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评价研究

2016-08-13 02:11张伟伟高锦杰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吉林省产业结构林业

张伟伟,高锦杰(长春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基于因子分析的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评价研究

张伟伟,高锦杰
(长春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当前,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优化林业产业发展对于提高本省的生态承载能力,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此,以自然、资本、市场状况作为基本框架选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全省林业产业的发展进行评价十分必要。吉林省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并搭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以实现吉林省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林业产业;因子分析;评价指标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不断增强,林业产业的地位不断上升。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现实,林业产业发展在维护生态安全中所起的作用愈加显现。在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后,林业作为生态环境服务屏障的主要提供者,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吉林省是我国东北森林以及防风固沙的双重屏障,承载着保护资源、防护林建设的重要使命,同时其丰厚的森林资源在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吉林省2010—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力争用10年的时间将林业产业发展成吉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此,注重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对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推动的作用。近年来吉林省的林业产业发展迅速,但就整体而言,林业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竞争力不强,资源优势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本文从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配以定性分析,对吉林省当前的林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旨在为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林业产业发展研究倾注了很多的精力,结合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广泛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林业产业化的研究方面,学者们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董岳(2009)通过对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及特征;[1]蔡成军、朱磊(2013)通过研究发现林业产业化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2]姜贵腾(2014)指出发展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能够有效解决四川省农民稳定增收的现实问题;[3]马强(2014)分别从政策及林业行业协会等方面对有效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4]其次在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张帆(2012)通过GM(1,1)预测模型对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优化方案;吕盈(2012)以东北及内蒙古为例,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5]曹兰芳等(2013)分析了湖南省林业三次产业及各亚产业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最终得出林业第二产业对湖南省林业总产值的关联度最大;[6]吕洁华等(2014)通过采用马尔科夫二次规划模型预测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有序度,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正处于动态优化中。[7]最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关注对林业现代化的研究,郭海、陈文汇(2013)在明确界定现代林业的基础上,构建了3个层次、13个方面的现代林业评价指标体系;[8]在此基础上,王岩等(2014)对黑龙江省现代林业的发展设计出了32个评价指标体系。[9]

综上,目前学者对林业产业的研究已经很深入,认识到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性,并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现代化林业提出了相关建议,但他们并未从定量的角度对具体某一省份的林业产业发展情况作出评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吉林省林业产业状况,为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吉林省林业对全国林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降低

林业产值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其大小直接影响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由图1所示,近十年来,吉林省与国家的林业总产值呈现出明显趋同的增长态势,吉林省林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236.0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 450.9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38%,国家林业总产值截至2014年增长到54 032.94亿元,由此说明国家及吉林省对林业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吉林省林业总产值在全国林业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反映出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对全国的贡献情况。由图2看出,从全国视角来看,吉林省林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间,占比一直在全国林业总产值的2%—4%之间波动。尤其自2008年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实施以来,吉林省林业产业对全国的贡献率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由2008年的3.74%下降到2014年的2.69%,下降幅度达28.07%。这表明,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林业发达省份的差距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

图1 吉林省林业总产值与全国林业总产值 

图2 吉林省林业总产值占全国林业的比例(%)

(二)林业产业对全省GDP的贡献明显

吉林省林业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2005—2014年期间,特别是在2008年集体林权改革以后,吉林省林业总产值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从图3可看出,吉林省林业总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6.52%增长到2014年的10.51%,增长率高达61.2%。这表明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实施以来,吉林省的林业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贡献递增,林业产业的发展逐步受到重视。另外,林业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增强其发展力度是刻不容缓的,同时这也为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新方向。

