艺品最有趣,发到群中后,立即接到了“订单”。义卖现场气氛热烈,家长、学生齐上阵,家长把现场照片不时发到微信上,迎来羡声一片。部分义卖所得作为奖优基金,另一部分由学生在家长辅导下存入银行。这类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实现了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过渡。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家长大力支持,学生们在丰富的班集体活动中茁壮成长。

四、育德接龙群,打造健全人格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对集体、对他人都是有用的。我希望学生们面对困难时能够勇于尝试,不断超越自己;我希望他们能够自律,努力养成好习惯,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的学校生活;我希望他们学会合作、分享、不抱怨,体会合作的快乐;我希望他们多读书,因为读书可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我希望我的陪伴和引领使他们的人生充满正能量……我想看到自信、自主、自强的他们茁壮、快乐地成长。

开学不久,我在班里建立了育德接龙群。学生们每天要完成接龙的具体内容有:每日读书、诵读古诗、日行一善、日悔一过、每日运动等,哪个学生完成了,就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标注数字“一”。标注数字“一”代表学生当天的五项内容全都完成了。

读书的要求是每日坚持15分钟,设计这个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刚开始学拼音,学生读书会感到困难,我就建议家长读给孩子听,随着拼音水平的提高、识字量的增加,学生们逐渐能自己读各种绘本和拼音读物。

“日行一善”,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我鼓励学生,不论在家、在校,每天都要有意识地去做一件好事。学生们过去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多数学生从不主动做事,更不懂助人,这个作业布置下去后,学生们在家主动找活儿干,收拾碗筷、洗碗、扫地、擦桌子,没过多久,家长们欣喜地告诉我,孩子变了,变得越来越勤快懂事了。

“日悔一过”,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反思,找到一天学习、生活及与人相处中的不足。“吾日三省吾身,则行无过矣”,学生们的思想品行、良好习惯因为有了接龙作业而愈加扎实。

“每日运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运动意识,从小养成健身习惯,强健体魄,为人生打下良好基础。“行善、悔过、好学、运动”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一个个具有健全人格、积极进取的阳光少年逐渐成长起来。

这个活动已坚持了近四个月,在学生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热爱生命:有的学生看到书报柜上的植物接触不到阳光,便用光盘反射阳光,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他们懂得感恩:每天午饭时我为他们盛汤,他们会真诚地说:“您辛苦了!”他们热爱劳动:开学初分配的值日工作,我只公布了一次,他们就牢记在心里,每天坚持从不漏岗。他们热爱读书,勤于探索,富于想象:一次,小肖把从家里拿来的鸡蛋当成恐龙蛋送给了宇轩,宇轩如获至宝,用自己的身体“孵化”,想要“孵”出小恐龙,虽然一个意外使鸡蛋碎了,但他们获得了真知的体验。他们爱校:利用午休的间隙,捡拾操场上的落叶和垃圾。他们爱学、互助:一个人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其他人主动提供帮助,共同进步提高。他们懂得回报:我身体不舒服,却因为工作忙碌来不及喝药,他们便悄悄地为我沏好中药。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在教师节贺卡上称我为“妈妈”。做这样的班主任是多么幸福!

接龙群的建立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每日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期坚持实现大跨越。

通过微信群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发展,教师真心关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师爱中慢慢成长,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爱,懂得付出爱,爱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邓蕙)

猜你喜欢
信群习惯微信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假如亡国之君有微信群
好习惯
微信
利用微信群营销猕猴桃的启示
在线研讨:教师专业思考的引发和深入——从“扬州历史教师”微信群的一次争论说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