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方式

2016-08-15 12:43过晔
求知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教育公平资源配置

过晔

摘 要:本文从历史视角出发,简要阐述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由来及发展史,阐述了实现教育公平道路的艰难、曲折,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推进教育公平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教育公平;理论内涵;义务教育法;资源配置;实践

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及理论内涵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一个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理论密切相连的概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体是指政府为不同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产品水平,包括教育服务产品,基本相同,一视同仁。比如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等,使社会所有成员都能享受到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社会公平理论集中到一点,就是消除人类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而自从阶级社会诞生以后,人类社会中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就比比皆是。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自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建立起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其教育服务对社会成员而言,就都是不均等的、不公平的,既有严格的身份等级限制,也有男女性别歧视。可以说,追求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愿景,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之不懈努力奋斗。毛泽东同志曾尖锐地指出:“中国历来只是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农村里地主势力一倒,农民的文化运动便开始了……不久的时间内,全省当有几万所学校在乡村中涌现出来,不若知识阶级和所谓‘教育家者流,空唤‘普及教育,唤来唤去还是一句废话。”

通过历史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社会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追求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丰富,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财力的增加,促使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更新。在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前期,人们将基础教育、学习文化知识看做是纯粹个人受益的私人物品,所以个人接受教育付出费用理所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基础教育不单单是使个人素质提高,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家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因此基础教育被列为政府首先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并均等实施免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1954年、1975年和1978年的宪法中,均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国家“保证公民享有这种权利”,没有规定公民受教育的义务,即此时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带有明显的“私人物品”痕迹,即上学受教育权利有保证,但去不去上学由公民自己选择。1982年宪法则进了一步,在第46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19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这里,接受初等义务教育成为对所有公民的一致要求,是带有非自愿选择性质的规定。

我国于1986年制定并于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更进了一步,该法第2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第44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保障能力与水平达到新的更高的层面,逐渐与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正与国际接轨。

从国际上看,进入21世纪后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而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的特点”的观点,即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教育公平的报告中,教育公平的第一要义是公正(fairness),即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inclusion),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一要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最低标准的教育。

总的来看,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公平不仅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人生公平的基础,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人们强烈关注。

二、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均等化的实践方式

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开办私塾,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是我国最早的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实践。自隋朝起建立的以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以举荐为主的选士制度,也同样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和实践。五四运动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突破“女禁”,使女性能与男性一起同窗就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打倒土豪劣绅后,农民学校的兴起以及由革命先驱邓中夏等人主持创办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工人阶级的学校——京汉铁路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教工人及其子弟识字等,都是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极其丰富,他身体力行关注研究乡村教育,怀抱“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的愿景,提出“师范教育下乡运动”,并于1927年3月15日创办晓庄学校,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主张,进行适应乡村实际的乡村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普及识字教育,被毛泽东主席称誉为“人民教育家”。

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异很大,偏远贫困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有的学校破旧不堪,课桌椅板凳缺乏且简陋,没有合适的专业教师,甚至一位老师上几门课等。因此,如何缓解和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所有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列为国家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些阐述集中概括了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领导体制与领导责任

对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许多实践问题,我国于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都有明确的表述,如:“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第7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第22条)“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第32条)

教育部长袁贵仁说:“教育部负有重要的指导、设计、推进责任。要坚持以加快发展促公平、资源配置促公平、完善资助促公平、规范管理促公平,有效解决择校问题、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切实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中央政府、教育部在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财政下达资金618亿元,在全国26个省份推进,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②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组合拳”。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委联合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从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配备、培养培训、交流、待遇保障和表扬奖励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政策推进,称为“全方位组合拳”。③实施“特岗计划”。几年来,国家为农村中小学招聘了30万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任教。④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让近万名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此外,还有面向农村教育的志愿者服务计划等。

3.推进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一方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后,许多家长千方百计要将孩子送到“名校”就读,不惜血本愿意出高额“择校费”。另一方面,尽管地方政府不再认可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但名校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均等化”成为对整个办学质量的追求,这就引起人们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强烈关注。目前,各地的解决措施是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如推进城镇名校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将名校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限定名校择校生不能超过学生人数的5%;限定收取择校费数额,如从前几年的5万、3万减至2万、1.5万不等。今年,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机构已明令禁止学校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收取择校费,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之间的联系,但在实践中仍屡禁不止,相关学校明禁暗收,虽然已有所遏制,但交钱就能上名校的现象大有人在。

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前几年,这一问题在城镇,除非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作为借读生,交纳“借读费”,否则很难解决。近些年,由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社会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两为主政策”,即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和以公办中小学为主,有效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即随迁子女与城镇孩子的九年义务教育,一视同仁。但是,进了学校之后,老师能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吗?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4.

[2]王炳照,郭齐家,刘德华,等.简明中国教育史(第四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申素平.教育法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1.

[5]本书编辑组.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6]张 婷.网络访谈“中国的教育公平”实录[N].中国教育报,2012-11-14.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教育公平资源配置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