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自主学习中小学生质疑能力培养

2016-08-15 18:19陈明艳
考试周刊 2016年62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学习效果自主学习

陈明艳

摘 要: 生本理念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起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以生为本,推动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激起学生追问探究的天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点拨学生答疑解惑,寻求正确的解题方式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质疑能力 学习效果

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效果,就要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在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指引下对疑难点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重视自习指导,形成质疑意识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确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小数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能力先学起来。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学情况和能力,在课前设计导学案,帮助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如在《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前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初步认识、会读几分之几,理解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和用分数的表示。设计:①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写作( )。②能用分数表示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吗?③比较分数的大小。④结合例题,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思考和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导学案,让学生知道如何预习新学内容,如何自主发现要解决的重难点,能够自己在思考和做题中发现问题,从而带着问题预习,在预习中获得新知,并能将自己的质疑和发现写出来。

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养成一定的预习习惯和方法,让学生养成读数学的习惯,能在课前学会读数学课本,对教材中的术语、数学符号、公式、定义等理解清楚;能够主动画一画、做一做,不理解的词句上画上记号,动手解一解题目,或者亲自动手操作。如“圆锥的体积”的预习时,自制学具,实践感受同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的含义,想一想它们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此,他们才能在主动思考、积极探寻中发现问题;带着质疑进入新课学习,才能有重点地听课与参与课堂。

二、有效开展互动,提高质疑能力

数学是思维体操,重在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培养。我们要提高学生质疑能力,需要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提高他们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兴趣。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质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困惑。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质疑思考。如在《等式与方程》学习中,可以从生活中的体重测量导入,然后让他们认识天平,在天平的操作中感受等式的性质,启迪学生对含未知数的等式的理解。这样,在提供新知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学生的视角思考他们的学习,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鼓励和肯定中激发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

2.指导方法,加强引导,让学生善于质疑。

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质疑问难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奏,思维能力提高的起点。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情景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教会他们观察质疑、比较质疑、联想质疑。如《圆面积》的学习中,我们先让学生说说对圆的认识,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他们观察圆,思考这样的图形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在圆内和圆外画上相切的正方形,让学生对比着思考圆面积的大小。然后让他们联想圆的面积和以其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的大小,这样,学生对圆的大小和直径关系就有质疑。结合教材,学生就会得出圆的面积和其半径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关系。如果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就会想到将圆若干等分,从而做出近似长方形而得出圆面积的公式。

很多数学问题都来源于观察和思考,教材的主题图侧重于学生观察与发现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形成质疑和困惑,他们就会有数学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当然,学生质疑点可能会出现偏差,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哪些疑问有价值,哪些问题不着边际,逐渐让学生有准确质疑的能力。

三、运行合作学习,提高释疑解疑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学习中的质疑主要集中法则规律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和概念的形成、算理的推导、解题思路的分析等过程中。学生有了质疑,还要激起他们解决的意识,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有效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如在《认识公顷》教学中,将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及其大小换算进行复习巩固是有效掌握新知的学习内容之一,我们可以让学生合作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正方形图形,让他们自己思考并感受获得面积大小的认识。而1公顷的面积大概有多大呢?我们可以让小组成员自己想办法将这样一个相对抽象的问题形象起来(可让小组成员两手臂伸直、手拉手站成一队,计算出长度,思考如此站队组成个一公顷的大正方形,要多少名学生?)。再如在教《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有学生提出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的质疑。我就列出四道计算题让学生分组解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谈论,让学生经历“假设—论证—实践—结论”的认知过程,从而在比较中发现“从个位减起”的价值。

当然,小组合作质疑释疑活动的开展,还要注意时间控制,既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又要不浪费课堂学习时间,更要注意“好、中、差”兼顾,不能让有些学生成为看客。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强化学生的质疑能力,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带着疑问寻求解题的常态化。只要我们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引导、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那么,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中就能提升数学思维品质,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邓晓磊.浅谈培养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的有效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8).

[2]李新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5(08).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学习效果自主学习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