图3 吉林省林业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 

图4 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变动趋势

(三)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平缓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是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的总体表现,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根据图4可看出,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产值近年来表现出平稳的变动,基本维持在30%左右,特别在2006年以后,下降的趋势更为显著。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由2005年的48.33%上升到2014年的61.42%,上升了13个百分点之多。近年来,第二产业一直处于林业产业的主体地位,为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近年来变化明显呈递减态势,并且始终没有超过第一、第二产业。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具体趋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1∶49∶20变化为2014年的27∶61∶12。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逐渐趋于合理化,基本符合“二一三”的产业发展结构。第一产业产值比例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例略有上升,但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反而降低。这表明林业第二产业是拉动吉林省林业产业产值增长的关键引擎,林业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指标体系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综合指标层、分类指标层以及具体指标层。具体而言,综合指标层反映的是吉林省林业产业综合发展情况;分类指标层主要由自然资源、资本能力以及经济能力三类指标构成;具体指标层是在遵循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以及可度量性的基础上选出的(详见表1)。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2000—2014年各年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年鉴》以及吉林省林业厅网站等。其中林业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是林业产值增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量之比。本文通过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

由于选取的指标不同、单位不尽相同、数据大小差别较大,为了使各指标数据具有可比性,因此,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表1 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评价体系

(三)实证研究

1.KMO和Bartlett检验

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是为了确定所选择的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KMO的值为0.764,所以说本文的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另外,Bartlett的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38.879,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同样认为本文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

2.提取主成分

运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降维分析可得到表3所示的主成分方差解释表。表3中数据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有两个,我们提取前两个主成分,这两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0.147%的水平,即携带了原来所有指标的90.147%的信息量,已超出了所规定的85%的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

表3 方差主成分解释表

3.因子载荷矩阵

表4 因子载荷矩阵

根据表4可以写出因子分析模型,如下:

X1=0.974*F1-0.037*F2

......

X9=0.972*F1+0.008*F2

其中,F1、F2为2个主成分因子。从因子分析模型中可看出,第一个主成分因子F1主要包括森林面积(X1)、活立木总蓄积量(X2)、林业用地面积(X3)、林业总产值(X7)、林业第二产业产值(X8)以及居民消费水平(X9)等6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自然与经济因素,我们为其命名为自然经济因子。

第二个主成分F2主要包括林业固定资产(X4)、年度到位资金额(X5)、林业国家投资(X6)等3个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因素,我们为其命名为资金因子。

4.因子得分计算

根据上文可知,选取的主成分分别为X1和X2,接着运用SPSS18.0得出了两个主成分的得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年份的综合得分。各年份的综合得分用Fx表示(x=2003,2004……2014),第一主成分的得分用Zxa表示,第二主成分的得分用Zxb表示,权重分别为二者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即公式为:Fx= 0.65948*Zxa+0.90147*Zxb。由公式计算得出各年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

表5 2004—2014年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综合得分

(四)综合评价

从综合得分的趋势图(图5)可以看出,2004—2014年间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综合得分整体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其中2004年的综合得分最低,2014年的综合得分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吉林省对森林生态保护力度的强化,自2005年始,吉林省的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以及林业用地面积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08年实施集体林权改革后,特别是在2009年以后,吉林省林业产业的综合得分骤降,大都徘徊在-0.5—0.5之间。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集体林权改革后,林农拥有了对林木的经营权与处置权,他们为追求经济收益的最大化而不断地缩减林木的最优轮伐期,将林木过早砍伐出售,致使林业生产总值受到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林业产业融资渠道受限,尽管近年来,吉林省对林业产业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年度到位资金由2004年的14.6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80.82亿元,但是目前的融资仍然不能满足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吉林省对林业产业的支持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增强。

图5 2004—2014年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综合得分趋势图

2014年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综合得分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峰,这说明吉林省已经意识到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性,正在逐步增强林业产业的质量,提高林业产业的生产总值,并且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注入,使得全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促进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由上文可知,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综合得分在波动中有所上升,为了推动其健康稳步发展,实现吉林省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推进措施。

