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芍药分株繁殖技术

2016-08-15 00:48于红梅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3期
关键词:切段芍药东北地区

于红梅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山公园,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东北地区芍药分株繁殖技术

于红梅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山公园,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别名将离、离草,多年生草本花卉。花的颜色非常丰富,是东北地区早春花卉,深受园林工作者喜爱,是绿化庭院、公园等的早春主要品种,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1形态特征

芍药是多年生植物,茎由根部簇生。叶是羽状复叶。花蕾形状各异,以椭圆形居多,淡绿色。花多生在茎的顶端,2~3朵花,白色较多,花开后较大,花瓣最多可达10多朵,雄花较多,花丝呈淡黄色,花期5~7月。果实为蓇葖果,呈椭圆形较多,子房为1室,内含种子最多7粒,种子呈深黑色,椭圆形,果期8~9月。

2生长习性

芍药较耐旱,极耐寒,怕水湿,较喜光,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生长和开花良好。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旺盛,遮阴地块生长不良。

3分布范围

东北、华北等均有分布,东北地区多分布在海拔500m以上的山坡、林缘、林下等地。在朝鲜、日本、蒙古及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4繁殖

芍药分株繁殖是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有开花早、繁殖快、简单,能够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特性。一是分株法繁殖的苗木,开花较早,比其他繁殖方法开花早播3~5年,分株法繁殖的苗木,第二年就能开花。二是分株繁殖简单容易,省时、省力,在生产上能够降低成本。三是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特性、抗性强等。分株繁殖缺点也非常突出,就是繁殖苗木的系数较低,3~4年生的植株,每株约繁殖2~4株苗木,用苗量大的,很难满足生产需要。

4.1分株季节

芍药的分株繁殖,不能过早的分株,也不能过晚分株,东北地区最佳分株时间是8月末到9月中旬。分株的苗木,经过移栽后3~5年,又可继续进行分株繁殖。多年生的病虫害的植株,不能进行分株繁殖,影响苗木质量。

4.2分株方法

在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4~5生的优良植株,进行分株,用尖头锹在芍药的植株根部挖,挖时循序渐进,防止伤到根系,影响植株生长,当露出部分芍药根时,用锋利的刀将芍药株分切成段,切段时不要伤到植株,取出切下来的根段,进行分株栽植。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株时一定要细心,挖肉质根时小心,尽量避免伤根,挖出根后,去除原来的根土,去掉腐朽的老根,切段时每段可留2~4个芽,如果分根植株的根部土壤较湿,分株时根较脆容易折断,可先晾晒一会在分段。

分段后栽植时,在分株的植株旁挖穴,穴的深度根据根的长度和粗度而定。一般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5cm最好,在穴内加入适量的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之后把分根埋入穴中,轻轻镇压,及时浇水。

芍药生产上也有用芍头分株繁殖的,方法是在秋天,植株进入休眠期时,挖出母株,将粗根全部切下药用,把带芽的芍头作为繁殖材料。一定要去除无芽和病虫害的芍头,之后将芍头切分成块状,每块带壮芽2~4个,芍头厚2.5cm,切完段及时栽植,如果不及时的栽植,就不要对芍头进行切分,可将芍头用芍头和沙子1∶3的比例进行沙藏,需要切分时再用。

参考文献

[1] 高志民,王雁,王莲英.牡丹、芍药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75-79.

收稿日期:2016-02-13

中图分类号:S682.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3.033

猜你喜欢
切段芍药东北地区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切片与切段对叠鞘石斛多糖、联苄类化合物及石斛酚提取量的影响研究
甘蔗收获机切段装置设计与试验
治肾亏腰痛
华重楼(Paris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无性繁殖试验研究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