(一)强化政府扶持力度

在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林业产业的主客体分别是林农和市场,政府在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府制定的相关林业政策是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得以有效运行的保障,因此政府应不断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方面,要培育一批有特色、技术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中小林业企业发展,形成有序的林业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建立林业产业发展约束激励机制,根据区域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后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对各部门的责任进行分解,将区域林业产业发展的总量指标与相对量指标相结合进行考评,根据其发展的整体情况,解决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政府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林业产业发展,政府要鼓励林业信托融资模式、林业项目资产证券化以及林业项目BOT融资等模式的发展,建立林业产业投资基金,拓宽森林培育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实现多元化融资。

(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是保障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在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因此,一方面,要通过合理配置各产业之间的生产要素,改善失衡状态,促使林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另一方面,通过改变传统型的以木材生产为主导的林业发展模式,逐步向林业生态建设模式发展,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基于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现实,可以确定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为:夯实林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增强林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质量,推动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其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大力发展林木的培育与种植。根据吉林省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结合省内地缘及资源优势,把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放在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上,依托国内林业发展市场及新兴的森林碳汇市场,同时结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以林木培育与种植为主导,做强林业第一产业,夯实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其次,增强木材精深加工业发展质量。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潜力大的第二产业上,依附林产品交易市场,以木材精深加工为重点,强化木材加工业,建成标准化及专业化的经营模式,使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形成林业产业链条的高度相关,最终推动林业产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最后,推动林业第三产业发展进程。吉林省要在保持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动多种经营方式,如发展林下经济、花卉养殖及其他林业副业,在传统林业发展基础上催生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服务及林业旅游第三产业,如以珲春为窗口,发展周边的林业旅游业,整体提高林业产出水平。

(三)搭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林业产业发展并不乐观。当前要解决林业资源与林业产业之间的矛盾,就必须从林业一、二、三产业着手建立一套现代林业产业体系。首先,要挖掘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潜力,充分探掘林地生产潜力,加快培育林木资源,推动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其次,要推广现代科技在第二产业中的应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和设备,发展林木产品加工及精深加工的林业加工业,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扩大吉林省林业加工业的规模和范围;最后,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原有森林资源景观的基础上,加以充分开发利用,并对生态旅游加大指导力度,最终形成以生态景观为主体,其他林业景区相互补充的生态旅游圈。

[1] 董岳.中国林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9.

[2] 蔡成军,朱磊.中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3,(8):132-133.

[3] 姜贵腾.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研究——基于DEA的四川省84家省级龙头企业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14,(6):69-78.

[4] 马强.提高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措施[J].科技展望,2014,(11):22.

[5] 吕盈.基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东北、内蒙古地区为例[J].林业经济,2012,(5):93-96.

[6] 曹兰芳,王立群,戴永务.湖南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3,(2):118-121.

[7] 吕洁华,张洪瑞,张滨.基于马尔科夫二次规划模型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的有序度测算和优化[J].林业科学,2014,(9):138-146.

[8] 郭海,陈文汇.我国现代林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3):5791-5793.

[9] 王岩,徐蕊,毕金鸽,马阿斌.黑龙江森工林区现代林业发展系统研究[J].林业科技,2014,(5):56-59.

Study on Evaluation of Jilin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FactorAnalysis

ZHANG Wei-wei;GAO Jin-jie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22,China)

At present,Jilin province i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tage.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gradually prominent.Fo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promoting the economic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optimizing forestry industry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hat using nature,capital and market conditions as a basic framework to choos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and apply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Jilin province forestry industry should strengthening government support,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forestry industry,and setting up modern forestry industry system to realize the span typ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in Jilin province.

forestry industry;factor analysis;evaluation indicator

[责任编辑:于明霞]

F326.2

A

2016-06-20

1671-6671(2016)04-0079-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JY012);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50418046FG)

张伟伟(1981-),男,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低碳经济;高锦杰(1991-),女,辽宁朝阳人,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吉林省产业结构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land produces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